浅析北京沿海赛洛城住宅小区方案设计

2010-08-22 12:31
山西建筑 2010年20期
关键词:洛城组团机动车

李 兵

住宅是一切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由于住宅就在身边,所以作为初学建筑设计的入门课题是很合适的,不过,另一方面,住宅还必须具备能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舒适和社会生活方便的最基本的,同时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条件,使得住宅又成了内涵深奥,趣味无穷的课题。世界上著名的和不知名的建筑师们投入毕生的精力去探究,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杰作和拙作。2004年设计的北京沿海赛洛城住宅小区就是众多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又一次尝试,与以往设计思路不同的是,本次设计不仅关注室内私密生活活动空间的组织,更注重了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设计。结合本小区的人口规模,绿化景观,在所有住宅一层沿景观轴线的周边布置了一系列供居住者休闲、交流、购物、娱乐的场所,既丰富了小区景观轴线,又赋予了它们实际的使用功能。

1 基本概况

沿海赛洛城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5号,东至仓储西路、南至广渠路,西至石门东路、北至百子湾路。地内地形起伏较小,最大高差1 m,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348 017 m2。

该小区被东西走向的金海湾花园中街、城市绿化带、东郊仓库一路,由南至北分为大体相同的4个地块,分别为1A,1B,2A,2B地块。本工程位于沿海赛洛城1B地块。在此地块的设计中完全打破了以往住宅设计的布局,引入了一个动态街区的概念,将被斜轴绿化分为东西两部分,有13栋住宅。

2 总体构思

2.1 设计理念

根据沿海赛洛城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起步区工程为住宅,配套设施和为其所用的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等,以及一个面积约3 800 m2的下沉式广场(公共绿地),用地面积 27 417 m2,总建筑面积116 952 m2(其中地上 82 736 m2,地下34 216 m2),总户数978户,总人口约2 738人,建筑高度控制在80 m以下。

总平面布置根据总体设计需“社区开放,组团封闭”,商业和居住动静相对分离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建筑日照,建筑防火及建筑住宅设计的有关规定,为居住人群提供舒适、环保、优美、方便的环境为宗旨,楼型设计以板楼为主,高层以塔楼及塔板结合为主,以这样的组合围合成封闭组团。首层根据设计原则,沿街部分均设置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并达到向社区开放的目的。本次设计布置有13栋住宅(B1~B13),其中板楼10栋,塔楼3栋。地下两层除必要的设备用房和少量的商业外,均为地下车库和自行车库。地上住宅在建筑布局上主要以南北向布置为主,兼有少量东西向,这样每户均有良好的采光、日照及通风。室外利用建筑围合的外部空间,除必要的消防道路外,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地做景观,以满足居住人群亲近自然,改善居住区小环境的要求。本工程中的下沉式广场是整个小区景观斜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所设计的建筑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部为B7~B13,西部为B1~B6,两部分靠近下沉式广场的部分均设有直通广场的商业,酒吧以及其他的文娱及文化设施,其他沿街的住宅楼首层均为商业及文化娱乐设施。

2.2 交通组织及道路布置

2.2.1 交通组织

1B地块设有三个出入口,其中南侧为1B地块主入口并面向金海花园中街,东西方向各一个,分别为出口和入口,起步区的位置靠近西侧的入口和南侧的1B地块主入口,交通十分便利。

根据住宅建筑的特点,并结合本区域的总体规划及社会的发展,今后的机动车流将是主要的。因此本次设计结合北京市现有的实际情况及今后的发展,将设1.0辆/户(建筑面积大于100 m2)的机动车位和0.5辆/户(建筑面积小于100 m2)的机动车位。公共建筑和配套设施按北京市的要求设置机动车停车位。所有机动车均设在地下车库内,地面辅以部分临时车位。每个地块均设有专门的机动车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方便居民的出行。起步区西部和东部地库出入口均面向地块内道路即在组团的外围,这样就可以保证组团内人流的安全及组团内区域环境的安静。

本小区共设机动车位562个,其中地上12个,地下550个。

自行车库主要为本小区人员使用。按每户2辆计算,在B4和B11楼的地下1层设置1 956个自行车位,出入口均开向院内。

2.2.2 道路布置

本次设计环路宽度为4.00 m,并在小区主次入口附近道路设置驼峰,以减慢车速,保证行人安全。道路形式均为城市型道路,最大横坡为1.5%,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横道路面为铺砌路面。平时机动车使用地下路网,通过小区入口的机动车坡道进入地下停车位,然后再由通至地下的电梯到达各个住户。地面平时完全是人形环境,只有有消防需要时才有消防车使用地面车行道。这也是本次设计的一大特点,通过垂直划分将小区内的车流和人流完全分开。最大限度的把地面空间和景观还给居住者,这也是本设计“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3 景观营造与节能设计

3.1 景观营造

根据从小区公共空间—组团之间空间—组团公共空间—私家庭院空间形成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尽量使每个客户都能享受到共有与私有的景观资源这一设计宗旨。环境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并强调与自然和建筑空间有机结合。设计充分体现对居住者的人文关怀。一个温馨宜人、和谐的自然环境能使人们在小区内享受阳光、绿树、蓝天、呼吸到新鲜空气。环境空间结合建筑空间,形成观赏性外向型绿化环境和相对幽静的内向型休闲环境。在平面上,绿点、绿线、绿面形成有韵律的绿色空间序列,在空间上,大型乔木、灌木、草坪划分出或虚或实的绿色空间,形成层次丰富的绿色体系。绿化由公共绿化、庭院绿化及道路绿化组成,每一部分都体现绿化设计原则,每一部分都有设计的侧重点,其中公共绿化是整个小区景观“斜轴”的组成部分,是本区绿化美化的重点。而组团内以庭院绿化和道路绿化为主,并且庭院绿化以草本植物为主,不设高大乔灌木,辅以矮小灌木和水池,雕塑等小品,以丰富院内环境空间,道路绿化主要以乔灌木为主,如银杏,国槐。乔木、灌木以北京地区常见的植物为主,如月季、玫瑰、黄杨、雪松及银杏等。

3.2 节能、节材、节地,可持续发展

居住建筑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类型,因此居住建筑是建筑类型中能耗最高的一类。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尤为重要。在总体规划上,有利于住宅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建筑主要为南北向,少量东西向,东西向的遮阳尽量采用绿化设计手段解决。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期建设实施,并利用技术先进的环保节能材料,做到节能、节材、节地,可持续发展。

4 住宅的形象设计

小区内13栋建筑,每一栋都有自己的建筑形象(见图1)。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社会,也是一个个性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里居所的样子,既包括内部空间的划分,也包含外部形象的设计。正是为了更大程度满足不同住户的个性化需求,起步区内B1~B13,从层数、色彩、材质,到门窗的立面划分、屋顶的平坡顶处理,完全运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每一栋楼的建筑形象都是唯一的。但是它们又统一在首层和下沉广场组织的景观轴线内,成为轴线两侧不可或缺的景观构成。这一设计立意也是为了体现北京文化特有的宽容度。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容纳我们生活居住的住宅建筑需要紧随城市发展的步伐。单元住宅、塔楼、高层林立的一栋栋完全一样的住宅让我们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户内居住空间、户外邻里交往和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交通组织等等,在住宅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等待建筑师解决的新问题。沿海赛洛城住宅小区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些问题而进行的一次较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 [日]白滨谦一.建筑规划设计译丛——住宅Ⅰ[M].腾征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施晓凡.健康因素对住宅空间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35(11):42-43.

猜你喜欢
洛城组团机动车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春夜洛城闻笛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忆江南·春去也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春夜洛城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