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东
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够给予人才什么。
“若建三非国常的之创功立,者必,待都非知常道之人人才”对。建立功业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
《三国演义》是讲述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也最富有色彩。
易中天对于曹操的用人之道,有如下评论: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
在郭嘉的眼里,曹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的,因为人才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老板呢?曹操是一个好老板嘛?
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那曹操争取人心的独家秘诀是什么呢?《三国志》中有一句话说曹操用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概括来说,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惟才是用。只要有才,不计小恶,不计出身,皆可用人之长。官渡之战前的许攸,不管结果如何,但当时曹操可是跣足相迎。其结果给曹操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如于禁,他最初也就是一个小兵或低级军官,能从军列中将他甄选出来,成为名将,可见曹操的用人是超过刘邦的。在比如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
其次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当时曹操就颁布了类似三项注意八大纪律的令,其中有一项就是不准践踏麦田,而洽洽是他自已的马惊,跑到麦田里了,真是老天和他开玩笑。虽然当时罪不加于君,他就断发代刑。可见他对纪律的重视。
三是用人不疑。在这方面曹操并不象《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奸雄”,其实要比刘备可爱得多。不过曹操还在这上面吃过亏的。公元194年曹操再征陶谦,把兖州交给了陈宫打理,结果陈宫联合张邈反叛,将兖州让给吕布。如若不是荀彧计谋及夏侯将军的武功,其结果可能就无栖身之地了。
第四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有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一个大特点。
五是胸怀宽广、虚怀纳谏。官渡战后,曹操将袁绍的通信全部烧掉,让手下为其安心卖命,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的管理是老板说什么,手下都说老板说的对,说的好。但是,并不是老板所有的事都正确。这方面曹操比谁做得都好,官渡之战正是他接受了荀彧的谏言才坚持到最后;接受了郭嘉的谏言才攻下乌丸统一了北方。
总结来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够给予人才什么。
首先是聪明,他知道一个搞政治斗争的人,一个在战场上作战的人,全讲真话那是不可能的,全讲假话也是行不通的。一个人必须把握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对谁说真话,对谁说假话。对敌人,你肯定要说假话,兵不厌诈,你不能说实话;但是对自己的谋士,你要说真话,你说真话才能换取信任,你换取了信任他才会尽心竭力地为你出谋划策,才能克敌制胜。曹操他能够把握这个真假之间的度,这叫做聪明。
第二是随和,曹操的性格里面有很好的一面就是他是个性情中人,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诗人,他身上既有军事将领的素质,也有诗人的气质。他只要不是在正式办公、正式作战的时候,为人是很随和的,他会跟大家说说笑话,开开玩笑,这样就有了一种亲和力。一个做领导的,太严肃了不好,太严肃了,人家觉得你不可亲近;太随便了也不好,太随便了你没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这样,需要威望的时候是不怒而威,平时又亲切随和,这样就使自己的下属既尊敬,又爱戴你,这个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所以曹操经常把正经事用开玩笑的口气来说。
第三是真诚,曹操是真心诚意、实实在在希望有很多人来帮助他,他确实感到自己一个人是孤单的,是势单力薄的,这是他的真话。曹操有一首诗叫《短歌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思念着谁?不是别人,正是能够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这个感情是真实的。
第四是深沉,曹操是一个很深沉的人,去看一下这首《短歌行》,开头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是很短的,应该利用这短暂的人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来帮助我。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一个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的高度产生出来的,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是很随和的,也是很深沉的。郭嘉对曹操有这样一个评价,叫“外易简而内机明”,就是表面上看着他随随便便,实际上里面内心深处很深。他实际上一直在观察着你,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会把他对面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他知道怎样来对待你,或者说怎样来对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