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李奕芳 王丽萍
(厦门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福建厦门 361004)
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发展,根管治疗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牙髓病、根尖病的最有效的方法[1]。大多数牙髓病、根尖周通过根管治疗得以治愈,即使对于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也首选根管再治疗。通过非手术性显微镜根管再治疗,能使根管内器械折断不能取出、髓腔穿孔、根管钙化等得到彻底的清理、成形和充填。要达到预期的疗效,不仅需要技术精良的医生,而且对护理椅旁配合提出更高要求[2]。本文就显微镜根管再治疗术的100例患者及20位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满意。
我科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对100例患者进行显微镜根管再治疗术,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医生均为本科专业口腔医生,共20人。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患者和医生问卷调查护理配合满意度。满意度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统计、分析。问卷由患者术后即填写,医生治疗结束后填写。共发放患者问卷100份,医生20份,全部回收。
术前护士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患牙情况、使用显微镜治疗的必要性和达到的效果,以及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了解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显微镜根管再治疗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根据患牙牙位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以减轻疲劳和不适感。
表1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例(%)]
表2 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例(%)]
工作尖、根管治疗器械1套、显微镜专用器械、口腔内科常用药物。
调整好显微镜光源、目镜,调节好椅位和灯光,为患者系好治疗巾,安置好吸引器,选择、安装好工作尖。传递器械时,工作头朝向根尖,与牙齿长轴方向保持一致,并与医生保持同步观察区。用吸引器及时地吸除唾液,以不影响医生操作为宜。保存有价值的资料,为今后教学及科研提供临床材料和数据。
治疗结束后,将所有器械按去污-清洁-灭菌的原则处理。向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无不适,1周后行根管充填术。
通过收集100例行显微镜根管治疗术患者和20位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得出结果如表1、2所示。
显微镜具有良好的聚焦照明,能使医护人员清晰地看到以前无法触及的细节。联合超声技术进行根管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外科手术,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保留患牙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根管再处理的首选方法之一。
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3]。镜下配合要有技巧,器械传递方向正确、把持器械稳定;协助吸除冲洗液,及时吹拂无油空气,以保护牙体组织;随时吹掉口镜表面的碎屑及污物,保持口镜清晰无污物。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能缩短医生的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显微镜根管再治疗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此方法了解甚少,要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方法、操作步骤及使用器械的安全性、同类患者治疗效果,使患者减轻思想负担,增强治愈信心,愉快地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和患牙保存率。
[1]殷春娣.Profile机械根管预备治疗的应用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3):354.
[2]姜艳华,王晓筠.口腔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9,11(30):22.
[3]崔静,张静.口腔科显微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5.12(12):93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