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责任 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

2010-08-15 00:45:43陕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忠
陕西水利 2010年3期
关键词:抗洪防汛洪水

◎陕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玉忠

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西南的主要通道,东西宽200—500公里,南北长870公里,是西太平洋冷暖气流的主要交汇地之一,南北地域狭长,地形复杂,全省20.58万平方公里面积中,黄河流域占64.8%,长江流域占35.2%,从北到南依次形成三个不同的气候区:陕北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关中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陕南北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致使我省局地强对流天气多,暴雨洪水灾害频繁,加之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近年来,降雨呈明显增多趋势,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防汛减灾历来是我省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我省长江流域已进入汛期,黄河流域也即将入汛,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水利部门,要切实落实责任,强化各项备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

一、今年防汛抗洪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防总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经过各级水利、防汛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扎实有力,全省防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0年是实施水利“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防汛抗洪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我省防洪抗灾任务长期而艰巨。近年来,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更加大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难度。去冬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我国东北发生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北方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而我省地处西太平洋冷暖气流主要交汇区,地形复杂,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旱涝灾害时常交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对防汛抗洪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据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今年汛期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大于去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淮至华北南部地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偏多,并有北上影响长江以北地区的可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据省气象、水文部门分析预测,今年我省关中、陕南西部地区降雨偏多,主汛期渭北、关中西部多雨,入秋后有秋淋。黄河、渭河最大洪峰流量比上年增大,泾河、北洛河最大洪峰流量较多年均值偏大1成,发生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几率较大,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水利部门务必对今年防汛抗洪工作任务之艰巨、形势之严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防抗工作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疏忽。要把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不断增强防汛抗洪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尽最大努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当前防汛抗洪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省防汛抗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面临的严峻防汛形势和任务要求相比,仍满足不了防洪抗灾任务保障需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防汛抗洪基础工程仍然薄弱。经过连年治理,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抗洪能力仍然不强,黄河、渭河、汉江等主要江河防御大洪水体系不完善,堤防标准低,没有控制性防洪工程,防御大洪水手段单一。大量的中小河流防洪设施脆弱,甚至处于不设防状况;病险水库点多面广,特别是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淤地坝量大,防洪隐患多。

二是防汛抗洪非工程体系建设滞后。防汛抗洪非工程设施建设起步晚,预警能力不强,雨水情测报点的数量、覆盖范围和自动化程度与防汛抗洪工作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对突发性局地山洪、泥石流灾害还做不到准确预测和及时有效预警。

三是少数干部群众存在麻痹侥幸心理。由于我省汉江近三十年、渭河近五十年未发生特大洪水,致使一些干部群众思想上出现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防大汛抗大洪工作重视不够,缺乏防御大洪水的经验;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对抵御大洪水的能力盲目乐观,思想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没有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给防洪抢险工作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四是基层防汛抢险力量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农村组织结构、劳动力结构、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防汛抢险基本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给防汛抗洪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

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

防汛抗洪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牢记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主要江河堤防、重点水库、大中城市防洪安全为重点,强化防汛抗灾应急管理,全面提高抵御洪水灾害能力,提升完善防洪保障能力,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今年防汛抗洪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工程设防标准内,主要江河堤防不决口,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不垮坝,重要交通、通讯干线不中断,大中型城市不受淹,发生一般性山洪灾害不死人。遭遇超标准洪水时,要全力以赴,果断指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尽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落实分级负责的防汛工作责任制。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与各市(区)政府签订的防汛抗旱目标责任书,坚持实行有关行政单位领导包片区、包河段、包水库、包城镇的防汛工作办法,夯实责任,促进措施落实;协调落实相关单位的防汛责任,把防汛抗洪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责任落到实处;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洪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学防抗水平;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加大防御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宣传力度,避免因麻痹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要紧抓机遇大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加快渭洛河下游治理、三门峡库区移民防保、渭河中游防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加紧进行渭河下游蓄滞洪区、挡洪闸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抓好水毁防洪设施修复,按期完成涉河安全度汛堤防险段和监测预警设施修复加固。在建的53座病险水库要在大汛前主体完工,年底前全部完工恢复运行。

三要不断强化防汛非工程建设。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逐河流、逐水库、逐城镇修订和完善防洪预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防汛抗洪物资按照储备定额标准,达到数量充足,品质合格,种类齐全,管理规范,调运快捷;从防御大洪水、长历时洪水需要出发,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组织相结合,组织严密的巡查堤、坝队伍,明确落实到单位、到村、组、户的巡查堤坝责任与任务,确保查险人员和查险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防洪任务重的地方,要积极筹建防汛抢险专业队和群众性抢险队伍,加强与驻军、武警部队联络,组织好民兵预备役,发挥抗洪抢险主力军作用,有效处置突发的洪水灾害和险情。

四要全力保障主要江河和水库安全度汛。防抗主要江河洪水和水库安全度汛,是保障全省大局稳定的重中之重,要立足防御超标准洪水,切实抓好主要江河防汛保安工作。一是组织协调气象、水文部门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密切监测天气和水情变化,全流域范围跟踪监测预报,努力做到科学预报、及时预警,为抗洪抢险工作赢得时间,争取先机。二是全线组织动员巡堤查险人员和抗洪抢险队伍在洪水来临前上岗到位,不间断排查险患,确保主要江河不决口,防洪工程体系发挥大作用。三是全面做好防御大洪水各项措施,加快建设主要江河堤防,加大以备石、备土为主的防洪抢险物料储备,及时有序调配各方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果断实施决策指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将可能受洪水威胁的城乡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我省目前仍有390多座小型水库存在病险隐患,要组织对所辖水库,尤其是影响重要城镇、交通干线及重点厂矿企业、村民居住区的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或启动应急预案。汛前不能完成主体施工或节点工程的病险库和在建水库,要强制低水位或空库度汛。要切实加强水库汛期调度管理,严禁超汛限蓄水,特殊情况下出现汛限水位以上滞洪时,要加密大坝监测巡护,服从防汛指挥调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处置,确保水库安全。

五要努力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暴雨引发的局地山洪灾害分布范围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各地要加强基层防汛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以县级为主的预警平台,完善乡、村、组汛情观测、传递、预警机制,确保重要天气预报、雨情、水情、汛情、险情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要将沿河公路和铁路在建项目、中小学校、农村危房作为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一旦发生局地大暴雨,要有序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防止发生群体性人员伤亡。对地震灾害引发的裂缝、滑坡等灾害点,务必加强监测预警,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

六要密切监视汛情变化趋势。目前,我省防汛工作已全面进入汛期临战状态,各级防汛机构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严格防汛纪律,不定期抽查各级防汛值班人员到位情况,保持防汛信息传递畅通。密切监视汛情演变动态,加强汛情会商分析,提早进行预报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遇有区域性、持续性强降水和大洪水过程,要果断指挥决策,精心组织调度,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度汛。

防汛抗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各级各部门的紧密协作。要按照《防洪法》规定,全面推进社会化防洪抗洪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利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积极主动提供决策参谋。积极协调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积极参与防汛抗洪工作,形成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汛抗洪工作格局,努力实现今年安全度汛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抗洪防汛洪水
抗洪精神
党史博览(2023年1期)2023-02-17 05:21:28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又见洪水(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5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