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斌
近年来,泽州县根据省、市各级政府的部署,按照全省“一年攻坚、二年决战、三年扫尾”的战略目标,真抓实干、强化措施、多方筹资,使全县交通事业迅猛发展,交通环境不断创优。2002年~2008年间全县共计完成“村村通”工程及街巷道硬化里程达2 800余千米,完成投资 5.8亿多元,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的目标,使全县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平坦舒适的交通网络。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和“农村公路建设优秀县”的称号。但如何把这些公路养护管理好,保护公路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的作用,摆在了我县各级政府面前。下面就我县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谈几点看法及对策。
县委、县政府在狠抓公路建设的同时,也特别关注公路养护问题,在2004年就经过反复论证,征求多方意见,出台了《泽州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于2004年11月1日和2005年6月6日先后在北义城镇和高都镇召开了两次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现场会,对养护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明确了责任主体、养护标准及资金筹措渠道,使我县的公路养护工作基本上走向正规化。
1)成立了相应机构。县里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的养护工作。各乡镇成立了“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站”,负责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2)明确主体,各负其责。县道及主要乡道的养护由县交通局负责;乡道的养护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的养护由各行政村负责;专用公路的养护由受益单位负责。3)制定了统一的养护质量标准。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宜、行车舒适;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4)明确养护资金筹措渠道。养护资金由县、乡镇及行政村筹集,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乡镇,县、乡、村按照3∶5∶2的比例筹集养护资金;税收在500万元以下的乡镇,县、乡、村按照5∶3∶2的比例筹集养护资金。5)建立奖惩制度。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每年要对全县农村公路养护进行检查评比,进行表彰和奖励。年底,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列入县委、县政府综合考核项目。6)人员聘用及管理。在公路沿线招用公路养护员工,负责路面清扫、铲除杂草及疏通边沟等日常养护工作。县交通局负责养护员工的培训及养护技术指导。
1)由于县公路养护人员年龄偏大,工龄较长,在养护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辞退工作中给我局造成了一定的难度。2)少数乡镇及行政村重视程度不够,仍然存在“重建轻养”的心态,有的乡镇虽成立了“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站”,但作用发挥不明显。3)养护资金筹措存在差距,少数乡镇没有积极想办法筹集资金,仅仅依靠县财政配套资金发工资,乡镇和村两级的资金配套基本不到位。4)养护管理不规范,养护标准不统一。部分路段的路肩没培或培的宽度不够,路两边的行道树种植或修理不到位,公路标志及防护设施不齐全。5)养护体制创新不够。目前的养护办法仍沿用传统模式进行养护,没有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使现有养护体制缺乏活力。6)由于受资金影响,目前的养路队员仅仅停留在日常养护上,对部分已损坏的路面未能及时修复。
1)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要建立符合我县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养护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县公路养护机制改革中,我们计划对原有队员按《劳动法》规定执行,对原有队员实行一次性补偿后辞退,按承包制形式对县公路进行公开招投标养护作业。2)采取多元化养护管理办法进行养护。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养护,比如日常养护可以承包给沿线村民,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承包,责任到人,签订合同,以质定酬;对于网络路段,可以组建固定养路队进行巡回日常养护;对于交通量较小路段,也可根据实际进行季节性阶段养护;对于路面养护,特别是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翻修,应实行专业化养护,县交通局应成立路面养护中心进行集中养护,或者面向社会采用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选择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路面养护作业。3)采用多种办法筹措养护资金。资金问题是困扰和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首要问题。县政府在保证日常养护资金配套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一种长效的路面养护筹资渠道,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足额用于农村养护外,还可以从煤矿、铁矿等企业中提取一定比例养护资金,形成取之于煤,用之于路,受益于企业的循环机制,解决县财政公路养护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对于乡镇及村的资金筹措,应制定长效机制,除在当地财政收入中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外,还应对沿线工矿企业、民营企业,制定具体持续性筹资办法,行政村还可以采取一事一议、集资、捐资等办法筹集资金,确保养护资金足额到位。4)加大督查力度。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健康运行,必须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的约束和管理,使之职责清晰,责任明确。制定养护质量标准和相应规章制度,对养护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地对养护工作进行检查,逐步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5)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由于我县属煤炭重工业区,超限运输是农村公路的一大隐患,超载不治,公路建设势必会前功尽弃。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完善公路标志标线,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以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对于乡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6)加强爱路、护路宣传。通过广泛的、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倡导人人爱路、护路的意识,营造公路管养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维护公路畅通,为泽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1] 毛春梅.浅议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5):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