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0-08-15 00:51:18施华慧
山西建筑 2010年11期
关键词:门窗建筑节能能耗

施华慧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重提建筑节能,把建筑耗能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最具积极意义的节能概念。众所周知,建筑物在运行期间对常规能源的消耗主要来自采暖与空调能耗、炊事和饮食能耗、热水供应能耗、家电能耗以及照明能耗等方面;所耗能量资源主要是化石类燃料能源、电能和热能。在国际上,它是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在注重环保的今天,各种新的节能建筑大量兴建,加上既有建筑大规模的节能改选,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涌现出千万家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企业,也促进了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部门调整其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得不少国家的建筑业在相对停滞中出现了生机。

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建筑节能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我国还没有形成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对建筑节能的了解不足。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城市和乡镇,由于建筑节能管理不到位,节能意识淡薄,对相关技术知之甚少,建筑节能开展较差。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当中,有些人未经专门培训,其设计质量让人难以信服,于是,出现建筑节能设计与采暖设备的非节能设计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如京津等地有关领导较早重视,认真贯彻节能标准和法规,就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有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城市,则对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建筑节能推广工作长期停滞不前。

1.2 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及其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推(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针对建筑节能50%的要求提出了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规定,并且已被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但未制定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同时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但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1.3 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建筑节能的顺利推进,还有赖于经济上可以承受的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产品的支持,但是,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已经颁布实施,这些标准的实施需要大量成熟可行的技术和产品作为支撑,但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导致目前建筑节能行业鱼龙混杂,很不规范。大量的建筑节能建材质量都难以保证,建筑构造设计的疏漏,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都使人担忧竣工后交付使用的建筑其节能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1.4 建筑节能管理体制不顺畅

建筑节能工作除了应该注意建筑门窗、建筑屋顶和采暖制冷系统的用能效率外,建筑物的围护墙体节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建筑节能不抓墙体革新不可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样,墙体革新不与建筑节能相结合,也失去了墙体革新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虽然建设部已成立了建筑节能协调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建筑节能协调组办公室,但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仍未成立相应的建筑节能专项管理机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难以推动。

2 加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措施

2.1 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

节能建筑示范重点工程。应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施建筑节能市级示范项目。宁波应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迅速确立一批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并以此为载体,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开发技术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前进。对建成的示范工程进行评测,总结经验并通过新闻发布和现场交流的方式对起到示范作用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推广,同时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技术和产品。公众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应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环节、不同阶层的人员,广泛全面的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普及宣传节能教育等工作。

2.2 完善相关配套建筑节能法制

协调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义务和工作重点,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建筑节能工作有效实行提供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中执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监管,必须严格执行《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文件,落实各项规定,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开工建设,并对节能工程组织专项验收;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节能要求进行节能设计,设计文件应包含节能专篇和热工计算书,保证设计质量;施工单位应按照通过审查的设计文件和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节能技术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以及监理合同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监理;节能厂商应提供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的节能技术及产品。

2.3 实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是其成熟的标志性的运行模式,有助于人们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在市场范围内提供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形成优绿优价的价格确定机制,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2005年,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标识等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推广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绿色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供热(供冷)系统效率、实际节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界定。

2.4 创新改革建筑节能技术

1)墙材。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我们积极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要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全面深化墙材改革。发展研制能源消耗低、稳定性好、施工方便快捷、热工性能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

2)门窗。在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当中,建筑门窗的能耗占其能耗的50%,是建筑物保温性能最薄弱的地方。建筑的外窗玻璃已从采用普通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向中空玻璃、充气玻璃、低辐射玻璃等高技术节能门窗发展。我们应重点开发和推广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全周边高性能密封技术、高性能中空玻璃和经济型双玻系列产品工艺技术、铝合金专用型材及镀锌彩板专用异型材料热技术、复合型门窗专用材料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门窗及幕墙保温隔热技术、门窗和幕墙成套技术、建筑门窗与太阳能一体化应用技术、门窗及幕墙结构与围护结构的一体化节能技术、门窗与外遮阳一体化节能技术等新技术体系。

3)屋顶楼板。我国很多地区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屋顶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顶层用户人体极为不舒适,也大大增加空调能耗,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过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4)实行叠压供水方式。近年来有一新型的供水设备——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出现,该系统与传统给水设备的最大区别是引水方式的不同。无负压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水泵是直接连接在市政管网上,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节能效果好。其工作原理如下:自来水管网的水直接进入调节罐,罐内的空气从真空消除器内排出,待水充满后,真空消除器自动关闭。当自来水能够满足用水压力及水量要求时,设备通过旁通止回阀向用水管网直接供水;当自来水管网的压力不能满足用水要求时,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给出起泵信号启动水泵运行。水泵供水时,若自来水管网的水量大于水泵流量,系统保持正常供水;用水高峰期时,若自来水管网水量小于水泵流量时,调节罐内的水作为补充水源仍能正常供水,此时,空气由真空消除器进入调节罐,消除了自来水管网的负压,用水高峰期过后,系统恢复正常的状态。

总之,我国建筑节能进展不容乐观,高耗能建筑越来越多,为此相关方面需要对各种利益做出权衡,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制定规则,并严格、公正地执行建筑节能规则。

[1]陈咏梅.建筑外围护结构自保温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06(9):31-32.

[2]钟契夫,许光建.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27.

[3]韦延年.建筑节能是推动新型墙材发展的动力[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2(2):13-15.

[4]常金秋.建筑给水设计的节水问题[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6,6(2):58-60.

[5]王艳斌.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院报,2007,23(1):71-74.

猜你喜欢
门窗建筑节能能耗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节能与环保(2022年7期)2022-11-09 00:44:48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昆钢科技(2022年2期)2022-07-08 06:36:14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28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伟昌铝材·门窗
中国品牌(2019年10期)2019-10-15 05:56:56
轩尼斯门窗
中国品牌(2019年10期)2019-10-15 05:56:54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