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亮
随着我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内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建筑市场的规范化进展也日益明朗。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建筑勘察、设计、施工行业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对建筑及其相关产业中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具体操作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探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之间的关系对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建筑设计广义上指的是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其涉及到多种学科的内容,但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计仅限于“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比如建筑与结构、建筑与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等。从概念上讲,建筑设计即建筑物建造前,设计者先据建设任务,对建筑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出设想,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并以图纸和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以此用作建筑备料、施工组织以及各工种在制作和建造中相互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由此定义不难得出,建筑设计是一项预见性的工作,它对建筑施工和使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各种问题的预见往往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渐清晰和深化,其目的便在于尽可能实现建筑工程能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以预定方案为根据,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最终建成的建筑物完全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根据工程难易的不同,建筑设计工作有繁有简,但大体上它包含着几个基本的设计程序,即收集资料、初定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详图等,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设计省时省力,并为建筑设计工作开辟了更新的发展方向。
建筑施工即把建筑设计图纸和文件上的各种线条和具体文字,在指定的地点转化为实物的过程,又或者理解为建筑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即各类建筑物(建筑工程)的建造过程。常说的建筑施工如基础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其整个过程则包括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安全施工设计以及环境保护内容和方法等。建筑施工的具体场所被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施工现场”,即工地,在工地进行施工作业时须实施全面、细致、合理的施工部署,比如施工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目标、劳动力使用、材料供应、机械设备供应计划等,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总进度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
1)施工质量方面。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一大要素,而工程质量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实现施工质量控制须具备时间观念,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尤其是事前控制,更前提性地决定着建筑施工的质量。事前控制主要是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如图纸会审、工程测量控制、分包工程及采购工作控制等;事中控制则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它包括技术交底、材料质量控制、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设计变更控制、环境保护控制等;事后控制则是建筑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即最终的检验和实验。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通过设计使之具体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均需要建筑设计的配合,设计质量的优劣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性、决定性影响。在事前控制阶段,建筑设计须尽可能减少图纸和文件中的差错,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设计人应和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并对工程测量的相关内容进行基础性了解;在事中控制阶段,材料的质量、设备的使用、环境的保护等诸多内容都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做出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设计发生变更时,设计人员须及时、有效地与施工方交流解决问题;在事后控制阶段,虽然此阶段与建筑设计无直接联系,但这时才最能体现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2)施工进度方面。建筑施工进度对建筑工程的全面完成有着极大关联。在主动控制建筑施工进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资金、设计变更、施工条件、物资供应进度、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各种外在的风险因素、承包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等各种相关因素。上述各项因素的作用,都会对建筑施工进度计划产生影响,其中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对其加以预警和应对,是有效控制建筑施工进度的重要途径。
完备的前期工作和对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旨在提高建筑设计的可建造性,最大限度上减少工程或设计变更,促进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相互融合。如果设计人员和施工方不能就图纸或文件较好地沟通交流,或者设计初期不注重质量,施工过程中须经常修改设计,这势必会给施工进度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目标。控制设计质量,减少或杜绝设计错误和变更的发生,确保设计图纸或文件保质保量地提供给施工方,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1)建筑设计施工图须内容详备。建筑施工图是施工过程的依据,也是建筑设计工作和建筑施工工作的桥梁,它几乎囊括了关于建筑物的所有项目,如建筑名称、建筑地点、建筑面积、建筑工程等级、建筑层数、抗震设防烈度等基本要素,以及门窗表、幕墙工程、电梯等室内要素。总之,建筑施工图须充分表达出设计者意图及全部设计结果,并体现出设计思路和逻辑的统一与建筑物造型、风格、比例、尺度等方面的协调,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将其恰当的完成。2)建筑设计须符合安全标准。建筑设计应完全依据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具体操作,以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所建造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从安全角度讲,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物稳定性、安全性,特别是建筑物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还须关注建筑物消防、环保、抗震、节能、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以及是否会对公众利益产生损害等。一些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建筑设计阶段必须将安全技术纳入设计意图中。3)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资金问题。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阶段,又是影响投资程度的最大阶段。工程项目规模、标准、功能、组成构造等内容均在建筑设计阶段被具体化,则建筑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资金投放量。这就是说,施工阶段所需资金的数量和来源主要依赖于设计阶段所反映的工程成本和工程价格,做好设计工作,一方面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另一方面保证施工阶段不会因资金问题而对施工进度、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
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古已有之,但那时社会分工和建筑技术均较单纯,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不存在明显界限,甚至施工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负责建筑设计。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着建筑的发展,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也逐渐分离开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二者各司其职,并在建筑工程进度中各自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后,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已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建筑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在进行建筑企业专业化改组和改造的同时,明晰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关系,并在具体操作中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则更能为规范建筑业管理体制、提升建筑业实际水平做出有效的基础性工作。
[1]郝忠胜.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J].科技资讯,2006(1):25-27.
[2]许卫东.浅谈高层建筑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焦作大学学报,2005(1):19-20.
[3]周玉鹏,张海蛟.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8):31-33.
[4]马 芳.工程建设中设计与施工两大主体之间的协作与统一[J].当代建设,2003(5):8-9.
[5]张继明.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