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佳
(忻州市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公室,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形崎岖,山多川少,地质条件和地貌类型错综复杂。区内河流分属海河、黄河流域的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汾河、黄河五大水系。河流呈辐射状自市内向四周发散,汇入市外河流。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河流兼具山地型和夏雨型的双重特性。
近年来,忻州市地表水资源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由水污染引起的氟中毒已成为全市的主要病种,其他污染物如挥发酚、总硬度、矿化度和亚硝酸盐等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水质破坏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源。
由于人类活动,大量废污水排入河流,使水体的感观状况、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及底质等发生变化,即所谓水污染。向水环境排放或稀释污染物的来源或场所称之为水环境污染源。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还有流域内土壤、植被、岩石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人类活动给生态平衡带来的失调和废弃物的排放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按其进入水体的形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点污染源是指以点状形式排放而使水体造成污染的发生源。这种情况含污染物较多,成分复杂,其变化规律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紧密相关,具有季节性和随机性。
工业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其中化工、冶金、煤炭和电力四个行业年废水排放量占全市工业年废水排放量的60%左右,是重要的污染源,而化工行业废水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主要的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水中含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和氯化物及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
面污染源来源于水域的各处集水区域,主要包括农田灌溉、农村中无组织排放的废污水及城市地面和矿山径流冲刷污水与天然污水。其发生时间都在降雨形成径流之时,具有间歇性,遵循降水径流、产流汇流规律,并受下垫面因素制约。农村废水中一般含有有机物、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农田地面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和有毒农药。农田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体三氮和挥发酚的增加与化肥、农药施用量有关。
从忻州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可知,全市现状地表水的水质不容乐观,除部分无工业排污口的水域水质较好外,超标水域较多,且超标严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水环境将日趋恶化。
虽然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局部水域还没有受到污染或污染还不太严重,但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范围内的水域污染早已不堪重负。为了有效保护地表水资源,彻底治理地表水环境,特提出以下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对策。
第一,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地方法规。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有步骤、有重点地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并实施以源头控制为主的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对原有企业要逐步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做到“三同时”,即环境保护工程与企业生产的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开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
第二,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为契机,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护事业。根据《忻州市地面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市境范围内海河流域的纳污能力即极限污染物总量为4 885.06 t/a,主要入河排污口调查成果显示,海河流域现状入河污染物总量为9 833.45 t/a,是流域纳污能力的201%。市境范围内黄河流域的纳污能力即极限污染物总量为3 159.96 t/a,主要入河排污口调查成果显示,黄河流域现状入河污染物总量为1 670.3 t/a,是流域纳污能力的53%。由此可见,海河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严重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应削减50%左右的污染物才能使流域水环境得到保护;而黄河流域虽然局部水域的污染物超标,但就整个流域而言,尚有一定的纳污潜力。
第三,采取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相结合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根据忻州市水污染的特点,一是要重点预防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挥发酚和氟化物等污染物大量进入水域;二是要重点治理以下污染源:繁峙下寨河支流口,峨河峨口铁矿和岩头一带各类铁选厂,原平库狄、桃园两个入河排污口所属企业和生活污水,忻府区生活、工业污废水,定襄色织厂、酒精厂及蒋村一带私人小作坊,五台化肥厂,偏关乳酸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地表水资源。
第四,完善水质监测,提高监测质量。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水质评价的依据,也是水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忻州市水质监测工作与全省相比还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站网分布不合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差,系统性、系列性不强,给评价、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强和完善入河排污口和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实施动态监测,搞好水质环境公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