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问题探讨

2010-08-15 00:51吴晓东
山西建筑 2010年23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市区城乡

吴晓东

2003年以来,我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根据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把我市构筑成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的定位目标,大投入、强推进、快见效地连续实施两轮《城市建设三年纲要》,取得了有目共睹、凝聚人心的成就,为推进我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两个率先”的第一个率先目标,搭设了平台,提供了支撑。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起步实施第二个率先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刻,城市建设也同步开始实施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特征的第三轮《城市建设三年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了确保实现《纲要》提出的“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深刻认识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又好又快推进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鉴于此,本文就实施《纲要》的若干问题作研究。

1 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新视角,有效推进城市现代化

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市区南北一体的城市建设战略,初步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下一步城市建设以形成布局、功能、环境同质的“三城并举”都市格局为目标,重点要从拉框架、打基础加快转向抓功能、挖内涵、提品位。其中,中心城区要加快建成以商贸、金融、文化中心为主要功能的核心城区,武进区要基本建成以旅游休闲、生态居住、高等职教、高等技术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南部新城区,新北区要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北部新城区。在这一建设重点转向的过程中,面对资源制约和功能布局两大挑战,我们只有把包括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在内的市区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视角推进城市现代化。因为:1)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看。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应该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为农村提供城市化的动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2)从市区农村自身需求看。我市市区农村是全省乃至全国城镇密集地区之一,也是城乡统筹发展需求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富裕化的发展目标,高效率、产业化、精品化的农业发展定位正在强烈呼唤市区广大农村地区,在城市化的宏观趋势下探索多样的现代化之路。3)从市区农村空间布局的现状看。当前正受到以下三种力量的作用,面临着空间格局重构的挑战。a.经过1999年以来两轮成建制的乡镇合并,所有合并后的小城镇形成了“一镇两区”或“一镇三区”的格局,原有空间分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b.与乡镇合并同时进行的“一镇一区”(工业园区)模式,不仅没有有效集中村庄工业,还造成许多小城镇的工业园区单纯考虑工业生产需要而脱离城镇,造成资源浪费、污染扩散,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失去依托。c.随着大量农村居民进城(镇)务工,特别是许多青年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城市(城镇)就业,而是想要在城市(城镇)居住生活,引起本已存在的“空心村”问题越来越严峻。总之,以上三种情况分别从行政、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影响市区村镇格局和集约利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认为,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视角,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将使城乡空间资源获得重组和优化的机遇,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资本和产业,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而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用地整理和置换则为城市拓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当前,转变现有村镇规划建设模式的时机和条件有利,国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市区工业布局在调整,招商引资在加快,节能减排在倒逼,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为城乡用地结构重组都提供极为有利的契机;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城市道路、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快速向市区农村延伸,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特别是《纲要》将“统筹城乡建设”列为今后三年市区建设五大任务之一,从强化规划引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居住集中点建设和推进农村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2 以城市路网建设为基点,推动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有机统一

在城市形态上,为了避免和克服城市“摊大饼”式蔓延扩展的众多弊端,经过反复论证,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城七组团”,即在市区范围内形成由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和北部新城组成为主城,在主城外围形成七个城镇群组团。从目前建设发展态势来说,一方面,南、北两个新城分别向南和向北拓展,中心城区在加快更新改造的同时向东、向西拓展;另一方面,正如前述,要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视角,通过整合农村空间资源,规划建设主城外围的七个城镇群组团,尤其是近邻主城的城镇群组团。如何引导上述建设发展态势按照总体规划要求有步骤、有秩序展开,迫切需要现实的实施途径。

在城市功能上,为了确保巩固和保持我市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我市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建设长江港口和内河航道网络、高速公路网络以及扩建扩容常州机场,积极推进高铁常州站及周边地区开发、常州火车站北广场建设以及南广场地区改建,全面提升水、陆、空现代综合对外交通能力,以突显我市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另一方面,城市内部交通,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正在加快实施以人为本的“公交优先”交通模式,要在目前公交票价优惠政策和开通首条BRT快速公交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中心城区路网,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以吸引更多市民首选公交出行方式,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减轻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和城市资源的压力。总之,目前我市城市对外和对内的交通网络建设,对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有机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两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实质是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路网系统建设对城市建设整体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带动效应。因此,我市在现阶段要适时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转移至改善城市路网系统上来,重点新建、拓宽、改造中心城市51条骨架道路和支路,以基本完善中心城区骨架道路、提高支路网密度和连通度,充分发挥全市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具体实施上,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加快增加中心城区东西向骨架道路和跨越老运河的通道,其他则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和地块开发项目分批实施。与此同时,为了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我们要集前几年建成市区7条南北向主干道和将要建成高架路一期工程的完成,采用BOT方式启动实施高架路二期工程,形成主城内的高架路环,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加速融于长三角经济区。

3 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为突破口,注重提高现代化城市的品位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的第三轮《纲要》,按照“环境优先”方针的要求,又围绕“三城同创”的目标,从城乡大规模建绿、严标准治水、高起点生态修复、长效化环境整治、民本化居住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把生态环境建设统筹于现代化建设发展全过程中。

我市市区自然资源的最大优势是城市水环境,整个市区地处江南水网地带,城市保持着“城河相依,河抱城市,城中有河”的传统格局,近几年开凿通航的新运河和武南河又大幅度增加了市区水环境的容量,苏南地区第二大湖泊“西太湖”有待综合开发利用。而当前,市区区域水系的水质虽经治理有所好转,但是时好时坏,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特别是今年起全省实施水污染区域补偿经济机制,在这“倒逼”治理的态势下,我市入太湖河道水质的治理达标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市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塑造城市形象要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为突破口。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为了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延续文脉,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品位,我们要从常州的实际出发,按照“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理念和“生态、亲水、文化、景观”的要求,以河道为“纽带”,整合利用沿河资源,发展城市水系旅游,综合发挥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基于这一思路,当前作为起步先打造“三河三园旅游线”,即通过关河、藻江河和北塘河把恐龙园、红梅公园和东坡公园串联起来,展示我市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相辉映的城市景观。与此同时,对于新、老运河这两条重要的景观带,要抓紧规划设计的深化、细化,分别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逐步推进实施。

[1]肖 宁,袁 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山西建筑,2008,34(4):72-73.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市区城乡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城乡涌动创业潮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抽象与现实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2013年一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