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风军 高付城 (山东省武城县畜牧水产局 253300)
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孙风军 高付城 (山东省武城县畜牧水产局 253300)
猪场每头母猪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主要受产仔数与成活率的影响。在猪的成活率中,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仔猪阶段成活率的高低,对养殖效益产生的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提高仔猪成活率,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管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初生重1.5~1.6kg的猪场经济效益要比初生重1.2~1.3kg的猪场好的多,但不是仔猪初生重越大越好,太大,容易造成母猪难产。要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商品猪为例,从受精卵发育开始到出生后5个半月出栏,其生命史约280d,从受精卵发育到出生约114d,其在母体中的时间是整个生命中的40%左右,可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仔猪生产的重要性。
1.1 把好母猪关 提高仔猪的先天素质,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减少死胎、畸形和弱仔的重要方面。母猪配种妊娠后的20d左右(10~30d)是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受精卵附植到子宫形成胎盘的时期,此期胚胎与胎盘结合不牢,比较脆弱,易造成死亡流产。此期在营养上,注意饲料的全价性,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在数量上不要求多,只要求够量即可,不要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第二个关键时期是母指妊娠最后的一个月,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猛烈,体重的60%以上都是在这个时期生长的,所以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多,腹部也显得相当胀满,也容易造成流产。因此要求饲料既有质量又要有数量,以充分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特别注意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大部分猪场,都是沿用妊娠84d后开始加料,现在证明,妊娠母猪加料时间过早(84d)会导致哺乳母猪乳腺细胞数量减少,这也是造成母猪产奶量下降,仔猪断奶体重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证明,妊娠100d加料的效果要比84d加料好。哺乳开始后,逐步放开到自由采食。另外,应根据母猪的体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料量,保持适中的肥瘦度(如果把母猪的肥瘦度按5分评分,那么最佳肥瘦度为3分),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初生体重大、数量多、体质健壮的仔猪,这样的仔猪增重快,死亡率低,以后的成活率也高。
1.2 做好母猪的防疫工作 预防仔猪腹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TGEV、PEDV)引起的腹泻在产房都是很常见的,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产房温度低;产床潮湿(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前3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严格消毒、实行全进全出等措施来解决,大肠杆菌、病毒性腹泻还可在母猪产前21~30d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的寄生虫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2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肯维灭700g/t;针对由球虫引起仔猪腹泻的可肌注百球清或其他球虫药。对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素对症治疗。
做好母猪的防疫工作,猪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程序做好本场母猪的防疫,特别是猪瘟、伪狂犬、细小、口蹄疫、乙脑的免疫。
1.3 适时补充所缺微量元素 仔猪缺硒等元素严重影响成活率,因此适时适量给母猪补充所缺微量元素很必要,在产前1周内给母猪注射含硒制剂。
母猪产后无乳或泌乳力低,可造成仔猪饥饿、低血糖、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影响母猪泌乳力主要有两个因素:
2.1 饲料营养水平 哺乳母猪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平衡的条件下,影响泌乳力主要因素为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只有消化能为13.44~13.86MJ/kg、CP为17~17.5%、赖氨酸不低于0.86%的饲料才能满足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为提高母猪饲料能量水平,可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2%~4%的植物油。
2.2 哺乳母猪采食量 导致母猪产后采食量小的原因主要有:妊娠母猪没有按妊娠前、中、后各阶段的饲喂量进行饲养,导致母猪过肥;母猪产前产后没有适当限饲,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而影响采食量;由于产房温度过高,特别是夏天,所以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
因此,妊娠母猪在分娩前3d逐渐减料至1.5kg左右,分娩当天0.5kg或只喂少量稀食,产后应逐渐增加至第4~5d才满饲。另外,夏季高温可采取多餐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每吨饲料另添加维生素C100~150g、苏打粉3kg,可有效地促进母猪泌乳和减少便秘。
2.3 防止母猪产后综合症 母猪产后综合症包括产后热、乳房炎、无奶、子宫炎(MMA),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母猪临产前进行限饲,产后也应逐渐增加至第5d才满饲。母猪赶入产房前体表要清洗干净、消毒,选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如季铵盐、复合碘等喷雾消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产前、产后各1周连用14d,可用利高霉素1000g/t或阿莫西林100g/t。母猪产后肌注长效抗菌剂或静注5%葡萄糖+抗生素,并用5%宫炎清100ml冲洗子宫或用宫炎净直接塞入子宫用药。
第1周内任务是力争初生仔猪全活全壮,初生仔猪抵抗力差,极易死亡,仔猪死亡85%以上在前30d,而1周内死亡占60%,特别是头3d死亡最多,所以,要搞好仔猪第1周的护理十分重要。寒冷是仔猪成活的大敌,特别是第1周,尤为重要,保温措施不利,仔猪就会被冻死和压死。将仔猪放入保育箱(如大木箱)中,用电热板、火炉、红外线灯或40~60W的灯泡取暖。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5℃ ~23℃。如果达不到上述温度,仔猪体温就会下降,轻的冻僵,重的冻死。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仔猪出生时要迅速擦干身上的黏液,及时放入保育箱(木箱);注意圈内保持干燥卫生,特别避免潮湿;注意仔猪出生后及时剪掉犬牙和尾巴,避免咬伤母猪乳头及咬尾症的发生。
4.1 强化补料 补料的意义在于刺激仔猪消化酶的分泌,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酶分泌系统,同时还可以弥补母猪泌乳的不足,为过好断奶关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前补料,也是有效预防仔猪断奶腹泻的有效手段,仔猪补料最成功的表现就是断奶之前仔猪抢吃母猪饲料。
哺乳仔猪出生后7~10d,就可以开始补料,为减少断奶应激打下良好的基础。补料期间,饲料要采用优质高档的乳猪饲料,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
补料的方式多种多样,除把补料槽放在产床的合适位置外。可把乳猪料用水拌成糊状,涂抹小猪嘴唇,也可以在母猪放奶时,把糊状乳猪料抹在母猪乳房上;也可以把颗粒料放在手心里,吸引仔猪来抢食;一般情况下,如果仔猪在断奶前能够吃进450g以上的饲料,那么断奶后,仔猪对饲料中的大豆蛋白质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发生腹泻, 断奶后不会造成生长停滞。
4.2 补水 补水是许多管理者容易忽视的环节。补水的意义在于促进小猪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小猪更加健康地成长。需要注意的是,饮水管道必须清理消毒,水质要干净。乳猪饮水量很少,应控制饮水器流量、流速不要太大。规模化猪场,应该在产床上用饮水碗补水,水中不定期的加入消毒剂,这样既能起到消毒作用,仔猪又可以饮水。
4.3 断奶关 仔猪断奶日龄一般为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日龄的确定主要依据仔猪当时的体重及仔猪是否开口吃料。断奶时仔猪体重不能低于7kg,断奶的方式一般为一次性断奶,可先将母猪赶走,仔猪在产床上停留l周,尽可能减少因断奶而给仔猪造成的应激。冬春季节应特别注意断奶仔猪小环境的温度,不能低于24℃,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
断奶后暂时不更换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酸化剂。仔猪分泌消化酶的机能发育尚未成熟,分泌消化酶量较少,易引起消化不良,因而要添加适量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等。加酸化剂是为了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的活力更强,促进对饲料的消化,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柠檬酸800g/t。另外,采用饲料加水拌成湿料饲喂仔猪能有效降低应激及促进仔猪的采食量。在断奶前做好补料的仔猪一般不会出现断奶后拒绝采食的现象,饲喂时不可一次性加料过多,1d可喂5~6次,每次只让断奶仔猪吃八九成饱即可,以防仔猪吃得过饱,出现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甚至腹水死亡。
为了提高刚出生仔猪的抵抗力,可采用在仔猪出生后注射长效抗菌剂,如出生后第2、7、21d各肌注得米先0.5ml/头;针对近来普遍发生猪呼吸道病,可在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的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400g/t或利高霉素1.5kg/t,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总之,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环节多且相互关联,只有全方位地把各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S828.4+5
B
1007-1733(2010)06-0022-02
201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