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松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是从20世纪 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较晚,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以来,建筑节能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节能设计说明不完善,节能计算书有错,审查机构对节能计算把关不严,建筑节能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差等许多问题。
1)选用的外墙外保温体系不成熟,无国家、行业及自治区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规程,存在安全隐患。2)设计变更不规范,变更文字表达不严谨,没有说明变更的原因。3)建筑节能的热工计算书不完善。4)缺乏对地下室顶板、门斗的节能设计。缺乏对女儿墙、窗台、阳台、挑梁等细部构造的保温做法。5)对保温体系饰面层的构造做法不深入研究,特别是面砖饰面层缺乏可靠的构造措施,造成质量隐患。
节能建材在造价上相对于非节能建材明显要高,因此有些开发商为减少成本,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私自用非节能建材代替节能材料,低价位的竞争和选用低质量的材料,必然会造成一些质量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企业所选材料不成体系,没有相关的大型试验检测报告,达不到应有的节能效果;另有一些企业因为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其产品以模仿为主,如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有些人认为用聚苯颗粒加水泥搅拌就成保温系统了,结果应用后保温隔热效果差、墙体开裂。更为恶劣的是,一些企业在使用材料及施工上偷工减料,如聚苯板密度不够、厚度不够,不按规定选用耐碱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砂浆性能不符合要求等等。这些不仅达不到保温节能的目的,相反埋下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
1)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改变外墙外保温体系,并且不经过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签署意见。2)虽然一些工程在地下室顶板、女儿墙、挑梁、窗台板等部位设计了保温节能措施,但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施工单位有的为了降低造价或施工的方便,认识不到这些部位保温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将这部分保温构造取消,以致降低了建筑的节能效果,造成热桥问题的产生,使冬季采暖期房屋出现严重的结露、发霉、流水等热桥现象。3)施工不规范,监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a.粘贴聚苯板时粘结剂的用量达不到要求,粘贴面积达不到标准要求;b.减少保温层厚度,使房屋达不到节能 50%的标准要求;c.聚苯板拼缝缝隙个别较大,没有进行保温处理,容易形成热桥;d.锚栓没有锚固在基层墙体上,起不到锚栓作用;e.建筑首层未增设加强型玻纤网格布,使抗冲击能力减弱。
1)窗户采用的PVC单框双玻塑料窗,多数未按照中空玻璃的工艺标准制作,密封性能差,冬季易造成玻璃结露、流水、结冰等现象。
2)选用的玻纤网格布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玻纤网格布,不是工程中所要求的涂塑耐碱玻纤网格布。
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建筑节能施工图纸、审查意见及合格证,是建筑节能施工的法律依据。监管部门要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程项目施工前,设计文件在图审的基础上需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疑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会审纪要,经参会各方签字认可后执行。但对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报原图审单位审查同意后实施。
设计单位不得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凡是涉及到节能项目的变更,必须经原建筑师签字认可,并报原图审中心重新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审查,对涉及到采用新型节能材料的工程,以及没有国家相应技术标准的节能工程,要认真审查把关,对擅自变更节能设计、降低节能设计标准和效果的工程,一律不得通过审查,确保建筑节能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建筑物的节能保温涉及到标准、设计、施工工艺、建材产品的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建议建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产品的登记备案制度。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用于节能建筑的材料和制品(如聚苯板、节能门窗等)的性能质量,按产品标准进行设计、采供,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可代表该产品性能质量的检验证明,对国家和地方标准或标准图没有规定的新材料、新产品更要严格把关。检测单位应进行节能建筑使用材料、制品的测试及监督。
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节能设计的工程变更。建设各方均不能擅自变更节能设计内容,降低节能标准。如需变更须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变更,并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审查合格后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审查合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文件监督施工单位实施,同时不得使用个别建设单位以总工办或项目部名义下发的节能变更指令。2)加强施工队伍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培训,组织节能建筑专业施工队伍。节能建筑墙体、屋面、地面及门窗等的构造、材料和施工方法有严格要求,不少施工人员由于不理解节能设计意图,往往施工不到位,影响了节能建筑质量。因此,对施工队伍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专门培训十分必要,有条件的还可组织节能建筑专业施工队伍。3)施工单位要对建筑节能工程制定专项的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节能标准、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审核施工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施工工艺是否先进合理、能否指导施工、是否切实可行保证工程质量,尤其对易出现问题的保温细部详图进行审查,如:按相关标准图集设计出的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填充墙、封闭阳台、凸窗、伸缩缝、沉降缝等。4)强化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实行建筑节能的闭合管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验收程序和组成人员必须符合要求,节能验收的内容和项目必须齐全,资料必须完整、真实,并单独装订成册。节能专项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必须在质量保修书中注明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实施结果。5)抓节能建筑验收评定标准和节能建筑标识标记工作。在《关于加强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必须与业主签订有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赔偿条款的购房合同,如果不达标将按合同条款给予赔偿。另外,通知中还提出要将房屋节能标准进行公示。建立健全评价标准、评估体制:a.要运用管理手段,即所谓“大棒”,也就是法规、标准、处罚、征税、禁用技术等;b.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即所谓“胡萝卜”,也就是用利益机制驱动,包括减免税收、认定、认证、宣传、示范、奖励等;c.要加强监督管理,只有实现上述三者结合,在节能建筑综合性标准体系下,在完整的行政监管体系推动下,节能建筑良性发展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需要随时充实自己,随时总结经验,做好“节能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为推动“节能建筑”工作履行职责。
[1]李德英.建筑技能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5-60.
[2]崔希骏,廖建峰.节能 65%后建筑外窗的配置建议[J].建筑节能,2006(45):167-173.
[3]施华慧.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1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