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亮
城市近郊区:城市近郊区是指位于城市建成区与纯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影响巨大的过渡地带,城市近郊没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所指的近郊区,主要是指城市中心区外围,随着城市发展和建设,逐渐形成的符合城市特征的新兴区域,这些区域也是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和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
新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指居住于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农村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新”则是指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指导思想。
本文所指的新农村社区,是位于城市的近郊,受城市影响辐射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将要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地区。
1)人口特征。人口呈现多样化,居住密度高,老龄化现象严重。外出谋生人口居多,致使农村的家庭老龄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近郊农村距城市近,生活成本低廉,也成了外来人口的首选居住地,居民呈现出多样性。
2)就业特征。对城市的依赖性比较强,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已经不多,但是大部分人还拥有土地。由于乡镇企业在这里发展较好,因此大部分人从事第二、三产业,或者进城务工。
3)土地利用特征。土地利用方式高度混杂,农用地、工业厂房、农村宅基地相互穿插,乡村整体结构涣散,空间分布凌乱。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建设用地逐年向耕地入侵,耕地面积逐年递减。
4)农民意愿。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在这里有了一定的渗透,农民向往城市的意愿很强,他们渴望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文明。
目前这类区域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土地质量、环境质量下降,一系列的开发建设致使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浪费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被吞噬,传统的村庄特色消失,农村的物质空间被打破,社会结构发生断裂。新农村社区该如何去延续村民既有的生活习惯,保障传统农村的结构,实现有机更新。
城郊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较快,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郊农村并入城区,在村庄城市化过程中,村庄自身产业的转型应该如何考虑,农民的就业如何解决是现在面临的问题。
现状主要包括龙泉、李台 2个自然村,总人口约 7900人,规划总用地 249hm2。两块居住分布相对集中,此外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工业用地较多,但主要为污染企业。
优势条件:新社区位于七里营新镇区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状产业较多,经济基础好,具备建设新社区的经济条件。
存在问题:公建配套设施种类不齐全,不能满足当地居民使用要求;住宅质量发展不均衡,旧的建筑形式、结构与新村风貌不协调;道路系统、功能布局等不健全,使新镇区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和限制。
针对目前两村都有部分质量较好的村民住宅的现状,规划本着集中居住、设施共享的原则,采取“缝合肌理,融合两村”的规划手段,从整体上把握,强调社区整体风格的塑造,规划采取三种手法。
保留:规划予以保留两村成片的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通过整合原有建筑、加建插建建筑,缝合村庄建筑肌理,营造统一感、秩序感。
整治更新:对于分散的建筑质量较好的住宅,针对外部环境欠缺,规划增加小游园和街头绿地,加建部分多层,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拆旧建新:对于建筑质量差,环境条件差的住宅,规划采取拆除现有建筑,统一规划,建造新区。
保留和整治更新以低层住宅为主,划定宅基地,村民自建;拆旧建新以多层为主,市场化开发。
社区空间布局模式概括为“大组团、集聚式”。以每个村为基本单元组织社区,每个村在新村社区中以一个相对独立但与其他村又相互联系的大组团形式存在。
规划社区北部与中部形成龙泉、李台两大居住组团。各村仍保持原有人员组成和结构特征,相对独立布局,这样社区居民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尽可能多地体会到原有熟悉的生活氛围,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避免了村庄迁移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村庄内部布置服务节点,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但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共享的。南部考虑开发居住新区,市场化操作,主要服务于周围行政办公区及产业区。
此外,龙泉集团现状建筑质量好,规模较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极大发展,因此近期保留龙泉集团,并结合龙泉集团在东部规划产业发展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整改企业、新建企业可以考虑入区实现集约化生产。远期搬迁,并入新乡县开发区。
龙泉、李台居住组团采取划定宅基地、统一户型、农民自建的方式,延续原有的空间尺度,塑造丰富的街巷空间。建筑考虑成组成团的空间模式,形成若干个邻里单元,增加公共开敞空间,作为人们日常接触交流的场所,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开发居住新区采用多层住宅为主、低层住宅为辅。建筑空间塑造围绕“水系”这一元素,结合水体塑造多层次的空间,创造多种交流平台,布置各种场地,增强居民交流和人际互动,促进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近郊农村和中心城区之间联系紧密,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具体表现为村庄人口、用地以及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同时必须考虑农民的认同感、农民就业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1)发挥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小城镇不仅是集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适宜的地域空间,还是农村工业发展、政治、商业、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城乡连接的纽带,通过小城镇的整合和辐射功能,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2)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规划政策的实施人群和实施主体,实行自下而上的有机更新,避免大拆大建,从局部的更新入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大教育文化的普及,更新的成败取决于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区管理体制。3)妥善解决村民安置、就业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必然存在大量失地农民,农民失地意味着失业,新农村建设是否能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予以补偿,应受到充分关注。
[1]杨雯雯,李 斌,鲍继峰.新农村社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3):45-46.
[2]肖 达,黄淑林,陈 进.小议近郊新农村规划——从规划分析入手的实用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6(11):21-22.
[3]李晓芹.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规划问题的思考[J].规划 50年,2006(7):87.
[4]李科昌.西北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城镇新农村社区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