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山西省临猗县林业局, 山西 临猗 044100)
核桃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树种,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山西省目前栽培的品种除普通核桃外,还有从美国引进的黑核桃、新培育的薄壳香1207等优良品种。核桃属深根系、喜温喜光的温带树种,适应性较强,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土层厚度在1 m以上的大部分地区均可以种植。
主要划分为芽萌动期(3月下旬)、抽枝展叶期(4月中旬)、开花期(4月中下旬)、春梢停止生长期(5月底)、果实硬核期(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落叶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休眠期(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
核桃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因品种不同雌雄花期常不一致,可分为雄先型、雌先型、同期型三种类型。因此,栽培时要注意不同品种的搭配,以利授粉。
核桃结果的早晚,决定于品种和管理技术措施,早实品种可当年挂果,4 a~5 a丰产,晚实品种8 a~10 a丰产。如果管理水平高、措施到位,可以提高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
核桃树随着树龄增长、分枝增多,中短枝所占比例会增大。在正常的管理水平下,结果母枝顶端形成混合芽,进而长成雄花枝。结果枝结果后常无顶芽,次年再抽出新枝,因此一个结果枝常表现隔年结果现象。所以,应对树木进行合理修剪,及时更新复壮结果枝组,防止内膛枝组衰老而光秃,同时,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目的。核桃果实的迅速生长期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6月份是果实硬核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停止生长,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果实成熟期。在果实的迅速生长期常发生“生理落果”。核桃落果的原因与受精不良、营养不足、花期低温干旱等因素有关。针对落果原因,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花期叶面施肥、人工辅助授粉和疏除过多雄花芽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座果率。
利用种子培育实生苗,应选择早实、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单株作采种母树。种子成熟时采种贮藏,于春季2月~3月份播种。播种前要浸种7 d~10 d。播种行距30 cm~40 cm,株距10 cm~15 cm,覆土6 cm~8 cm。播种后30 d~40 d出苗,要注意查苗补缺、防止灼伤幼苗,及时中耕除草、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
嫁接育苗是实现核桃良种化、早果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除用普通核桃作砧木外,山核桃、野核桃等也可以作为砧木。接穗应选择优良品种、高产稳产、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芽眼饱满的一年生发育枝,既可采用芽接,也可采用枝接。嫁接后20 d~30 d开始萌芽抽枝。为使嫁接苗生长茁壮,应及时除去砧芽,剪去砧梢,绑枝防风,防治病虫害和施肥浇水。
核桃是深根性树种,要选择土层厚1 m以上、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山地要选择坡势起伏不大、坡面比较整齐、坡度在15°~20°的地方建园。核桃的栽培方式可以是基地果园栽培、防护林带栽培,也可以作房前屋后、路旁、零田隙地的四旁栽培。无论何种栽培方式,都要选择优良的品种或品系,且高度在1 m以上、干径不小于1 cm的壮苗。栽植时间2月~3月或10月~11月,株行距3 m×4 m或4 m×4 m,按雄先型和雌先型的差别间隔4行~5行种植。栽植时先施足肥料,将肥料和表土混匀后放苗培土定植,穴径1 m,栽后培土踏实,修好树盘。
每年的9月~10月施入以迟效性农家肥为主的有机基肥,幼龄树每年每株施基肥25 kg~50 kg,初挂果树每年每株施基肥50 kg~100 kg,成年树每年每株施基肥200 kg~300 kg。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如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以及复合肥等为主。1 a~5 a生每年每株施氮肥100 g;6 a~10 a生每年每株施氮肥120 g、磷肥100 g~120 g、钾肥 100 g~120 g,分 3次~4次施入。第一次追肥在核桃花开前或展叶初期进行,追肥量占全年的50%,主要作用是促进开花座果和新梢生长;第二次追肥在幼果发育期,追肥量占全年的30%,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减少落果和促进新梢生长以及花芽分化;第三次追肥在坚果硬核期,追肥量占全年的20%,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主要作用是供给核桃仁发育所需的养分,保证果实充实饱满。在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硼或硼加尿素,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5:00后喷施,能明显提高座果率。
核桃定植后经过1 a~2 a就要进行整形修剪。幼树整形前要先定干,一般定干高度约1.20 m,选留3个~4个主枝,去除定干高度以下的大枝。初果期修剪要继续选留配备好各级骨干枝,并调整好各级枝的长势,使之均衡生长、骨架牢固、树冠圆满,为高产奠定基础。盛果期应着重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继续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更新复壮衰弱枝组,疏除内膛干枯枝、病虫枝、下垂枝、过密枝、重叠枝、细弱枝和徒长枝,以便集中养分供应健壮枝生长,维持延长盛果期年限。对于衰老树,要进行更新复壮修剪,以增强和复壮树势,其方法是抑前促后、抬高角度、去老留新、去弱留强,尽量疏除过多雄花和枯死枝。对“焦梢”枝进行缩剪,保留抬头枝,以复壮枝势。
当核桃充分成熟时(9月中旬左右),青果皮绿色渐渐转为黄绿色或黄色,果皮顶端出现裂缝,极易剥落,核壳坚硬时即可进行采收。生产上一般采用竹竿打落法采收。为促进青果皮脱落,提高商品品质,国内外常采用乙烯利催熟脱皮法,即把青果浸入200倍~500倍液乙烯利液中半分钟,捞出堆放在室内通风的水泥地上2 d~3 d,即可脱去青皮,且坚果表面污染少。或者将乙烯利配成200倍~500倍液,在采收前20 d喷洒于果面催熟。核桃坚果采收后,必须进行水洗、漂白、晾晒,使坚果颜色洁白、有光泽、果仁酥脆。再根据大小进行分级包装,贮藏于干燥、通风场所。
3.1.1 白粉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此病7月~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防治方法:连续清除病叶并烧毁,加强管理增强树势;7月份发病初期用粉锈宁喷洒。
3.1.2 褐斑病
该病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一年多次侵染,5月~6月发病,7月~8月为盛期。防治方法:结合修剪剪除病梢病叶,深埋或烧掉;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1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
3.1.3 黑斑病
该病由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4月~8月发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呈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防治方法:一是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二是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三是发芽前喷3°~5°石硫合剂,5月~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在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3.2.1 举肢蛾
该蛾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群众称为“核桃黑”。该虫害每年发生1代~2代,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 cm~3 cm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月~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结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 h~3 h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防治方法:一是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中旬打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二是成虫羽化出土前用50%辛硫磷乳剂200倍~300倍液树下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三是成虫产卵期每10 d~15 d向树上喷洒速灭杀丁2000倍液1次。
3.2.2 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抗虫力,采果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掉。二是成虫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或2.50%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幼虫危害盛期,可以涂抹40%氧化乐果10倍液进行防治。
3.2.3 刺蛾(谷称洋辣子、刺八角)
常见的有黄刺蛾、白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初孵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代~2代,6月初出现成虫在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防治方法:一是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二是幼虫危害严重时,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