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虹
(商州区果树站,陕西商州 726000)
商洛市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目前核桃已成为商洛市支柱产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核桃黑”成为制约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商州市核桃受害率最高,防治难度最大的主要病虫害。
“核桃黑”是核桃举肢蛾、核桃黑斑病等病虫为害核桃果实的结果,使受害果逐渐变黑、凹陷,故有“核桃黑”之称[1]。它可造成核桃青皮变黑,核桃仁干枯,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1.1.1 危害特点 核桃黑在商洛市30年来一直发生。核桃黑不单是核桃举肢蛾的问题,病害也很重要,而且是病虫混合发生,共同危害核桃青果皮,使其逐渐变成黑果即为核桃黑。根据商州区3年的连续调查,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受害一直较重,核桃黑果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3%~7%逐渐上升为20世纪90年代川道20%~25%、浅山区25%~30%,深山重发区高达50%以上;进入21世纪前10年达到川道30%~35%、浅山区35%~50%,深山重发区高达80%以上,个别地方全部变黑。核桃黑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失去食用价值。核桃黑在7月中旬始见,8月中下旬是黑果盛期,这期间若遇刮风下雨,危害严重的地方黑果随处可见,到核桃收获时,仍有不少干黑果悬挂于树梢。
1.1.2 造成核桃黑的主要病虫 主要病虫是核桃举肢蛾(Atrijug lans hetaohei Yang),黑斑病(Xanthomonas jugland is Dvw son),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和核桃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共同危害的结果。举肢蛾以幼虫蛀食核桃青果皮,残食粪便排在蛀道内,受病菌感染而变黑。黑斑病发生后,青果皮表面出现暗褐色小斑,后扩大成片,黑斑有明显凹陷,手压黑斑较硬,内有乳白色小幼虫。炭疽病危害害后,核桃果皮初期出现小黑点,逐渐形成轮纹黑斑,最后呈现片状黑色坏死。桃蛀螟蛀果后,蛀洞口出现棕褐色粪堆[1-4]。
1.2.1 栽培分散及管理粗放 商洛核桃大都是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种植时发展起来的,当时仅考虑规模、数量,也没有考虑品种问题,有什么苗栽什么树,也忽视了核桃的生长特性和科学管理问题,把核桃树种植在房前屋后及渠边、路旁、坎边,分散栽培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由于缺乏集约化经营观念,农民对核桃树不施肥、不修剪,不防治病虫害,任其自然生长,产多少收多少,造成树势衰败,抗病虫能力差,导致核桃黑多年连续成灾。
1.2.2 病虫生境及寄主植物 河畔、塘、路、渠、沟坎边的核桃树生境稳定,树下杂草多阴湿,有利于病虫生存繁衍。核桃举肢蛾以老熟幼虫在树下1~2 cm深的表土层和杂草根基处结茧越冬,越冬时间达270 d(8月下旬至翌年5月底),树下有越冬茧3.10~6.45头/m2,这些区域的核桃黑多年来危害严重,是商州区的重灾区,也是虫源区。
商州区秋季作物单调,主要是玉米。桃蛀螟6~7月危害核桃后,8~9月又转移到玉米上危害,危害率逐年增加。据商州区调查,20世纪80年代对核桃的危害率为3%~5%,90年代迅速上升到37.6%。桃蛀螟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着某种“因果”,尚需要研究。
1.2.3 病虫危害严重 商州区近几年的普查表明,遭受病虫危害的核桃树达50%~70%,盛果树和老龄树的受害率分别为64.36%和57.56%;核桃黑危害率达38.6%。解剖检查核桃黑2 000枚果,其中黑斑病危害占20.6%~42.8%,害虫危害占36.7%~63.4%。平均举肢蛾幼虫4.3头∕枚,桃蛀螟幼虫1.6头∕枚。病、虫混合危害率达54.6%。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均属钻蛀性害虫,最佳防治时期应在卵期和初孵幼虫蛀果前进行,但由于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各区域病虫害虫发生期不一致,测报工作难度大,而群众一般按农时季节估测防治时间;加之害虫发生期长,举肢蛾从5月底开始羽化至6月底,7月仍有个别成虫出现;桃蛀螟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故喷药防治难度大。农民文化知识有限,难以把握时机,取得良好效果困难很大。
1.2.4 树冠防治存在的困难
(1)举肢蛾成虫产卵期正值夏收季节,与农忙争时争劳,及时防治存在困难。
(2)核桃树体高大,一般喷雾器射程达不到,用3M F-4型弥雾喷粉器,使用效果好,但由于水源、人力等因素,该机使用技术性强,商州区农户不适宜单独使用。
(3)防治成本高。每棵树防 l次所需费用(农药、汽油及工费)达4元多。山区农民生活困难,资金自筹困难,也影响核桃黑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⑷过去栽植核桃树分散,不成片,难以充分发挥机动喷雾器的作用,防治工效较低。有些地方如坡源缺水,树冠喷药困难。另一方面,农民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较多,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易导致病虫害猖獗,施药同时易受天气影响降低防治效果。
人工防治应以树下复垦、套种,清除枯枝落叶为基础,以清除、摘拾黑果为主要治理措施。
(1)清除病叶、病枝、病果,注意林地卫生。抓住收打核桃的时机,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黑果、枯枝落叶,铲除草皮,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
(2)收打的核桃黑果和退下的青果皮不能到处乱倒,更不能倒在核桃树下,此果含有大量病菌及越冬幼虫,来年会继续为害,必须集中深埋和烧毁。
(3)对长期荒芜的核桃树在每年核桃采收后至翌年4月下旬病虫未扩散侵染前,在树冠下进行深翻,要求深度达20 cm,其范围应稍大于树冠的投影面积。
(4)6月下旬至8月中旬,及时摘拾黑果,集中销毁或深埋,每年必须坚持摘拾,连续3年,防效达90%以上。摘拾黑果是减少当年和来年为害量的重要措施,此法简单易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核桃黑”发生严重,人工防治困难的区域,为了保证当年产量,控制病虫向其它区域扩散,可进行喷药防治。
2.2.1 树冠喷药防治 喷药防治一般以当地小麦即将收割时为第一喷药时间,喷4 000~6 000倍的敌杀死乳油或2 000倍的杀螟松乳油,每隔10 d喷1次,连喷3次。黑斑病侵害严重地区要加喷1 000倍的退菌特粉剂或800倍的代森锰锌粉剂。树冠上下、内外的果实要喷均匀,避免遗漏,喷药后当天若下大雨,雨后及时补喷。
2.2.2 地面药剂封锁处理 在害虫出土前的后期和脱果盛期进行药剂封锁地面,以毒杀脱果幼虫和出土成虫。每年5月中下旬使用甲敌粉或20%的杀螟松粉剂,施药量以每平方米5 g左右,拌细土均匀撒在稍大于树冠的投影面积范围内;于7月上旬用500倍辛硫磷喷湿地面,轻耙,用锨拍实,毒杀脱果幼虫。
可控制“核桃黑”的天敌资源很多。其中寄生率较高,捕食性较强的天敌主要有蜘蛛、蚂蚁、虎甲、步甲等;寄生性强有小茧蜂、凸脸姬蜂、白僵菌等。有条件的园内可进行人工饲养,适时放飞或喷施,达到以虫治虫、以菌灭虫的目的。
[1] 李随院,冯纪年,李新昌,等.山阳县“核桃黑”成因初步调查及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10(3):112-113.
[2] 张永强,朱惠荣,冯 强,等.核桃黑斑病病源研究与防治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2004(6):41-42.
[3] 韦公远.核桃黑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果树,2002(2):48.
[4] 赵春莉,王英宏,王善振,等.洛南县核桃黑斑病危害调查及防治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2(2):41.
[5] 耿义良.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