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南 孙川红
小叶榕为常绿乔木,树冠圆头型,叶片椭圆形。由于其成枝力和萌芽力很强,繁殖容易,树形美观,因此,南方多数城市将其选为重要的行道树种。该树种由于成枝力和萌芽力都很强,分枝横向和纵向生长快速,树势旺,如果不加强管理,就会出现生长强度严重不平衡状况,即侧面分枝不对称外移,纵向顶端生长的枝条与城市架空线交叉争夺空间,从而造成树势外强内弱、内膛枯枝枯叶形成光杆,主枝分枝角度大而树型变形、树枝老化、病虫严重滋生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加强小叶榕的改造与管护很有必要。
1.改造对象 移栽10年以上,管理粗放,树体老化或严重失去观赏效果的小叶榕树。
2.改造时间 南方以每年3~8月实施改造为宜。小叶榕耐寒力较差,晚秋或冬季最好不宜实施改造。秋季改造宜早,否则,嫩梢嫩叶长出后由于生长不充实,后期易遭遇晚秋和冬季低温冻害以及榕管蓟马危害。
3.改造原则
(1)重剪为主,修剪与施肥相结合
在确定树型基本骨干架后,多余部分实施重剪,目的是促进保留部分枝芽的萌发和生长。施肥的目的是为枝芽提供养分,提高其萌芽力和成枝力。这常常作为老化树种改造的辅助手段。
(2)短期见效 从实施改造至达到改造效果,最多不超过5个月时间。如果时间过长,则应将该树整体搬至苗圃改造。
(3)原地改造 在原地实施改造,可以大量节约起苗、搬运等成本,见效快。
4.改造方法
(1)整形修剪 ①确立骨干架:主干高1.6~2m,主枝3~5个,主枝层高1.4~1.5m,主枝长0.6~1.5m。主干及延长枝上如无分枝,则保留主干高3~3.5m,截掉延长枝,促分主枝。主枝上着生的侧枝保留30~70cm,短截延长枝。侧枝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过密则适当疏除。②主枝选择:主枝开张角度以45°左右为宜,分布均匀。开张角度较大的主枝和其它交叉枝、重迭枝、病虫枝应疏掉。③重剪为主,短截、疏枝相结合。在骨干架内不影响树形的枝叶应尽量保留,以保证树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过密枝应疏除,弱枝应短截促抽发强枝,骨干架外的大枝大干应回缩短截或疏除。
(2)伤口的处理 小叶榕修枝后,树液会从刀口处流出,如果不处理,既会引起病害侵入和虫害筑巢越冬,又会引起强度蒸发失水、流胶而造成树液失衡,从而影响改造效果。因此,修剪后的树枝,应立即在伤口处涂抹0.5%硫酸铜水溶液,再用清洁的薄膜包扎伤口,防止蒸发失水和病虫入侵。
(3)土壤施肥 施肥的目的是促进叶芽和隐芽快速萌发生长,达到枝繁叶茂的效果。肥料以氮肥为主,成年树每株施尿素0.1~0.25kg。选择晴天冲水施用,做到勤施薄施,每隔15日施1次,连续施肥2~3次。
1.造型 小叶榕移栽定植后,每年结合秋冬季整形修剪,要有目的地造型。造型的标准是:主干高2m,主枝层高 1.2~1.5m,冠径 2.5~3.5m,树型为圆头型或球型。
2.枝条处理 在保证基本骨干架的前提下,每年秋冬季应适当修剪,修剪量宜小。疏除密弱枝、病虫枝,短截或回缩萌芽力较弱的中长枝条。
3.修剪气生根 小叶榕树干和分枝上着生了大量的气生根,根须长短粗细不一,有些长吊,有些缠绕在树干树枝上,影响美观。在冬季整形修剪时,应同时予以修剪掉。
4.病虫防治
(1)木虱 常寄居在嫩枝顶端危害嫩叶嫩梢,产生棉花状飞絮。防治药剂可选用25%扑虱灵,70%吡虫啉或其它内吸药剂。
(2)榕管蓟马 主要危害新抽发嫩梢及嫩叶,常将嫩叶卷筒危害,造成大量落叶。防治药剂有70%吡虫啉,或5%锐劲特,或25%杀虫双水剂。
(3)灰白蚕蛾 春季便开始危害,8~10月危害加重,啃食叶片,造成大量落叶。防治药剂可用25%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单或其它胃毒药剂。
(4)树枝烂皮病 春季大量发生,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侧枝的分枝处,引起树皮干枯、破裂腐烂,颜色由黄至黑,整枝或部分枝条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快刀刮净烂皮组织,涂抹0.5%硫酸铜和硕丰481的混合液。每隔7天1次,连续2次。
5.肥水管理 小叶榕需肥量较少,除树体老化改造需大肥大水外,多数土壤都能以足够的养分供给树体需要,一般不需大量施肥。仅长势弱的可酌情用肥,肥水管理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