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10-08-15 00:47:54陈庆利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5期
关键词:疫控氟苯尼嗜血

陈庆利 隋 杰

(①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动物疫控中心 117000②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陈庆利①隋 杰②

(①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动物疫控中心 117000②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其他年龄段的各种猪亦可感染,有的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主。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时有发生,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该病的血清型较多(已知有15个血清型以上),不同的血清型对各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为了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时笔者先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最佳的治疗药物。

1 概况

2009年9月21~23日,养猪户分3批从外地购进仔猪310头,体重在10~15kg不等,入场后有个别猪稀便,用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痊愈。10月1日用猪瘟高效细胞苗对全群猪进行了免疫,10月2日下午3时部分猪出现异常,畜主认为是猪瘟免疫过敏,遂向当地动物疫控中心报告,中心立即派技术人员赶赴现场。

2 流行病学调查

经过与畜主和饲养员了解,注射疫苗前猪群健康状况良好,疫苗由当地区域动物卫生监督所主渠道供应,保管符合要求,注射的剂量、部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射后1d左右开始有猪只发病,到10月3日下午,共发病42头,死亡12头。

3 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下降,有的废食;发热,体温升高至40~41.5℃,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体表皮肤发红,耳尖发紫,可视黏膜发绀,眼睑水肿;部分病猪行走缓慢,不愿站立,出现两侧或一侧性跛行,共济失调,有的呈划水状,腕关节、跗关节肿大。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4 剖检变化

剖检发现有胸膜炎、心包炎和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纤维素性渗出,胸腔、腹腔积液,肺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

5 药敏试验

通过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进行的药敏试验,氟苯尼考最为敏感,其次是阿莫西林。

6 防治方法

6.1 加强饲养管理 因天气较冷,早晚温差较大,注意圈舍的防寒保暖;关闭自动饮水系统,对全群猪用温水稀释电解质和维生素C饮水,相对减少日粮蛋白质含量,以调解胃肠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6.2 全面消毒 彻底清理圈舍卫生,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h后用清水冲净,再用百毒杀喷雾消毒,早晚各1次/d,连续喷雾消毒3d,食槽、水槽等用具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6.3 隔离病猪 为避免相互传染,将病猪和未表现症状的猪全部分开,隔离饲养。

6.4 治疗 用药敏试验敏感的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肌注1次/d,全群猪饮用阿莫西林水,4d后基本痊愈。

7 小结

该猪场发病,系长途运输,仔猪疲劳,运输前和混圈饲养后没有给予多维电解质、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气温、环镜、饲料、免疫等应激导致本病的发生。

对本病的预防除严格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外,要做好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传染病的免疫工作,最好实行自繁自养,如确有必要购进仔猪,应从没有疫病流行、疫苗注射较为规范的地区购入,以确保仔猪健康。

S858.28

B

1007-1733(2010)05-0086-02

2010–03–02)

猜你喜欢
疫控氟苯尼嗜血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社会观察(2021年4期)2021-11-15 03:13:58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阜南县在动物疫控中心召开2020 年蜜蜂产业发展与促进大会
蜜蜂杂志(2020年3期)2020-09-14 13:26:04
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58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现代食品(2016年14期)2016-04-28 08:10:3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猪圆环病毒病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