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福 谭锟琨 王 凤 梁 山 成 涛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把优化作物结构、优化农业布局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了《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化开发作为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发展川中丘陵区等5大区域性中药材特色产业区。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丘陵腹地,有著名川产道地药材白芷。怎样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地域特色突出的中药特色产业,是遂宁优化农业结构、提升特色农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1.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是推进遂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调整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地区生态气候资源;发展中药材生产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是有效推进遂宁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及世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保健食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用于中药保健品生产的中药材品种需求量大;受化妆品生产安全问题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无添加”或”不含防腐剂”的化妆品,中药化妆品因使用纯中药制成,具有保护、养护或缓和调理人体功能等作用,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用于中药化妆品开发的药材量增大;中药食用香料、食用色素、甜味剂等的开发利用也进一步扩大了中药材的需求量。中药材需求量增大,促进了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经济效益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可通过建立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致富,提高农业收入。
2.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是促进遂宁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列为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药材品种多,各种生态环境条件都有其适宜品种。根据遂宁市生态环境建设需要,选择适宜中药材品种,既可取得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也可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可选种以花、果实入药的木本药材,既保证退耕还林,药材投产后又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退得出、能致富的生态与经济有效结合的退耕还林高效生态模式。在绿色通道、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公路、风景旅游区通道、河流水系和重点水利工程等景观建设中可选种果实、种子入药的木本药材,不但在有效解决景观建设中的绿化与美化需要,又保证绿化带的经济收入,保证持续发展需要,同时改变景观通道树种单一、情调枯燥的格局。遂宁地区多数为碳酸盐紫色土区,其主要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等,乔木以柏树为主,灌木有黄荆、马桑,草本主要有丝毛草、铁线草等。选择适宜遂宁生长发育的中药材,种植于荒山荒坡或林下,既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收入,又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遂宁是四川丘陵区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约160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40%,全市农村劳动力约210万人、耕地约230万亩,具有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农业基础条件。
遂宁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70%,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波状缓倾,海拔处于200~680m之间;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约320天;光照充足,日照约l300小时;雨量较充沛,年降雨量907~993mm,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具有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遂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高速公路西距成都149km、东距重庆150km,素有川中重镇之称。已建成通车的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成遂渝快速铁路、成遂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规划建设中的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交通大通道,为遂宁特色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
建设中的遂宁物流港,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物流港建成后将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集聚的大平台,也是各种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的交易、配送、仓储大超市,将为遂宁特色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立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立足遂宁的自然资源特点、区位优势等这些特色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中药材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
(1)耦合区域性生态资源条件,建立旱地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①遂宁地处川中丘陵区,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适宜多种药材生长。遂宁干旱重、持续时间长,冬干出现频率80%左右、春旱出现频率70%、夏旱出现频率50%以上、伏旱出现频率亦达60%,适宜种植耐旱中药材;遂宁成土母质多为泥岩,具有风化崩解迅速、侵蚀重的地质特点,季节性的雨水对土壤冲刷强、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性生态环境特点,选择多年生、采摘花、果实或种子入药的药材,才能降低雨水对岩石的冲涮,减少水土流失,逐步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②建立陡坡地药材帘。丘陵中上部陡坡地的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涵蓄水源能力差、丰水期迳流量大,常遭洪灾、枯水期连续干旱,因而这些地段的土壤种植农作物的产量低。通过种植多年生花类、果实类中药材,可有效地利用陡坡土地资源,解决陡坡地长期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季节性土壤干旱频繁、耕制不配套等几大问题,达到“蓄水、固土、培肥、改制”为核心的旱地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四川回春堂药业公司从2006年起根据遂宁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多种中药材品种的试种,筛选出耐旱、耐瘠、经济价值较高的花类药材品种灰毡毛忍冬,建立起金银花—菊花间种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③建立粮药套种模式,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利用丘陵高台地,土壤肥力差,种植农作物的产量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可引种耐旱、耐瘠的亚乔木品种,前期实行粮药套作,在中药材成林、投产前,套种粮食作物,成林后在乔木药材林下种植耐阴的草本药材,在保证土地生产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种植结构调整、土地的持续利用。四川回春堂药业公司从2006年起根据遂宁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多种中药材品种的试种,目前已筛选出适宜在川中丘陵区种植的吴茱萸、佛手为主的乔木果实类药材,并建立了生产基地。
(2)有效利用丘陵区冬闲田,发展冬水田特色中药材生产 实践证明冬水田具有分散蓄水、分散用水,增加土壤肥力,提早茬口,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等功效。在四川丘陵区、山区的水稻生产中,冬水田保证了水稻适时满栽满插,并提供水稻育秧、小春田间管理和人、畜生活用水;冬水田拦蓄了地表径流,有效分散蓄水,分散用水,科学、经济地利用自然降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旱情;冬水田提早茬口,可提早水稻育秧和栽插季节,有效避过高温伏旱、秋霖、寒露风等不利气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保证水稻高产稳产。但目前丘陵区冬水田冬闲期间的利用率低,多为闲置,可种植泽泻有效利用冬季光、热、水、土资源。泽泻每年秋季水稻收获后栽种,冬季收获,泽泻生产可有效利用冬水田,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前提下,增加种植区的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四川回春堂药业公司在船山区桂花镇冬水田试种泽泻,每亩商品药材产量可达180kg,按2009年采收季节的市场价,每亩收入可达2700元,丘陵区秋冬节热量条件好,通过试验研究,可进一步提高泽泻产量、增加生产效益。
(3)开发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生产 遂宁境内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针叶树、长绿阔叶树、落叶树皆有,植物种类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4%,林业用地面积为200多万亩,有林地180多万亩。培育与养护森林资源,保持林业生态安全下,有效利用林下闲置资源发展中药材生产,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达到节约土地资源,增加林业收入;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形成良性循环生物、生态链,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快速、高效转换利用;实现以短养长,增强林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林业综合资源开发,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中药材品种多,其中有大量喜湿耐荫的草本、藤本、灌木药用植物与药用真菌,如西洋参、黄连、桔梗、细辛、柴胡、板蓝根、贝母、百合、甘草、牡丹、薄荷、田七、砂仁、天门冬、石斛、茯苓等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阴蔽度,可有效利用林下空间大,光、热、水、气等条件种植适宜中药材。首先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可对房前屋后果树林、桑树林、各类生态林等林药发展进行调研,根据各类林地林下光照、空气湿度、土壤等条件,做出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初步规划;引种试验、示范带动,根据林下中药材生产规划,选择半耐荫、耐荫、耐荫性强的中药材品种分别种植于林木种植时间短且未封行的疏林地、通透较好的林地及茂密地,在此基础上进行示范推广;培育龙头,实现产业化,对全市现有的中药材经营与生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让这些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林下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
2.推进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与商业的快速发展
(1)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提升遂宁中药产业水平 ①中药材产地加工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中药材加工对产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在产地就地采收中药材原料,就地加工生产中药饮片,能够有效保证中药材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采取鲜药材直接加工成中药饮片,省工省时,提高加工效益;中药材产地加工可有效降低运输费用,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副产物还可以用于制药、食品、饲料等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等,提高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省中药材资源,避免浪费,提升产地中药材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实现中药材生产行业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②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可增加药材产地经济总量,提高药农收入。在遂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可有效解决遂宁乃至川中丘陵区中药材的就地加工问题,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经济价值;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可为产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药材产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有利于中药材原产地及加工生产企业的做大做强,提升中药材产地的经济总量。③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可促进川中丘陵区中药材商贸业的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拉动中药材生产与市场的互动,促进中药从产地到市场的快速接轨;在遂宁做强做大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可实现川中丘陵区大宗药材规范化加工,形成区域性的中药材加工、商贸中心,以遂宁便利、快捷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为载体,形成川中地区中药材集散中心。
(2)支持现有产地加工企业发展,建立川中丘陵中药材加工商贸中心①促进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首先支持现有加工企业发展,解决遂宁地产药材产地加工。四川回春堂药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建成了厂房5700m2、设备先进的中药材饮片厂,年生产能力达1000t,于2009年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该厂具备了各种饮片的生产能力。目前可充分发挥四川回春堂中药材饮片厂的生产潜力,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其发展,推动其发展成为符合中药现代化产业需要的中药材饮片高技术企业。②发展壮大中药材商业企业。充分发挥遂宁全泰堂药品连锁有限公司、遂宁市华通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回春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等药品经营企业的营销网络,收购、销售地产药材并逐步形成立足川中丘陵、面向全国的大型中药商业企业。
3.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遂宁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
(1)以现代农业理念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 为提升遂宁特色中药材产业的质量和发展速度,必须在特色产业中引入“现代农业”的元素。现代农业讲求科技应用和有效推广,强调由农户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即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产业由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领域多方位发展,意味着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只有抓好产业体系转变这个关键点,科技应用推广和标准化生产才有承接的平台,才能与金融支持产生对接。只要新的产业体系能够体现出企业、农民、政府和社会各方利益的一致性,就必须努力推动这种转变。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特色中药材产业的投入 中药材是特殊农产品,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生产面积小且集中、主要用于防治治病等特性决定了中药材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发展中药材产业需要更加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从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等各方面均需要扶持,才能建立起产业化发展模式。①投入资金开展中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材产业化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与前提,中药材引种及品种筛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加工技术研究等需要资金支持,解决中药材生产中的品种良种化、栽培技术规范与高效化、加工技术的科学化等技术问题,为遂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需要对示范、推广的农户提供相关生产资料补贴,以推进中药材生产的健康发展。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尤其是中药材经营与加工的发展,更需要政府扶持与引导、优惠政策的支持与制度保障。如中药材加工、收购的税收优惠,中药材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拓宽融资渠道等,同时采用资本金扶持、贴息等办法,牵动和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形成政府引导,多渠道、多元化特色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投资机制。
(3)依靠科技发展遂宁市中药材特色产业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特色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与其配套的科学技术,遂宁市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加以提升,从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到产品开发,开展技术研究,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为中药材特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①科学策划,制定遂宁市中药材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遂宁市地处川中丘陵区,热量资源好、光照充足,以及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含有钾、磷、钙、镁、钠等矿物养分,尤其是钾素含量丰富,土壤阳离子盐基代换量高,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强,自然肥力高等优势,遵循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医药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遂宁市特急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以指导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与开发等产业的发展。②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规范种植,加速推进GAP基地建设。基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开展以中药材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优良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科学加工等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并通过示范引导,有力地促进了遂宁市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了全市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水平,为实现遂宁市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③开展中药材加工与开发技术研究,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围绕遂宁市及其周边中药材,开展优质、规范中药材饮片加工及其附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药材提取物及其纯化技术研究,以及中成药、保健食品等开发研究,为建成中药材生产、产品开发的产业链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