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甘肃合作747000)
西汉时期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小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甘肃合作747000)
河西走廊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汉武帝时代,政府通过移民实边、设置郡县、军事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使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开发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在当今的开发中应该遵循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使开发程度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西汉;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起乌鞘岭,西迄敦煌阳关、玉门关故址。南界是祁连山山脉,北界是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东西长一千余公里,南北宽约十至百余公里,因形似走廊而得名。走廊内,以大黄山和黑山为界,分为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区域。这里曾水草丰茂、森林广阔,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控制了河西走廊,对西汉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西汉建立初期,汉朝对匈奴采取了消极的防御政策。随着国力的强盛,在汉武帝时改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发动了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第二场战役中,霍去病夺取河西,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降汉,河西地区几乎空无人迹[1]。鉴于河西地区在与匈奴斗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又是经营西域的前哨,西汉政府对河西的经营采取了系列措施。
河西归汉之后,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从根本上切断匈奴“右臂”,确保边境安全,汉武帝时期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河西四郡的户口数如下:敦煌郡有11 200户人家,人口38 355人,管辖6个县;酒泉郡有18 137户人家,人口为76 726人,管辖9个县;武威郡有17 581户人家,人口为76 419人,管辖10个县;张掖郡有24 352户人家,人口为88 731人,管辖10个县。以上四郡移民主要为汉族。公元前121年,“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充实之”[2],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人口”[2]。此次移民未提及河西,但是有研究表明,这里的“会稽”二字系衍文,而移民地区则包括河西在内[3]。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益发戍田卒十八万(至)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2]。迁往河西者,“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之道,家属徙焉”[2]。据相关学者研究:西汉前期的河西人口约十二万左右;经过西汉中后期对河西的大规模经营,到西汉末年,河西人口已有五六十万之众[4]。大量的劳动力的进入,随同他们带来的中原人民丰富的农耕技术,大大促进了河西的农业开发。
为了配合军事防守,保证与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还在河西设立了许多关塞亭障。如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筑令居,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2]。这些亭障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区。此外,为维护河西地区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畅通,并且隔绝羌、胡,在战国至秦河西以东地区为抗御匈奴筑长城等防御基础上,再筑长城。它是西汉整个防御系统的西段,起于黄河西岸,贯穿于河西全境,主要沿河西走廊北侧东西延伸,绵延千余公里,由此构成颇为完备的防御体系,这为河西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河西四郡的设立和大量移民的涌入,意味着西汉王朝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全境,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交通,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郡县制的推行,把原本落后的边远地区的社会制度用行政手段纳入到封建政治的范畴之中,使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直接影响到西域各地,这对于丝绸之路交通的繁荣,对于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长城的修筑,在当时阻挡了外敌的侵扰,使农牧产品交换和文化交流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战胜匈奴后即在河西地区屯田,大规模推行徙民耕种和戍卒屯田见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据《汉书·食货志》载:“当年又数万人渡河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官田,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当时的屯田点主要有张掖的番和屯田、武威屯田、居延屯田和敦煌屯田。这些屯田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地方,加之大量的移民是来自内地农区,农艺娴熟,吃苦耐劳,再加上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所以最能适应从事灌溉农业开发。此外,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屯田事宜,还设置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见于史书和汉简记载的屯田组织和官职有屯田校尉,如农都尉、侯农令、劝农司、仓长、仓左、仓曹使等,还有直接在屯田上从事生产劳动的戍田卒,如事田、田卒、河卒等。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当时的农作物品种有粟、麦、黄米、胡谷、胡麻、大麦、青稞、黑豆等四十种之多[5]。农田的大规模开垦、农作物的大量栽培,使得河西发展成为新兴农业区。据估算,当时河西的粮食年生产量不下二三亿公斤[6]。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地旷干旱的河西地区屯田,必须有水源保障,水利建设是屯区开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屯田的开始就是水利建设的起点,据《史记·河渠书》载:“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河西地区成为兴修水利的重点地区。《汉书·地理志》载,张掖郡斛得县,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千金渠从张掖到酒泉东,是一条流程较长,工程较大的引灌渠道,它的开通使张掖及弱水流域的千顷农田受益。《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03.15、513. 17简:“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戍田卒千五百人为、马辛田官穿泾渠。”1 500名田卒同时从事渠道的开浚,其声势之壮、规模之大由是可观。另据《水经注》载:敦煌人索励率兵千余在伊循城屯田时,曾调集鄯善、焉耆、龟兹等的士兵三四千人,拦截发源于昆仑山的注滨河,挖渠分水,灌溉农田,使这里的瘠土变成良田。他还把“井渠法”推广到河西走廊,在沙漠地带开掘了不少的坎儿井,使大片农田和河地得以灌溉。总之,水利建设工程和技术在促进屯田开发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极大促进河西地区垦荒事业的发展和灌溉农业的繁荣。
公元前111年,西汉在“河西四郡”的主要交通线上开辟了灌溉农业区,建立了35个县。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河西四郡有户六万一千余,人口二十八万余。如果再加上屯田的士卒,估计整个河西大约有四十万人左右,就当时而言,人口已不算少。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加以他们带来中原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灌溉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河西绿洲灌溉农业的开发。西汉末年,虽然中原大乱,河西却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地区,这里“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总之,西汉从武帝始,大量投入人力,兴修水利,扩大垦殖面积,确立行政建置,把河西游牧区建设成为农垦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
西汉时期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灌溉农业开发的同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的沙漠化过程在这时已开始。
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环境退化过程,在潜在沙漠化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人们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活动是其产生和蔓延的关键因素。河西绿洲沙漠化过程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放牧,对水资源过度的利用和与之相联系的因河流改道所导致的绿洲迁移以及过度樵采等活动破坏植被,导致固定、半固定沙粒活动等原因酿成的。这一过程的空间范围和时间推移是随着人们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和农牧业利用方式的差异而变化和进行的,同时这一过程亦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西汉政府为了充实边防,建立制约匈奴通往西域的根据地,在河西筑长城、列亭障、置设郡县、移民实边、引水灌田、屯垦积谷,由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大规模的开发经营,一举变匈奴奴隶制的以游牧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封建制的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由此,大大改变了河西绿洲迁徙牧区时期那种较原始的自然生态面貌,农田栽培作物大量取代了原生植被,大片的绿洲、草原、牧场、荒野被辟为田畴。西汉末年,仅石羊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即合今约63.5万亩,约占今日报表耕地面积222万亩的28.6%,亩产已达1.18石(合今约每亩113市斤),年总产量合今约3.23万吨[7]。由于大量耕地的开辟,使得地表径流被大量地利用于农田灌溉,由此破坏了石羊河与终闾湖泊天然的水量关系,入湖流量大为减少,从而导致湖区面积减少。随着大规模开发的深入,农田灌溉用水量不断增大,绿洲天然水资源大量纳入人工农田垦区之中,使得离水源较远的绿洲下游尾闾一些地区首先受到水源不足的影响。加之风沙侵蚀,农垦开发对地表的破坏,铲除草被,并且使之疏松,破坏了固沙植被,流沙活动加剧,遂使下游尾闾的这些地段首先遭到沙患之害,出现沙漠化过程。从而绿洲周围的垦区被迫废弃,以致逐渐向荒漠演替。
在自然因素方面,西汉时期又基本上属于气候上的温暖时期,当正对应于河西的干旱期[7]。绿洲水资源较少,风沙活动加剧,再加之当时人们调控、利用水资源的能力尚弱,水源利用率较低,大量的垦殖灌溉,使得绿洲以北地区受到水源不足的威胁。在这种大的气候背景下,脆弱的绿洲生态系统得不到人们的合理开垦,从而导致沙漠化过程。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靠天种地的粗放农业对牧场草地来说是一种破坏力量。而且凡是丢荒之地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很快就会沙化,农耕所及,草场荒废。加上农业社区人口增殖一定要扩大耕地面积,即使在农作和施肥水平上,也会和牧民争夺土地。”[8]破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结果需要漫长的时期才能表现出来。为此,在当今的河西走廊的开发中,我们应该总结历史经验,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将河西走廊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生产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新型绿洲,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高荣.汉代人口蠡测[J].甘肃高师学报,2000,(1).
[5]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7]李并成.武威——民勤绿洲历史时期土地开发及沙漠化过程[D].北京:北京大学,1988.
[8]费孝通.行行重行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
(责任编辑:云 飞)
Th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ng Farm ing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and Its Impact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AO Xiao-qi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Gansu Teachers Univercity for Nationlities,Hezuo 747000,Gansu,China)
rge 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Hexi Corrido began in the time of Emperor Han Wudi.Through immigranting many people to the frontier,setting up p refectures and counties,military opening-up of wasteland, building irrigation projects etc,the government effected great developmentof the economy of irrtigating farming of the Hexi Corridor.While developing,however,unreasonable cultivation 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esertification of land.Therefore,in current development,natural law 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xiarea should be followed,so as to mak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coordinate and carry 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st Han Dynasty;Hexi Co rrido r;irrigating farming;ecological environment
book=2010,ebook=35
K234.1
A
1671-0304(2010)03-0090-03
2010-02-05
高小强(1980-),男,甘肃静宁人,甘肃民族师范学校历史文化系讲师,主要从事西北历史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