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手法康复治疗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46例临床观察

2010-08-15 00:47:22沙碧源尹昌浩赵维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手部被动上肢

沙碧源,尹昌浩,赵维纳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偏瘫后出现的以手肿、肩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并发症。表现为患侧肩膀活动受限、上肢水肿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严重阻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我科 2004年12月—2008年12月年收治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 46例,经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 28例,女 18例。脑出血 19例、脑梗死 27例。右侧瘫 12例,左侧瘫 29例,单上肢瘫 5例。中风 1个月内发病者 20例,1~2个月者 21例,2个月以上者 5例。肌力 0级 10例,Ⅰ级 9例,Ⅱ级 17例,Ⅲ级 1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臂疼痛手部肿胀,腕指关节疼痛并且被动屈曲明显受限。

1.2 治疗方法

1.2.1 温针灸 选穴:肩髃、肩前、曲池、手三里、合谷;刺法:针患侧、行补法、留针 30min。

1.2.2 康复方法 (1)Bobath方法,主要内容为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是以 Bobath方法[1]为主。进行 1对 1训练,按照被动运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的训练规律进行康复训练,1次/d,30~50min/次。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关节的被动、主动、助力及抗阻力训练。上肢双手交叉上举,治疗师沿患肢水平方向挤压肩关节,向前外上方轻推肩胛骨、健侧肩抗阻力,引出患者耸肩动作。迅速拍打肱三头肌诱发伸肘。握持患者的手指和腕关节,使腕关节及手指背伸。重点训练每次至少15~20min。(2)压迫性向心性缠绕[2],用绷带先压好游离端,从患肢末端向近端用力缠绕,达患肢根部为止,然后立即松开绷带,依次做每个手指,反复进行,3~4次/d。然后对肌肉进行按摩。此法能有效减轻周围性水肿,消除患肩及手部疼痛和关节僵硬。此方法简便易操作,家属可以学会,可随时应用,亦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3)物理疗法[3],特定电磁波照射疼痛部位,30min/次,照射距离 15cm左右,以患者能耐受为标准,注意不要造成烫伤。特定电磁波照射有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组织代谢和营养,消除水肿,缓解疼痛。在针灸同时照射即可。以上方法1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关节水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手部小肌肉无萎缩。有效:关节水肿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部小关节萎缩不明显。无效: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2 结果

46例患者经 2个疗程治疗,显效 12例 (26%),有效 21例 (46%),无效 13例 (28%),有效率为 72%。

3 讨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肿、腕指疼痛等症状。以前多认为与运动功能的丧失或手臂的被动体位有关。但本症的确切病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是本症康复理疗的基础。运用 Bobath等治疗技术,通过合理的肢体摆放、关节运动可有效地防止挛缩和肌肉萎缩。压迫向心性缠绕和机械驱动血液与组织间液的回流而减轻肿胀。但是,单纯使用被动运动,合理体位摆放等康复措施,虽可有效地减轻症状。但不能完全缓解水肿及疼痛,最终发展为手指关节挛缩畸形。故我科采取温针灸配合手法康复及物理疗法的综合方案治疗本症比单纯的针灸和单纯的康复方法起效快,疗效好,减少和避免关节畸形,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笔者认为本征既具有祖国医学“中风病”之特点又有“痿证”之特征,故根据祖国医学“治痿独取阳明”之理,“阳明经多气多血”之原理,以针刺阳明经穴为主,加之艾灸的温热作用,扶正袪邪、疏通全身气血经络,以达祛除疾病之目的。

1 燕铁斌.物理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9.

2 窦祖林.作业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齐志恒,华桂茹.理疗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

4 王茂兵.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26-231.

猜你喜欢
手部被动上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趣味(语文)(2019年5期)2019-09-02 01:52:44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