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珍
肺炎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证。本病四季皆有,冬春较多,乳幼儿最为常见。若及时治疗,加上细致的护理,患儿预后良好,不会有重危变症发生。
选取 2005年12月—2009年2月肺炎患儿 89例,年龄 2个月~12岁,平均 3.5岁。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重者甚至表现为高热,咳喘气促,精神烦躁,口唇干裂,舌红苔黄。所有患儿经治疗均痊愈,恢复健康。
2.1 环境的温、湿度和空气流畅,对患儿影响很大,病室内既要保暖,又需通风,室温最好保持在 18℃~20℃,温度为55%~60%。
2.2 发热咳喘期间,要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户外活动,以免重感外邪,并做好呼吸通隔离工作。
2.3 饮食以清淡素软,宜消化的食物为宜。高热予素流质,并多给饮水,可喂橘子汁,荸荠汁,藕汁等。恢复期可予营养丰富的饮食,但不宜过量,防止影响脾胃功能。
2.4 观察病情,特别要注意体温、脉象、心率、呼吸、口腔、肝腹等变化,做好记录。如:(1)高热患儿每隔 2h测量体温1次。如果体温骤升骤降或出现超高热,均为重症,要及时报告医生。(2)注意脉象、心率。如心率超过 140次/min或出现间歇脉,提示肺热加重,出现正虚邪陷的危症,要及时配合医生抢救。(3)准备好抢救药品、器材。注意呼吸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喘憋,或呼吸暂停,出现紫绀等症,要立即吸氧,及时报告医生。如呼吸突然停止,立即针刺会阴穴,使之恢复呼吸功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咳嗽时,可轻拍其背以帮助排痰。婴儿或虚弱患儿,不能翻身的要帮助翻身,鼻塞不通时,设法清除鼻腔分泌物,必要时用 5%黄麻素滴鼻。痰黏不易排出,用蒸气或雾化吸入,或用吸痰用物吸出。 (5)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后应以银花甘草水或淡盐水清洁口腔。(6)肺炎出现腹胀,应分虚实护理。实证为邪热炽盛,可用大黄粉加蜂蜜调匀外敷腹部,或以皮硝 30g用纱布扎腹,肛管排气等。大便秘结给以淡盐水灌肠,保持大便通畅。虚证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健,采用按摩疗法,取穴运腹,运脾土,揉三里,揉鱼际。高热咳喘期,腹部板硬拒按,提示邪毒内攻,病情危重,密切观察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1 风邪闭肺证,本证见于肺炎初期,临床表现为风寒闭肺和风热闭肺两证。初起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不畅,或有气急,痰白且稀,舌苔薄或白腻,舌质不红,脉浮紧而数,为风寒闭肺证。治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方选华盖散加减。若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浓,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小便黄,大便不畅,或伴有黏液,苔黄质红,脉浮数或滑数,为风热闭肺证,治宜辛凉解表,宣肺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护理:(1)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不能直接吹风受凉。药后注意出汗和体温升降情况、波动范围,以及意识、呼吸、脉象等,及时做好记录。(2)凡体温超过 39℃者,立即采用药物或其他降温措施,预防惊厥发生。如前额冷敷,温水或 30%温酒精擦浴。若有惊跳,服小儿回春丹 3~5小粒。热重用紫雪丹 0.5~1.0g口服。宜多喂开水。 (3)高热时宜进新鲜果汁和清淡素流质饮食。(4)伴有腹泻者,可用车前草 20g,炒银花 10g,煎水代茶。
3.2 痰热闭肺证,证见壮热烦躁,喉鸣痰雍,气促喘憋,呼吸困难,鼻煽,甚则两肋煽动,张口抬肩,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洪数。治宜清热宣肺,豁痰平喘。方用五虎汤加葶苈子。护理:(1)患儿宜高枕静卧,不得随便更换体位,若气喘严重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应立即吸氧,并向医生汇报。同时安排专人护理,每隔 30~60min测量体温、脉象、呼吸、心率,写好护理记录,做好抢救准备。(2)喉间痰多,呼吸困难者,要加强祛痰措施。用鲜竹沥 15~20ml,2~3次/d频喂;或生萝卜汁不拘多少,炖温频服。婴幼儿给服猴枣散 0.3g,2~3次/d。(3)喂药应少量多次,不能强迫或硬灌,避免呛入气管。(4)少进过甜饮料,以免助湿生痰。
3.3 热毒雍肺证,证见高热持续不退,咳喘气促,精神烦躁或萎靡不振,甚则谵语,惊厥,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口唇干裂,舌红苔黄。邪毒蕴肺,由气入营。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三黄膏汤,清瘟败毒饮加减。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或安排专人守护,重点观察高热,惊厥与呼吸、腹胀情况。若系麻疹并发肺炎,要观察麻疹的形态,色泽和出没情况,做好详细记录。(2)多饮梨汁、甘蔗汁或其他新鲜菜汁。(3)出现昏迷惊厥,按昏迷、惊厥护理常规执行。(4)大便秘结者,可用淡盐水灌肠,或外用甘油栓塞肛,能润肠通便,便其釜底抽薪,热从下泻。
3.4 正虚邪恋证,证见精神委顿,面色发黄,食欲不振。如属肺脾气虚者,可见低热起伏,多汗,四肢欠温,咳嗽无力,面色白,消瘦神倦,纳呆便溏,舌苔白滑,舌质偏淡。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肺阴不足者,可见干咳少痰,低热起伏,面色潮红,舌苔光剥或干,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护理:(1)恢复期患者,邪少虚多,宜配合食养疗法,以利恢复。如牛奶、鸡蛋、瘦肉、新鲜鱼类等。脾虚,大便常溏者,用山药、芡实、苡仁、红枣、糯米,煮成稀粥进食,以增补脾气。肺阴不足,干咳频繁者,宜食百合红枣汤,并多给甘蔗汁、梨子、橘子等新鲜水果,养肺生津止咳。并要注意品种多样化,诱导食欲。(2)卧床休息与室内活动相结合,冬春季天气暖和,可以外出晒太阳或适当户外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受凉。(3)对肺炎病灶不易吸收的患儿,在医生指导下于背部肺俞穴拔火罐。便溏腹泻者,协助医生针刺或艾炙天枢、气海、足三里,或作腹部按摩。 (4)卧床时间较长,身体明显消瘦者,应注意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肺炎的病因,以肺热为主。早期因外感时邪,从口鼻皮毛入侵,内闭于肺,郁而化热;或患感冒、麻疹,百日咳等病邪未外达,化热入里,闭滞肺络,肺失宣肃通降功能。初期邪在肺卫,正气尚强,病情则轻,如邪气加重,或正气已伤,正不敌邪,则出现重危变证。后期邪恋正虚,病情进入恢复阶段,若护理得当,可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