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玲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榆林市分校,陕西 榆林 719000)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是“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课程考核的工具或手段而开展的课程考核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考核方式,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按照“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分级实施、分级检查”的原则,由各级电大共同组织实施。其中,省级电大按照中央电大有关要求制定本地区考核工作安排,并将有关职责落实到人,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教学点完成形成性考核的评阅和终结性考试的实施工作。
为深化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考核改革,探索适应成人远程教育特色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2005年起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试点工作。自试点工作以来,至2009秋学期,中央电大共开设121门试点课程,其中本科课程73门,专科课程48门。中央电大的远景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将统设课程总数的50%(约400门左右)采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模式。为了顺应这种趋势,省校采取种种措施加强试点工作的力度。我们作为分校一级单位,既是该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还要准确传达上级教学部门的教学精神。根据中央电大、省电大的相关文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2009秋学期我校开放教育“基于网络考核”的课程继续保持近年来开设较稳定的5门,其中本科4门,专科1门,包括法学本科的《合同法》、工商管理本科的《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本科的《财务报表分析》、本科各专业的《英语II1》;会计专科的《会计电算化》。
目前,我校开设的这5门课程基本有了一套较完整稳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存在着四种角色,即管理员、评阅教师、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和学员。教学点管理员角色的职责是建立虚拟班级 (或组);给虚拟班级 (或组)添加学生;每学期上报评阅老师信息及变动情况;督促其教学点上的评阅老师、导修主任和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评阅教师角色的职责是对学生完成的形成性测评任务 (作业)进行评阅并提供学习指导;评阅教师必须按时按量评阅学生提交的形考任务作业,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质量写出评语,给出学习指导意见;每个学期最后评阅截止日期前,必须完成所有课程的评阅工作。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角色的职责是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学生分组,添加辅导资料。学生角色则是按考核方案的要求自主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从近年来的课改实施情况来看,我校从管理员、评阅教师到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学员之间基本建立了良好的学习链条,开展运行状况有序,效果也不错,但不管从参加课改的数量还是学员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和中央电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前,我校所开设课程的范围与规模在全省电大系统内属于中下水准,有待发展与加强。而且,就目前来说,该项工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
1、学员学习自主性不强。开放教育这种学习模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在开展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试点以后,这一特点得到了更全面的体现。学员无需像传统学习一样完成纸质的作业,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网络登录形成性考核平台 (www.etas.com.cn),完成学习。但是作为基层电大的学员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很接纳这种考核方式,比如: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作业的抄写上,不愿意动脑去完成随机抽调的网上考核任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考核的便捷性;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部分学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存在问题,有待进行培训;还有一些学员不具备完成网上作业的设施。但根据笔者在学生间的调查,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是学员的学习自主性不强,不愿意接纳这种需要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更愿意照本去抄。
2、考核任务完成质量较差。“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本是中央电大、省电大责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电大学员的实际学习情况精心编制的辅助性学习系统,对于学员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有着积极的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为了激励学员接纳这种学习考核方式,将形考比例由普通课程的20%调整为50%,部分课程甚至调整为100%,即完成网上形考任务后不再安排终结性考试,但是因为学员对于形成性考核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这项工作,导致大多数学员的任务完成质量不高。部分学员从网络下载答案,或者直接复制其他学员的文本粘贴,雷同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学员干脆直接雇请别人完成任务。因此,在很多学员中,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达到设计者预期的目的。
3、导修主任监控不力。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作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主要任务就是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学员按时提交形考任务。由于开放教育学员中有好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再加上成人学员固有的工学矛盾,往往会忽略或遗忘了学习任务的提交,这就要求各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勤查勤催,协助学员按时完成网上形考任务。但是,作为课程导修主任(专业主任),往往会在学期初给学员统一安排交代后便不再过问,认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是学员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开始布置交代清楚了就和自己无关了。但是因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每次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日期都有严格的期限,因此往往在学期末会有部分学员因为贻误了学习任务的提交时间而影响了形考成绩,最终导致学员无法参加该门课程的终结性考核,会影响到学员的学习情绪。这和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不力不无关系。
4、评阅教师与学员缺少互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很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便于评阅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学员在每次任务开始后即可以开始任务的完成与提交,评阅教师应随时关注学员的任务提交动态,及时给与评阅,填写评阅评语,对完成不合格的任务可退回让学员重新完成。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员和评阅教师应该能经常性的展开互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员的学习。但是,就目前我校实际情况来看,学员和评阅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学员往往是到任务提交的最后期限了才匆忙提交,评阅教师也往往是只打成绩很少写评语。学员在任务提交后便不再上网去查看,这样一来,这项本应开展互动的学习活动便只变成学员的“一交”和教师的“一阅”,二者没有了最基本的互动,学员和评阅教师基本是两张皮,各管各了。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工作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以后能更好地适应中央电大、省电大对于该项工作的要求,更好地方便开放教育学员参加学习,我们有必要做一些工作,制定一些措施,从加强这一工作的过程管理着手,让“基于网络的形成考核”工作真正达到设计者的预期目标,让学员能真正从中受益。
笔者根据近年来工作实践,归纳整理了如下关于加强“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过程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供管理者参考:
1、观念先行,加强培训与引导。
观念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形式要让学员接受,首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接受,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培训与引导还应扩展到参与这项工作的各类角色,即从管理员、评阅教师到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最后到学员。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工作的开展,正是为“教师——资源——学员”三者搭建了一个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的平台,如何用好这一平台首先要从思想上接纳它,然后从技能上加以培训。我们分校及县级教学点,都要依托中央电大的培训教程,对参与试点课程的相关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考务人员、学生进行技术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熟悉相关业务流程,熟练操作考核系统。为学员顺利参加学习打好基础。
2、落实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监督职能。
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在这项工作中的任务主要就是监督。这项工作重在抓落实。对导修主任来说,监督职能的落实就在一个“勤”字,勤检查,勤督促,勤引导,勤培训。
3、加强评阅教师与学员的互动。
评阅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加强该项工作的核心环节。学员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应该由评阅教师及时给与反馈,以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评阅教师又可根据学员学习任务完成质量随时掌握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以便增补学习内容,二者互动频繁对学员掌握知识会非常有利。
4、制定对各角色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其实,归根到底,加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工作的过程管理,无非是四个角色之间良好配合的过程,只要四者协调合作,互相督促,积极配合,这项考核系统就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实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那么,制定对各角色的激励机制,也是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比如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对学生完成形考任务的情况和教师评阅情况进行抽查;对于发现学生不按时完成形考作业和评阅老师不按时完成评阅工作的现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督促与警告。对于由于评阅老师不及时评阅 (即到截止时间为止尚未评阅)而造成学生提交作业却无成绩的现象,教学点评阅老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对于学生,只有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能参加最后的终结性考试,违规参加者,终结性考试成绩无效;当然,对管理员、导修主任 (专业主任)、评阅教师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教师以及学员中能按时完成任务、积极与教师开展互动的学员应给与相应的表彰鼓励。这样的激励机制,势必有利于工作的良好开展。
总之,“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是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的重要补充,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完全替代传统的纸质形考,成为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是加强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测评远程学习效果,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的重要措施。因此,探讨“加强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过程管理”这一课题对于我校开放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