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兰
(南阳师范学院德育教研室,河南南阳473061)
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弱化与提升
张炳兰
(南阳师范学院德育教研室,河南南阳473061)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是决定其能否成为新型人才和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大学生的网络过度依附致使“求真求知”缺乏自觉,网络的程式化操作导致大学生创新性思维钝化,网络迷信崇拜致使大学生理性批判意识缺失,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致使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削弱,网络信息芜杂致使部分大学生精神麻木、追求低俗。所以,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运用网络技术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品格;加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教育;搭建网络技术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
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里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科学素质高低的竞争。当代竞争和发展在思想精神领域的显著特征就是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在网络信息时代,作为高科技领域人才队伍重要力量的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是决定其能否成为新型人才和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科学精神包括务实求真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弱化。
(一)网络过度依附致使大学生“求真求知”缺乏自觉
在科技信息时代,互联网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瞬时传播、交互开放,致使不少大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聊天、玩游戏、看视频、浏览色情网站、“种菜偷菜”,通宵达旦,不亦乐乎。于是,白天上课“展卷发呆”、昏昏欲睡、似听非听、不知所云,故无“惑”也无“疑”,更无心去探究“真知”“假知”。一些学生平时提交专题调研报告、论文时也懒得思考,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还有一些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也是在网上东粘西贴,弄虚作假,应付过关。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导致了部分学生主体缺失,自我迷失,生命虚无,对科学实践终极价值的思考与追问也成了过眼烟云。
(二)网络的程式化操作导致大学生创新性思维钝化
科学创新要求大学生不能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敢于冲破落后、陈腐观念的束缚,在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而网络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依靠程序完成的,这些程序又都是固定的、预先设定好的。大学生进入互联网,就必须沿着网络技术的路径和框架结构运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已把人的一切活动转化为单一的键盘操作过程。处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每天大量的时光都“泡”在网络里,盘踞在人-机对话的链条上,上网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和主要内容。在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符号系统于一体的虚拟世界中,大学生正在被这种符号化的趋势推向自我流失的边缘,独立判断能力被钝化,创新思维被抑制,创造性活力被扼杀,创造灵感被窒息,人所应表现出的自主性、独创性等多项指标完全被固定的操作技术所替代。那些正在沦为电脑、知识、信息、技术的奴隶的大学生,很难有科学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实践。
(三)网络迷信崇拜致使大学生理性批判意识缺失
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人们逐渐从几千年封建迷信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然而,迷信又恰恰与现代网络技术黏合在一起,使迷信披上了光鲜的科学外衣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上占据一席之地。在高校,网络算命、网络测字风靡不衰,看手相、看面相、算生辰八字样样俱全。不少大学生俨然成了“星座大师”,谈起星座的属性和特点,星座与属相的相生相克,星座与血型的搭配程度等,都滚瓜烂熟、滔滔不绝。“有12%的同学相信网络算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1]。一些大学生已被迷信资料软件编程和数据库随机组合而成的所谓“神秘莫测”蒙蔽,失去了理性批判的意识和能力,看不清世界的本源,亦分辨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
(四)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削弱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是超时空的,交往对象具有广泛性,其联系也具有普遍性。但网络交往和联系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交往主体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真假难辨,联系对象所发布信息的虚实经不起考证。所以说,网络社会中的联系、协作是间接的、松散的,缺乏真实性和凝聚力。而“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对“团队”都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依恋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成员都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团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其中通过对其他成员神态的理解、心灵的交流、行为的默契,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而精诚协作。而“身体接近性”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是否在场会影响到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然而这两者在网络空间中都是缺失的。大学生如果把实现自身价值的“砝码”都投入到网络社会中,就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所归属的团队,成为一棵无根的浮萍,其自身价值也很难得到较好的实现。
(五)网络信息芜杂致使部分大学生精神麻木、追求低俗
一方面,网络空间具有刺激性的游戏目不暇接,拳脚飞舞、刀棒相加、杀杀砍砍、各种先进的游戏武器装备悉数登场,威力尽显。过度的感官刺激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情感变得越来越淡漠,对人生命的尊重、价值的关切、尊严的维护显得十分麻木。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多元芜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暴力凶杀、色情链接、淫秽图像充斥其中,“无痛自杀”“泡妞技巧”等消极的人生追求林林总总。低俗、芜杂的网络信息致使部分大学生理性缺失、私欲膨胀、生命颓废、未来虚无,他们把自己对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等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抛到了脑后,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为人类谋福利也成了空谈,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培养和强化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网络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运用网络技术的理念
当代大学生是现代网络科学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大学生既享受着网络科技带来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享受着听觉、视觉、感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盛宴。但人的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学技术是否能够得以正确使用和发展,高科技要求个人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精神与之相匹配。如果单纯追求网络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个人享受、精神消费,势必造成网络社会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技术伤害,使网络成为危害人类的祸水。网络技术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是由发明者或使用者错误的理念造成的。所以,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正确使用网络科技的理念,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不沉迷网络,自觉维护网络,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寻求真知、提高能力、科学研究的工具和平台,以使用、更新、维护、完善的理念,去不断探索未知,攻克网络技术难关,促进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之真正造福于人类。
(二)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网络科学技术虽然神奇,但它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更不会自发地解答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未来和所面临的一切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宏观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问,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2]。它能用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等原理为一切具体的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不仅能为其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而且能从根本上强化其科学意识、科学态度,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思想,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怀疑批评的眼光,拆穿迷信活动的鬼蜮伎俩,识别伪科学的“庐山真面目”。高校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一路径,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善于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提出新理论,并弘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发展真理、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品格
任何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都体现着创造主体的价值、意志、情感和品格,镌刻着科技人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理想信念和生存方式,折射出科技人的胆识、智慧、执著和气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统一的表征。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拥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人文品格。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品格要从宽广的人文知识开始。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科生对理化生知识、理科生对文史哲知识知之甚微,一些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凸显功利化、世俗化。首先,高校要合理安排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的比例,在理科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中增添和补充科学知识。其次,鼓励教师开设古典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史学研究、中外名曲欣赏、美学讲座、哲学与生活、体育与健美等人文选修课,教师可以把这些教学课件传送到网络上,便于学生随时查阅。学校要明确规定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3-5门,取得一定的学分后方可毕业。再次,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演讲、辩论、征文、摄影、书法、绘画、琴棋等比赛或竞赛,通过活动培育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其人文素养,塑造其人文品格。最后,要营造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文品格的环境,学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打造人文景观,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治学态度、意志品质等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并获得内化。
(四)加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教育
现代任何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实践,都是整合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或专家群,在团结配合、协同攻关的前提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是一种科学品质,更是一种人格品质”[3]。一个人如果缺少团结意识和协作精神,不把自己融入团体之中,他一生很难有所作为。首先,校团委、学生管理部门或各专业课教师,应负责组织成立一些专题研究和科技兴趣小组,明确目标,并制定共同的行为规则和团队纪律,然后进行目标分解,使每个成员都承担相应的职责,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分析归类、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最后展示成果。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其次,学校要与其所在地的机关单位、工矿企业、农村社区取得常年联系,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定期到联系单位去服务,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或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多方式、多渠道地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最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定期对学生开展“体验式实践培训活动”,组织学生完成“通过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如众人齐心‘过电网’‘孤岛逃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团队精神的深刻含义”[4]。
(五)搭建网络技术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学校有关部门要有组织地吸引大学生网络爱好者和网络高手,进行软件的研发,或者安排他们对学校的“网络中心”的运作系统进行监管,优化网络的安全性能,从事多媒体信息的编辑与处理,维护网络数据库的正常运行。通过这些科技活动的参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次,学校要为大学生网络科技活动注入“活力”。建立电子设备调试实验室、电子技术创新品牌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网页设计大赛”“趣味电子产品制作大赛”“优美动漫设计大赛”“FLASH设计大赛”“模拟电子技术大赛”等,以此展示大学生的技术风采,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最后,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科技下乡”等活动。学校应鼓励网络技术娴熟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深入到工厂、企业、乡村,以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服务为宗旨,为基层单位或组织提供网络技术指导,使大学生在服务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新思维、新路径、新技术,从而培育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1]石国亮,邓希泉.大学生对网络迷信的态度之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19.
[3]孟新芝.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5).
[4]李会娟.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责任编辑 孙景峰]
G525.5
A
1000-2359(2010)04-202522-03
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