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理论在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2010-08-15 00:46张水潮
关键词:成果供应链主体

张水潮,刘 永,周 健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15;3.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1)

供应链理论在高校科技创新链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张水潮1,刘 永2,周 健3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15;3.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1)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链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各种问题和矛盾仍有待解决,而采用引入供应链理论的方法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应当积极吸收供应链理论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采取多种措施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赢,达到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供应链;高校科技创新;创新链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科技创新主力军和科研开发的生力军作用[1],但是,由于国情以及高校管理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科技经费严重不足、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科技资源共享难,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等[2]。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高校科研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和实现市场化运作方面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动力机制。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对推动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围绕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与实践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兴办大学科技园、建立官产学研联合体、促进校办企业和校企合作以及鼓励支持校企联盟等,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校科技创新链的建立和完善,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高校科技创新为视角,创新链包含构成要素和构成主体两个方面。从构成要素上看,高等院校科技创新链应当包含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生产开发研究和市场化运作研究的路径和关系;从构成主体上看,高校科技创新链中存在三大类型的互相协调与配合的主体,其中,高等院校属于科技创新主体,公司企业属于成果应用主体,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非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则属于管理、中介与服务主体。目前,对高等院校科技创新链的构成要素和相关主体还缺乏理论与实际层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引入供应链理论探讨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构建与优化,在此层面上探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一、高校科技创新链引入供应链理论的可行性

高校科技创新链与供应链理论和方法在管理理念、概念内涵、组织结构、参与主体、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理论指导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引入供应链理论研究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与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积极意义。

(一)理念的趋同性

供应链的概念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最初波特是从制造业出发,将供应链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完整的活动,是原材料转换成一系列最终产品并不断实现价值的过程。

国内外许多学者把高等院校科技创新链看成由科技知识通过创新转换成一系列应用成果以实现其知识价值的过程。例如,蔡翔把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到经过技术创新环节实现产业化的过程界定为创新链,认为创新链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3]。孙孝科将创新链理论引入高校科技创新中,认为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整个过程一般都经由知识创新、技术研发、产品产业化与市场化实现等几个主要阶段。其中,主要由高校以及部分科研院所承担的知识创新可以说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任务;而技术研发、产品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实现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指向,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核心所在和最终追求[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供应链理论和创新链理论均是围绕“资源转换”和“价值实现”这一主线开展研究的,只不过供应链理论探讨的是原材料资源向最终产品资源的转换,创新链理论研究的是创新知识资源向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二者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但却有趋同的研究理念。这一点,在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可以加以借鉴。

(二)结构的一致性

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链状结构[5]。在高校科技创新链的理论中,同样存在着包括高校、企业在内的各种主体,同时也贯穿着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链状结构。不难发现,高校科技创新链和供应链具有结构的一致性。

(三)主体的关联性

高校科技创新链包括高等院校、企业和相关组织三大主体,而供应链理论以企业主线,将商家和最终用户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有机的价值网络。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链和供应链具有主体的关联性,企业是这一关联的关键点。

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高校科技创新一般是指高校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借助外部环境的支持,准确识别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有效应对科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并把研究开发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及产业化的能力,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6]。黄璐认为,高校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三个重要方面[2]。但从高校科技创新链的角度上看,高校并非创新链中的唯一主体,必须把企业这个连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的考虑进来。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三个主要的创新主体。在供应链理论中,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的主体,而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通常把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把企业作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也就是说,后者把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前置到高等院校,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众多、科研人才丰富、学术氛围良好、科研设备精良等科技创新优势,通过企业这个成果推广应用的纽带,调整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和目标,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以增强研究型高校包括教学研究型高校甚至教学性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7]。

因此,高校在总体上处于整个创新链上游和创新过程的起点,对于整个创新起着一种基础作用;而企业技术创新则位于创新链的下游,承载着一种使创新得以持续与完成的功能,处于整个创新链条与创新过程的终点。

(四)目标的统一性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适应性”[7]。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全面协调性的合作管理,它不仅要考虑核心企业内部的管理,还要注重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资源利用和合作,让链上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性博弈,最终达到双赢。供应链管理的大量实践证明,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5]。而高校科技创新链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使整个高校科技创新过程活跃起来,让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得到良性的互动,实现各尽其力,各取所需,高校能够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成果,企业能够获得最新的技术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市场的需求会因此而满足,并反过来拉动高校科技创新不断进行。因此,高校科技创新的目标也是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出,供应链理论的“适应性”、“双赢性”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高校科技创新链所要达成的目标是统一的。

(五)方法的互通性

供应链理论重视流程控制,强调对整个生产链条的各个过程统一规划,互相协作。而高校科技创新链着重解决的也是技术流的顺利流动以及保证技术流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的问题,也强调整个创新链条互相联系、互相合作的理念;供应链理论采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整个链条的信息畅通、无障碍沟通,这也是科技创新链中信息流顺利流动所需要的;供应链理论重视产品生产过程的产需关系,要求产品生产要和产品需求相适应,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高校科技创新链则把知识技术生产与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构成产需关系,使得知识技术生产和产品需求相适应,达到高校和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总之,供应链理论和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在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对照。

二、高校科技创新链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职能是由以教学为主功能,逐步发展到到现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科技新的多元化功能[8]。伴随着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等职能的产生,高校的科技创新链也逐步产生。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倡“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一部分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有些高校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转让,有些高校直接利用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投资办企业,还有的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帮助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我国高校虽然在科技创新链的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第一,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科技企业销售收入仅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的3.68%,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第二,科研管理职能不完善。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基本上还只是一个行政性管理机构。其工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被动管理,很少进行前沿科技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发布传递方面的工作,这使得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和市场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缺乏对科研工作的调控手段,难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学校内部的科研队伍小型分散,难以发挥高校人才多、学科多的优势。

第三,在校办企业这种技术转化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归纳):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撤出机制不健全,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管理体制不规范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断裂,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

第四,大多数高校不能和独立企业达成一个长久稳定的合作协议。供应链理论讲求的是合作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协调、相互信任。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和独立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没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创新链。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缺少将科技创新链和企业供应链联系起来的机制。在目前的高校科技创新链中,高校被看作是创新链中的唯一主体,这势必造成孤掌难鸣的局面。因为,这条创新链不完整,市场用户的真正需求难以传递到高校,高校也无法和市场直接沟通。在供应链中,企业既是创新主体又是技术转化主体,企业直接连接着市场,因此,供应链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并据此调整技术创新的方向。如果能有一种机制将高校、企业、市场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条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激活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有利于合理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三、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提出

(一)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概念

为了发挥供应链理论的优势,弥补原有高校科技创新链理论的不足,本文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概念。

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科技创新是核心,供应链是补充,通过引入供应链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应用推的广能力和水平。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是将企业作为连接点,建立创新链和供应链的有效链接。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高校是科技创新主体,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校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企业成果转化为路径的知识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生态链条。

(二)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特点

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作为一个结构复杂,充满活力的链状系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具有消费驱动或者市场导向性,也可以解释为面向用户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也是如此,高校科技创新链的产品终端就是市场和用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才是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否则它就会失去社会和经济意义,也会因为缺少资金流动而无果而终。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就是对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市场导向性的诠释。

第二,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相结合。动态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需求总是发生着变化,根据上文提到的市场导向性,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链必然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消费驱动的必然结果;相对稳定性是指,虽然市场需求是变化的,但是进行科技创新是一个时间段较长的过程,一项专利或者科技成果被开发出来必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的时间,科技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科技创新链必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三,密切合作,相互信任。传统的供应链理论认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必须进行密切的协调合作,并且它们之间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或协议,相互信任。在科技创新供应链的整个结构中,高校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也应该形成一个密切合作、相互协调、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是保证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其效率的必要条件。

第四,创新主体多元。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高校和企业都是创新主体,但是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高校因为贴近基础研究故主要承担知识创新的任务,而企业因其贴近生产和应用,故主要承担技术创新的任务。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理解为只有高校进行科技创新并传递给企业,很多情况可能是高校将知识创新成果传递给企业,企业再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这种创新链创新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四、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构建

(一)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构建的基本思路

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市场需求是导向,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在创新供应链的驱动下,市场需求信息通过企业传递到高校,引导高校的创新研发。创新成果再通过企业的应用创新转化成创新产品,进而投入市场,从而使知识或技术进行有价值的流动。在此过程中,还会存在资金流由企业流向高校,由市场流向企业的资金循环,使创新供应链进入良性循环和获得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构建思路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即畅通高校、企业、市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高校、企业、市场、用户之间的技术(知识或产品)联系,理顺高校、企业、市场、用户之间的资金流通。

(二)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管理机制

1.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环境

首先,作为知识创新主要承担者的高校要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办学模式,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高校内部和科研院所上下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要加强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意识,加强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意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9]。

其次,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转化主体的企业要强化与高校的合作意识,要明白自己和高校的分工不同,侧重不同,高校擅长于基础知识创新,而企业侧重于技术应用创新,因此,企业R&D部门要转变观念,积极和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实现科研对接。

再次,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国家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引导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为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制定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创新链条的政策。

2.建设新型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制

从人才管理的角度看,在科技创新链上的人才既可以按工作单位分为高校人才、企业人才、科研机构人才,也可以按工作性质分为知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

理想的人才管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些人才合理地分布于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各个位置上。为此,人事部门在起用人才的时候要加强考核,使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工作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知识创新型人才在高校工作能充分发挥潜能,技术型人才在企业的R&D部门能起到最佳效果,经营管理人才应该负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营情况,从宏观上协调整个企业的运作,市场营销型人才要密切联系市场和用户才能为创新产品打开市场,畅通销售渠道。这样,整个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就会由于人员的合理配置而得到激活。

3.建立第三方投融资机构

在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中,通过建立一个独立于高校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投融资机构,不但可以为高校争取国家和社会上的基础科研资金,而且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方投融资机构需要由多方共建,包括银行、金融机构、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等组织。风险投资资金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是创新供应链中资金运作的重点。风险投资作为金融资本和高技术有机结合的桥梁,对解决我国向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严重短缺的“瓶颈”问题,调整科技投资结构、引导科技研究的商品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

4.建立协调委员会

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作为高效率的链状系统,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进行调节、沟通、联系,协调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的关系,疏通环节,提高效率,使成果能及时迅速地转化[10]。协调委员会是建立协调机制的关键,一般由高校、企业、主要用户以及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人员共同组成。通过协调委员会,对创新供应链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控制,以改进和提高科技创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5.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供应链理论出现于信息时代,依赖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流控制在供应链理论中有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科技创新链中,信息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体现在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科研人员之间以及这些人员内部的科技信息交流共享,也体现在市场需求信息向企业乃至高校的传递。为此,需要建立并完善能提供多用户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信息系统平台。

6.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和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于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个方面[11],其中创业企业孵化器是大学科技园的本质,也是其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定位。大学科技园着眼于大学科技创新-产业链中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孵化部分,从策划项目开始,形成培植技术、培育企业,最后形成退出机制的链式发展模式[12]。因此,它是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参与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链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各种问题和矛盾仍有待解决,而采用引入供应链理论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链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应当积极吸收供应链理论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采取多种措施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供应链,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赢,达到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1]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断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2]黄璐.湖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3]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6):35-38.

[4]孙孝科.高校科技创新:意蕴与系统结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90-192.

[5]习秋玲,赫建国.供应链理论在水电工程材料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水力发电.2008(4):70-72.

[6]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4.

[7]邵良杉,刘立忱.科技创新是教学研究型高校发展的动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79-80.

[7]肖强.基于供应链理论增强S公司快速供应能力的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

[8]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9]姚春梅.“产学研”结合: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6):110 -113.

[10]段进东.培育我国科技创新机制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21(6):31-33.

[11]梅萌.立足核心竞争力的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212218(3).

[12]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8).

[责任编辑 迪 尔]

F204

A

1000-22359(2010)04-200612-05

张水潮,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河南省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副处长,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生态链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20101A630085);河南省科技发展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082400451560)

2010-01-10

猜你喜欢
成果供应链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工大成果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