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鎏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2.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70)
运动训练方式走进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堂的思考
刘鎏1,2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2.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70)
普通高校体育选修项目教学采用专项运动训练的方式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能够提高大学生体育选修项目能力,有助于完成普通高校体育选修教学目标。
运动训练;普通高校;体育选修
在我国传统体育理论中,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截然分开的,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如果体育教学过程被安排成体育训练课被认为这是有悖与学校体育的宗旨,也一直被认为课堂组织不合理而被批评的重点。但作为普通高校体育选修项目,通过近几年本人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认为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堂应该需要采用运动训练的方式,才能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单位,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的一种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各个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发展学生各项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体育健康的各种知识、学校体育运动的运动技能和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体育专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
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过程。运动训练的任务是通过对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帮助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运动员通过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运动负荷直至体能极限。在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和战术,学习有关的专项体育理论知识,培养运动员独立进行训练的能力,进行道德和意志、品质教育。
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定义和任务来看,这两种活动都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运动训练赋予体育锻炼更为专项化手段,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更大,深度更深,要求运动员拥有更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更完美的运动技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选修教学,把专项运动训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水平。
2.1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育需要体育选修课堂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第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专项运动训练。大学生身体发育接近尾声,但经过多年中考、高考阶段的刻苦学习,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很多身体锻炼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提高,有资料表明:我国前几年学生的有氧耐力、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渴望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选修课堂进行专项运动训练,提高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能够满足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需求。第二,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需要专项运动训练。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大学生对自己体育选修的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基础很差。通过访谈发现,初中、高中体育教学不受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松散,除了个别体育项目篮球、足球学生自己练习获得一定的技能以外,其他体育项目在初中、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学生没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运动技能,限制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进入大学,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来满足自己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专项化运动训练,让学生学习更多运动技能的辅助手段,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要求更高,练习的密度更大,有利于学生掌握更专业化的运动技能。第三,专项运动训练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专项运动训练能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格,运动训练意味着比体育教学运动量大,运动强度高,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与选项内容相关的速度、力量、柔韧等各种身体素质,而且学生练习的密度大,休息时间短,这都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否则很难坚持,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格,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竞争是人类的天性,大学生需要竞技体育的竞争性来培养自己的竞争能力,专项化运动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竞争性。
2.2 进行专项运动训练是提高大学生体育选修项目能力的需要。第一,普通高校体育选修教学模式需要专项运动训练走进课堂。普通高校体育选修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己的运动特点和已经具有的运动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加以提高和深造。大学体育选修的这种模式就是想通过更为专项化的、专一化的运动项目的选择来提高学生在某一喜爱运动项目上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这就要求体育选修课堂教学也要采用更为专项化多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专项的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训练教学方式自然就走进了体育选修的课题。第二,符合大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需要。大学生通过选修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满足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经过初中、高中学校体育的学习,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练习,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渴望更复杂、更实战的运动技能,渴望更专项化的练习手段来提高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同时,大学生不希望大学阶段的体育课堂还去简单的重复初中、高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和已经练习过的手段,希望通过大学体育运动项目的选修来大幅度的提高自己喜爱运动项目的水平和能力,满足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这需要大学体育课堂运用更专业的运动训练方式来提高大学生体育选修项目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没有科学的运动训练的安排,单凭课堂体育教学很难实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这符合大学生对进一步提高自己喜爱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要求。第三,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竞技性的追求。大学体育课堂赋予体育教育更多的教育功能,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是不可否认的,学生只要参与到体育运动就充满了竞争,就要表现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为了获得更高水平的竞技能力,需要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和体能水平。提高学生在运动场上的竞争性仅仅依靠体育教学很难实现的,需要更高级别的专项运动训练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课堂需要安排更多的体育训练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竞技性的追求。
2.3 大学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进行专项运动训练。大学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增加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帮助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大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不是因为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而是因为运动技能掌握差,在运动场上自己无法去表现自己,所以说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根本,是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的最佳途径。一周一次体育课的专项运动训练时间有限,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体育课的专项运动训练安排,学生的练习密度大、强度高,对学生提高运动技能非常有效,而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提高自己运动技能的方法,利用自己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加强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运动技能会大幅度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第二,促进身体健康,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通过专项运动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提高了运动技能,伴随运动技能的提高学生更愿意把体育运动当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体育锻炼中去,而且这种体育运动习惯随着运动技能的提高会保持越来越长久,最后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为保持身体健康奠定好的基础。第三,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任何运动训练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作为保证。通过一年多的体育选修项目的运动训练的参与,学生付出自己的努力,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培养吃苦耐劳等优秀的品格,这些都是走入社会,提高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完成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
2.4 专项运动训练对体育选修教学起到促进和互补作用。运动训练是普通体育教学的深化,是对学生刺激更深的教育活动,符合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高的追求,符合学生的求知、好胜、竞争等特征,满足体育运动娱乐性、竞争性等特征,所以说运动训练队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第一,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都是体育教育活动,很多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手段都是共同的,可以互相转化的,但运动训练更专业化、专项化。第二,运动训练是在原来运动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体育教学是从不会通过学习到会的过程。作为普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对一般的运动技能有所掌握,需要在大学选修阶段进一步的提高,采用运动训练的方式正好满足大学生选修专项提高的需要,完成对体育教学的互补。
专项运动训练的方式应该走进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堂,通过专项运动训练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主动掌握体育专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更为专业化的锻炼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全面、娴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卞康荣.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学校体育,2003(1).
[2]曲宗瑚.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5]章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关系论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刘鎏(1977-),男,江苏南京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助教,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
201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