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超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唐大超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出发,全面地论述了诚信教育的当代内涵,诚信教育在人的发展、社会文明方面的特殊意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的现状和诚信缺失的主、客观原因;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指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提出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德育内化功能;诚信体制;对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诚信是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公民的道德底线。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诚信的内涵包括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就是真诚、老实、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表里如一;守信是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相辅相成。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古有“君子诚之为贵”;“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
诚信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前提,是个人或集团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商品交换中是以双方的信用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一种契约经济,良好的信誉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而巨大的资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里,把“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作为极其重要的一条提出来,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内容的新模式,则是高校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作弊,无视校规。在考场作弊是部分学生的惯用伎俩,使得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在考试过后采取请客等方式,请求老师提分、加分或者请求老师为其隐瞒违纪作弊事实等。
2.抄袭毕业论文,蒙混过关。现在的大学生存在作业、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即把前几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拼凑整合了事,还有的学生干脆是请他人代写一篇论文。
3.助学贷款,处境尴尬。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千方百计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让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仅凭个人信用,按一定的申请程序即可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的大学生不珍惜个人信誉,辜负了党对他的信任,有的大学生在通过相关程序获得助学贷款后,到期也不偿还贷款本金,还有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就无影无踪。
4.择业履历,不实之词。如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失业、待业人群多,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有的学生为迎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在自己的“实践经历”栏目填上许多子虚乌有的实践经验;还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己所用。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1.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现实生活中,失信、缺信的例子比比皆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对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的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2.家庭诚信教育缺失。当今社会竞争日愈激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着他们把成绩视为“一切”,使子女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忽视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还有的家长把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间接传递给子女,这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学生虽“成了材”但“成不了人”,使大学生的品质操行的培养并没随着知识水平提高而上升。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一个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然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表现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上,存在抄袭毕业论文、作业,拼凑实验报告等现象;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虚构教育背景,随意毁约现象,以上现象已成为高等院校较为突出的诚信问题。这些“诚信缺失”和“信用危机”现象正在侵蚀和扭曲着大学生纯洁的心灵,损害着大学生的形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准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全体教职员工应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高校的广大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遵守诚信规范。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及教育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辅导员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意识地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示制度,接受学生监督,设立辅导员电子信箱,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做到廉洁自律,成为诚信的典范。最后,加强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习传统诚信美德,形成明礼诚信的时代主题。历朝历代品行高尚的人都是表里如一、行为坦荡、实事求是。加强传统诚信美德的学习和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术。同时,诚信教育更应结合时代的特点,在大力弘扬无私奉献、诚实守信主题的同时,做到务实创新、与时俱进,形成崭新时代性的社会荣辱观,既是学校诚信教育的体现,又反映时代特点和主题,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学院要创造一种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街头、商场、公园等场所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意识的调查;让学生以实名制进入校园网“诚信论坛”,开展与“诚信”问题有关的讨论,聘请有成就的校友向母校做报告,让大学生感受诚信对于事业成功的巨大作用。广泛开展“诚信形象”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树立诚信形象的重要性,把讲诚信、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作为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
(三)将诚信教育渗透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在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要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党的路线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结合学习人际交往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要结合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和民法、经济法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1]。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任课教师不但应在课堂上“诚信”育人,还应在课堂外“诚信”做人。杜绝学术腐败,严把考试关,并把诚信育人的要求贯穿在课堂、作业、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努力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双赢”。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内化功能
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诚信奉上兴起。建立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质,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身。学生党员和干部是学生的骨干,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诚信教育的成效,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这对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目前学生党员比例和学生干部占到了学生总数的15%左右。发挥他们在诚信教育中的表率作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学生党员、干部不仅要强化诚信的意识,而且要有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为广大学生发挥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人,才会最终在全校乃至社会形成诚信的良好风气。
每个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实践诚信的表率,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的确都能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从内在的修养做起。因此,只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努力营造对诚信的认同感,就能真正树立起诚信意识,并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制度的改革,要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展开。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教育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机构,学校要善于利用包括规章制度在内的多种教育手段,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服务。
第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制度建设。目前较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尽快建立学生档案,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性原则;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三是教育性原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等。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全体贫困生资助、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等紧密挂钩。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目标、目标内化、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它能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的一个结合点,具有加强他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是培养诚信品质的一个操作性强、实效性好、值得大力提倡的新举措[2]。
第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3]。首先,确定诚信测评的要素;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要素的具体事项;再次,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等多种途径进行测评。通过诚信度测评体系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预测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来实现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自的特点、功能与地位不同,他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有优势。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诚信教育动力机制,促使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4]。
第一,高校与家庭协调配合。高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学生所在学院或系部要定期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及表现。学校还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业较差学生的家庭结构和贫困生的家庭的经济情况,以便在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款、助学贷款时做到及时准确。帮助有问题或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自立自强的信念。其次,家庭应支持、配合高校教育学生。家庭要经常与学校联系,定期了解孩子品行及学业状况,如发现有说谎、欺骗等不良的道德行为发生,应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及时进行教育。再次,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发现现实生活中不诚信行为,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问题,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探讨,思考对策,坚定其诚信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责任感。
第二,高校与社会协调配合。全社会要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市场经济中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使每一位公民明确诚信的基础是法律,促使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其次,高校、社会要加强沟通,互相监督。高校要加强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努力做好高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和治理,大学生也要全面参与所在城市开展的各类市民道德教育活动,这既能发挥大学生在城市道德建设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又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诚信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其次是“从众心理”也成为不诚信的原因;其三是“诚信教育淡化”使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系统地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一)强化诚信共识,营造诚信氛围
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信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积极营造“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校园氛围。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守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树立不起来。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二)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管理体制
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高校应尽快建立学生个人信用的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这种做法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此外,在校园中应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
(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诚信信念
无论外界给予我们怎样的诚信管理,诚信氛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修养做起。大学生应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人,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高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学校应主动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家庭、社会能积极同高校一起,为塑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构建城市、守信、健康、和谐的文明社会共同努力。
[1]蒋 萍.“两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46-48.
[2]阳瑞珍,吕耀怀.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3]苟朝莉,林文军.高校诚信教育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4]刘立峰,于 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M].人文论坛,2008:8.
Thinking of Integrity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TANG Da-chao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This paper,taken the ethics of Marxism,and the theor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 guidance,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integrity quality of colleges students,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ity quality of modern tim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ity quality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ivilization,and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integrity absence of the students.The paper,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also provid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ntegrity quality education,outlines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that comes up to the demands in temporary society.
integrity education;moral internalization function;integrity system;countermeasure
book=12,ebook=97
G641
A
1008-4738(2010)04-0012-04
2010-06-20
唐大超(1963-),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