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立 强
(衡水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差异性社会:基于经济哲学层面的思考
白 立 强
(衡水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差异性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物质动因: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别是其存在的现实条件;使各劳动者根据自身特长与优势选择客观的价值定位以及充分激活社会劳动分工体系内在活力是差异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差异性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差异性社会;劳动能力差异;社会和谐
日前,有学者提出了“差异性社会”这一范畴,即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就是差异性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人们在经济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组织形式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客观上是物质利益差异的各种表现。“差异性社会”应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出发点,应是构建规范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现实根基,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对象。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以良序作为价值目标对差异性社会的治理[1]。可以说,此乃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状况的思考而得出的客观认识。这无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试以经济哲学角度为切入点,深化对差异性社会的理论探讨,以期有助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就生产力而言,社会发展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意义上的生产力,这表现为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二是微观意义上的劳动力,这表现为劳动者个体的劳动能力。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前者侧重整体,后者侧重个体;其联系表现在:整体生产力是个体劳动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个体劳动力状况又影响到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
差异性社会存在的客观条件则反映了以上两个因素:一是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不同的地域、民族之间在发展程度上还呈现着梯度分布状态;二是个体劳动力之间亦存在差别。鉴于现实社会发展条件,不同劳动者之间既存在着劳动能力的质差,也存在着劳动能力的量差。由此直接导致了不同的劳动者在分配、消费方面的差别。差异性社会也就因之而成。
相对于传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同质性社会①而言,当下的差异性社会无疑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体现。原因在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否认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别,“六亿神州尽舜尧”即是其鲜明例证。由是,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采取近乎无差别的“按劳分配”②,结果严重削弱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进而最终阻滞了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邓小平正是看到了传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滞缓的问题所在,为此,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2]卷二146。”因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时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3]。
这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究其基本环节而言乃是经济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领域中的分配、交换乃至消费最终取决于人们自身的劳动能力状况。劳动者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异性必然要求获得与其相一致的消费资料。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82。”换言之,追求物质利益构成了人们创造历史活动的基本动因。为此,割断人们的生产活动与其物质利益之间的联系,必然削弱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正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劳动能力差别这一客观事实,邓小平才做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果断选择。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开启了步入“差异性社会”的新阶段。
作为特殊的生命现象,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这体现了人的生存样式的多样性;而社会性则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社会就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个体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其价值,这表明了人的生存样式的统一性。
就个体性而言,“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5]。究其实质,人的特殊性源于其内在的物质构成③,而人的特殊性的外在表现首要的就是各个体之间不同的劳动能力状况。这构成了差异性社会的根本动因。各个劳动者之间劳动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改造自然的方式的特殊性。就理论而言,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也应能够在日益分化、日渐多样的劳动分工体系中找到与自身劳动能力相适应的劳动岗位,以彰显个人的人生价值。但就现实而言,人们从秉持某种劳动预期到最终达到与劳动岗位的最佳结合往往须经历一动态过程。其间,人们通过与他人的劳动交换逐渐明晰自身的能力水平、调整个人的劳动期望,从而不断使其劳动定位日益客观化。正是借助于社会关系领域的劳动博弈行为,各个劳动者在自身劳动就业方面完成了从盲目随从到理性判断、从主观臆想到客观定位的转换,从而最终形成“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的劳动关系局面。其中每个劳动者都是社会整个劳动分工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这也恰恰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
就社会性而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6。为此,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劳动关系或分工关系。健康有序的社会关系建立在协调统一、良性互动的劳动关系或分工关系基础上。纵观人类发展历程,社会的进步无不是劳动分工体系演进的结果。其中既包含了劳动分工体系在纵向维度的延伸,也包含了在横向维度的拓展。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领域在深度上的延展和在广度上的扩大。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人类运用自然资源的方式越多,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领域越广、层次越深,人的生命活动状态就越自由。这同时意味着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乃至自身方面的整体提升与优化。此中,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范围逐渐专业化,而整个分工体系所形成的劳动领域则日渐扩大。今天,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分工的专业化与劳动领域的扩大化成为客观事实,并且其演进的节奏呈现加速态势,以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均得益于社会关系效应——整体互动与协调一致的劳动分工体系是社会关系具有的强大内驱力。事实说明,人类的发展都是和运用社会关系分不开的,并且人类对社会关系的范围利用的越广、对社会关系的层次运用的越深、对社会关系运用的频率越高,那么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速度就越快。由此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所能利用的一种工具,并且是最为伟大的工具。如果说初期的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出野蛮的蒙昧时期,恰恰是利用了最为原始的社会关系,那么,现在以及未来人类的高度发展也必然基于对高度发达的社会关系利用之上。
差异性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于:一方面,它尊重了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即劳动能力差异,使每个劳动者以自身独特方式融入宏观的劳动分工体系之中,充分实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生存与发展境况;另一方面,不同劳动分工之间的交换活动过程客观上构筑了统一、协调、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其中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活动都是其他人劳动活动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由此,在微观个体劳动活动自主性与宏观整体社会关系协调性的双重作用下,一个良性健康运行的差异性社会形成了。
一定意义上,差异性社会条件下各个社会成员所形成的劳动关系局面颇似“有机团结”模式,即它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前提。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动范围,都能够自臻其境,都有自己的人格。这种自由发展的空间越广,团结所产生的凝聚力就越强,即一方面,劳动越加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加专业化,他就越会成为个人。其间,各个个体都以自身的活动方式进行自由行动,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自由度,社会有机体也就在更大程度上取得了一致性[6]。可见,差异性社会就是差别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前提下包含着差别。就此而言,差异性社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社会。这依赖于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以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一定程度上,此乃“先富”带动“后富”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这是其一;其二,和谐社会更是社会主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们能够共享的最大的成果莫过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发展的首要意蕴就在于人的劳动实现。为此,充分尊重每一个社会主体劳动选择并为其能够实现相应的劳动活动提供物质、制度等保证,是人们共享发展成果最现实的体现。
和谐社会确实营造了这样的发展环境。一定意义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启动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机制,即和谐社会体现了一种较为包容的社会发展方式,从而为不同的劳动者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条件。换言之,和谐社会体现了一种更为进步的发展理念。它接纳不同的能力差别并将其置放到社会发展的整体过程中,以给予不同的个体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依此逻辑推论,和谐社会包容个人差别的能力越强,形成的社会关系规模就越大,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就越强,社会整体发展的程度就越高。这当然也是社会的差异性日渐缩小、和谐态势逐渐增强的过程。
不仅如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差异性社会发展的历史契机。和谐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一定意义上,而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此而言,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即和谐也是生产力。为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将使所有可控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早在1992年,邓小平就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做出了相关预期。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2]卷三373-374。”这个时机已经到来了。
为此,如果说差异性社会始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差异性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在经济层面则是“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换言之,社会一旦抵达共同富裕阶段,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进步与全面发展。由此可断言,从“先富”到“共富”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层次与程度不断提升和递进,即和谐社会的目标日渐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手段与目的。如上所述,人的劳动能力差别是差异性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就实质而言,完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基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之上。这构成了由差异性社会向和谐社会转换的基础性环节。而提高国民劳动能力与素质只能依靠教育。
20世纪 80年代中期,邓小平在谈到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时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卷三120。”以此推论,依托教育,不但经济发展目标,而且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目标都能够实现。可以预期,源于强大的国民教育体系,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状态肯定能够实现。
注释:
① 有学者以人类的物质利益关系本质为标准,将人类社会划分为3种类型:人们物质利益完全一致、没有差别的同质性社会,即原始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抗和阶级冲突的社会、以我国现状为典型的差异性社会。(参见任平:《论建设一个良性治理差异性社会》,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173-179)笔者认为,一定意义上,传统社会主义鉴于分配消费领域的近乎同等性,自然也呈现出了同质性社会的属性。
② 对于理想社会的分配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主张,“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因此,“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637-638)但是,马克思逐渐认识到在实现未来社会之前,还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其间,在消费资料分配上仍旧存在“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04)尽管毛泽东对此同样认可,但在“按劳分配”的同时又“限制资产阶级权利”(参见陈明显:《晚年毛泽东》,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576)。
③ 相关科学研究从基因方面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基因层次上,人类生命个体之间的基因构成只有99.5%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同占0.5个百分点。这些不同看起来似乎微乎其微,但要看到,人类和黑猩猩有98.5%的基因是共同的。所以0.5个百分点意味着很大的差异。就此而言,人们之间的基因差异决定了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南方周末》,2008-1-17)。
[1] 任平.论建设一个良性治理差异性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173-17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6]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91-92.
Thought on Diversified Society from Economy Philosophy Perspective
BAI Li-qiang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re are some material causes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society. Firstly, the overall low level of the productive force and the different labor capacity of different workers are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for its existence. Secondly, to make each worker choose his own objective value position according to his advantages and to fully activate the intrinsic vigor of the social labor division system are the motive pow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ified society. Finally,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fer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
diversified society; labor capacity difference; social harmony
C970.2
A
1673-2065(2010)06-0001-04
2010-05-04
白立强(1970-),男,河北武邑人,衡水学院法政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校:耿春红英文校对: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