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全
(陇东学院体育系 甘肃庆阳 745000)
竞技武术发展趋势探究
王耀全
(陇东学院体育系 甘肃庆阳 74500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分析、网络检索等综合方法,对现代研究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竞技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竞技武术的发展趋势是创新中求同,改革中发展,适应时代要求。逐渐形成符合中华文化,满足社会需要,逐步完善发展,走向世界。
竞技武术;本质;特征;发展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经过国人的不懈努力,北京2008武术比赛最终定为北京奥运会非奥运项目的比赛,使我们感到武术在走向世界体坛征途中还依然山高路远。但是借助2008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宣传了中国武术,既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国武术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部分,同时也被广大学者称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对于竞技武术的定义却没有形成正式统一的书面文字。
竞技武术实质上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下的新产物,结合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形式,为发展中华武术而形成的武术现代化产物,从属于现代体育活动范畴,因此在正式出版的武术教材、词典、百科全书中,对此术语都没有具体地界定。竞技武术由以下定义可以看出本质上是一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体育竞技化,主要是自新中国成立时,把武术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并依据了毛泽东文化发展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推广,接着于80年代初召开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并提出来“把武术推向世界”的口号,竞技武术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现代武术发展的重要一分子。其本质是保持中国武术的本质特点,并于西方体育相结合,借助于奥林匹克积极地向世界推广发展。
洪浩、范会玲在《竞技武术发展研究综述》中引用2002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术论文集中骆莉莉、王斌的《中国武术“双轨制”走向国际化探蹊》一文对竞技武术作了如下定义:竞技武术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以追求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和竞赛活动,主要包括竞技武术套路和现代散手两种运动形式。
2003年花家涛、黄淑杰在《新世纪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发展模式研究》提出竞技武术的如下定义: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与西方竞技体育思想逐步结合而形成发展的,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竞技体育项目。此定义则直接引用周伟良2000年发表于武林杂志的《传统武术将何去何从?》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把竞技武术放到现代体育项目中来。
洪浩和郭怀于2005年5月在《搏击·武术科学》发表《竞技武术发展的文化动因》和同年《体育科学》发表的《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中提出如下定义: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和太极推手。
申彦庆2007年5月于《搏击·武术科学》发表《论现阶段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的融合》一文中指出:竞技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的,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取优异比赛成绩为根本目标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目前关于竞技武术的发展研究颇多,首先研究学者们对于竞技武术的发展持肯定态度,通过分析竞技武术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而进行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其中花家涛和黄淑杰的《新世纪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发展模式研究》通过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价值取向、技术特征、传承模式、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把握两者特点,提出新世纪二者发展模式;曾天雪和王飞在《全球化与多元化对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中更加肯定了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影响下,目前形成的竞技武术形式是必然结果,以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发展尽量做出特殊贡献;夏正明《竞技武术发展趋势》中同样地肯定竞技武术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竞技武术改革发展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对于竞技武术发展研究还有洪浩等人一系列的从零五年到零七年关于竞技武术发展研究的重要文献等等,本文列举其中的四篇对竞技武术的发展基本上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其中首先提出了竞技武术发展的文化动因是中西体育的互补性、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及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但是存在着的不协调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更高层次上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其次是对竞技武术发展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来竞技武术概念理论、奥运发展理论和市场化发展理论,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之后对竞技武术发展提出了代价理论,指出了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局限性,但是更是推动竞技武术发展的特殊形态和新的契机。总之竞技武术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家基本都能正确对待,研究分析,推动竞技武术更好地发展。
1.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体育竞技化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把武术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进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推广,之后提出来“把武术推向世界”的口号,竞技武术迅速发展壮大,首先进行了武术的体育竞技化的改革,前进中摸索,积极地向奥运会进军,制定修改竞赛规则,首先是借鉴西方竞技体育制定竞赛规则,其次是借鉴了竞技体操评分方式,之后就不断地发展中改革,追求进一步的完善。综观从1959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到2004年出台的最新《武术竞赛规则》,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从60年代追求“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到“突出竞技特色,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和“高、难、美、新、快、强”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套路的艺术化进程,竞技武术套路逐渐发展成为符合奥运精神;而与此同时散手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始,经过不断试点与改革,逐渐明确了“强化体能,技法全面,突出个性,快狠巧准”的技术发展方向。尤其是1999年全国散打锦标赛首次取消了护头、护胸、护腿,增强了项目的观赏性,加速了散打运动的产业化步伐,促进了与国际搏斗运动的接轨。但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又积极地保护传统文化,即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2.竞技武术发展存在着的、新形成的问题。竞技武术是中西方体育融合的一种产物,因此在本质属性的保留上存在着一定认识的分歧,竞技武术西方化,传统特色剔除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目前学术界存在着的竞技武术能否真正地体现中华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越来越弱呢?还是越来越强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竞技武术是一项体育竞赛项目,因此适合参与的人群是有限的,加上竞赛的激烈性,运动强度等等的要求,表现出竞技运动员的低龄化,在规模的开展难度较大,所以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发展前景必定不景气,推广难度较大。
竞技武术的规则制定虽然经过了重大改革,但是其竞赛规则的不合理性还较为突出,竞赛规则的客观性、具体量化标准、评分细则、可操作性差,裁判员队伍职业化差,有些评分标准连裁判员自己都不明白,裁判规则的具体量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竞技武术是一项运动员参与竞赛的项目,竞技水平高,竞争激烈,有着相应的竞赛规则规范其进行,但是受西方竞技体育比赛的影响,竞技武术比赛环境随着产生了违背竞赛道德精神的现象。
竞技武术作为比赛项目,竞赛项目的单一化、程式化,形成长拳“一枝独秀”,套路竞赛千篇一律,运动员动作没有创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竞技武术缺乏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竞技武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竞技武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形成锦标赛、全运会、奥运会特设比赛项目,现有洲际、国际武术联合会,且拥有了105个会员国,但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的认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程度欠佳。
竞技武术的学校发展不协调,并没有真正在成为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优越的科技实力,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设备条件没有达到很好的运用,反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竞技武术的学校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武术课的开展。
竞技武术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竞技武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理论空白,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对竞技武术定义的明确规定,更不用说相应的运用研究了。
竞技武术中套路和散手的融合发展,采用综合比赛的方法,使得练打结合,避免了竞技武术项目单一的形式,还有的学者指出采用套路和散手综合打分的办法,套路比赛成绩占 30%,散手比赛成绩占 70%,然后进行加权求分,显然是非常合理科学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通过本源化与竞技化、开放性与保守性、规范化与情感化的融合,本质上是“源与流”的关系,利用竞技武术推广与传统武术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其形成新的协调发展模式,取得共赢的发展。继续加强国际交流,扩大武术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地位,关键是武术的世界推广范围和程度,同时重视国内的发展。另外竞技武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武术产业,形成较大的经济效益,做到学者们提倡的“以武养武”,保障竞技武术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竞赛规则,使得竞技武术的竞技化发展真正地体现了公平、公正条件下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同时建立起规范的竞赛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对武术比赛程序规范化,建立广泛的武术组织群体,进行交流,推动竞技武术发展。重视高校竞技武术资源,充分利用国内高校雄厚的科技实力,先进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坚实的后备条件,高水平运动的发展,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的向前发展是必然的,这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创新中求同,改革中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华文化,满足社会需要。重点是解决竞技武术发展存在着的各种问题,通过实施各项合理措施,使竞技武术逐渐完善,目前学者们较认可的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和市场化发展。虽然竞技武术没有真正在进入奥运会,但是竞技武术作为武术发展“一面旗帜”的措施是不会改变的,要把竞技武术作为中华武术推向世界的衔接点或跳板,最终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先行者,作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向世界推广的主力军,其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任何一项运动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支撑。竞技武术是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传入,并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吸收了现代生物学、医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并形成了训练理论体系。其次,武术的竞赛规则,人的主观意愿太强,不能充分体现竞技武术真正的公正、公开、公平性。竞技武术在规则上会进一步改革创新,使其竞赛规则向其他竞技体育规则看齐,逐渐与世界奥林匹克项目接轨。再次,竞技武术中动作难度的增加、服装的丰富多彩及比赛内容的丰富,提高了观赏性、娱乐性,因此表演武术、娱乐武术和艺术武术将成为竞技武术发展的重要一支。
[1]曾天雪,王飞.全球化与多元化对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2]王柏利.对我国高校竞技武术发展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
[3]马敏跃,邹国建.对竞技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
[4]张一龙.对竞技武术发展问题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6.
[5]王怡.当代竞技武术发展趋势的文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
[6]花家涛,黄淑杰.新世纪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
[7]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
[8]夏正明.竞技武术发展趋势[J].中华武术,2005.
王耀全,男,陇东学院体育系教师。
201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