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娟 李娟
(九江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九江地区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探究
李月娟 李娟
(九江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江西省九江市城乡体育活动的组织、活动项目、体育设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九江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主要面临着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组织程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加大对九江市城乡体育设施、管理等的投入以及体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有效的实施科学管理的制度改革;增强宣传和鼓励,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的意识,实现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江西九江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探究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乡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我们也看到城乡分离的经济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城乡差距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缩小,一定区域和程度上存在扩大化的趋势。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指的是把城乡体育涉及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分析,充分顾及到城市和农村体育的进步和发展,通过控制和监督,真正的实现城乡体育资源、体育制度的均等化、协调性。加强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能够消除由经济发展带来的体育发展的不均衡,进一步缩小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协调发展,以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提高城乡体育发展的水平。江西省九江市作为文化名城,须加快落实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城市体育带动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促进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1.1 城乡体育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点,要求坚持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的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全局来看,与我国快速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比较,社会制度及保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而农村的发展更明显的存在落后现象,这里面包括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要统筹城市与农村的体育,在加快我国城市体育发展的同时,通过有力的实施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全面建立城乡体育的协调机制,优化城乡体育各种资源设施的配置,带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2 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即坚持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处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地域、经济与社会、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有效的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石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国家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实现了小康生活的目标。但从总的局势来看,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大部分的农村还存在落后的状况尚未改变,城乡体育的差距在扩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体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加快城乡体育的发展,就要把城市和乡村体育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促进城乡体育的协调有序发展。
1.3 城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合理的处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健康发展路子。目前我国对生态体育的研究是初始阶段,以前在体育资源、体育环境的有效使用和保护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对体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整个体育的生态环境承载社会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性。所以在城乡体育的发展中,应该重视树立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意识,全面推进体育的生态化、科学化发展。实现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体育生态环境的优化落实。
1.4 城乡体育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即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体育是人锻炼的手段,是以人体为主要对象,以运动项目作为发展的手段,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健康、全面的发展的一项学科。促进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满足广大居民的体育需求,给予农民平等的参与体育机会。建立健全新的城乡体育制度,运行机制,促进城乡体育设施向农村发展,体育服务要把农村作为新的开发基地,实现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战略。
2.1 江西省九江市城乡体育现状。主要从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场地设施三方面来考察。
第一,体育组织。从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江西省九江市群众体育工作在政府的指导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目前,江西省九江市在群众体育组织方面,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为改革的方向,全市12个县区成立了20个市直体育协会(工会)指导全民健身工作。市直体育总会有21个团体会员。江西省九江市农村体育的社会化的程度和范围不断的加大,全市各地基本成立了农民体育协会,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农民竞赛活动。
第二,江西省九江市体育活动。江西省九江市在群众体育活动方面较为突出,全市每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达100场以上,“十万千”工程。作为荣获九江市全国体育先进县1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舞龙舞狮、健身气功、腰鼓、修水的筷子健身舞、庐山区的莲花枪、湖口的草龙、彭泽的板凳龙等早已成为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实现了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三,江西省九江市体育场地设施。江西省九江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市政府等职能部门把体育工作纳入到市惠民工程、民生工程。2005年把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惠民工程,我市分别在浔阳区的烟水亭广场、庐峰小区等5个点,以及湖口、星子、都昌、永修、九江市开发区等县区,义务免费为广大市民进行体质检测,开具运动处方,指导科学健身。2006年组织各县区自筹资金,共建设20条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个,各级配套资金180万元。2007年全市建成健身路径9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个。2008年将建设13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村,现正在积极施工之中。其中,瑞昌市、德安县、修水县、都昌县、永修县等正在积极筹建体育场馆工作,全市摘掉“四无县”帽子的步伐正在加快。以上数据表明,江西省九江市体育设施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呈现处理良好的发展态势。
2.2 江西省九江市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经济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根据权威统计,2009年,江西省九江市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是15047元,比2008年人均增加了 1583元,同比增长了 11.8%;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022元,比2008年的1156元同比增长9%。江西省九江市在2009年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平稳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2009年江西省九江市全省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860.46元,除去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6.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新的提高。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过渡阶段,一方面是传统的农业转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转变。在社会的管理体制改革上,由微观调控向宏观管理转变。法制制度由不健全逐步走向健全,生活水平由温饱型乡小康生活迈进。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使得我们国家不断实施新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了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的增多。
3.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九江市城乡体育工作。城乡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有条理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向,建国初期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其次是社会的公平。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整个制度对公共事业和农村人民的权利有所之后。当前我们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统筹发展的路子,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平等权。
3.2 加大对九江市公共体育投入和体育资源整合。江西省作为体育大省,在近几年的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但是如何更好的筹集资金,用好资金为人民的体育锻炼服务,就需要省市等职能部门加大对九江市城乡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合理进行资金的分配和投入,此外,要广开资金集纳途径,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等资助全民健身工程,形成良性的政府投资、社会筹集和个人交纳相结合的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模式,促进九江市体育设施的普及和提高。
促进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要充分的利用九江市的自然条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等,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城市体育自然资源、体育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大对九江市体育设施的开放整合力度,调动学校、企业、机关等参与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最大化的发挥主导优势。
3.3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当前我国居民正由传统的消费观念转向现代的消费观。更好的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人们的追求,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们的健康问题。因此,加大体育增进健康的宣传,引导群众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城乡各类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3.4 与时俱进,促进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发展。加强对新兴体育活动的引进,对已有体育项目的改造等,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机动,实现传统和现代,健康与休闲锻炼相结合,以全民健身工程理念为指导,使城乡居民积极踊跃的加入到锻炼队伍中,开创九江市全民健身工程的新局面,实现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3.5 推进九江市城乡体育一体化。最近几年伴随着九江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体育设施却没有相应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城乡体育的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配置合理的体育资源,实现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在政策上的平等性,严格监督制度,促进九江市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1]虞重干,张军献.体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张发强.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借助“三会两湖”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局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3]杨桦,王凯珍,熊晓正,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4]杨树东,冯晓东,姚远.北京市 13区县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5]江西省统计局.2009年江西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P592-598.
[6]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
[7]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P159-162.
李月娟(1976-),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助教,主研方向:体育教育。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