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探析

2010-08-15 00:45岳珂王勇战贾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转型期人格道德

岳珂 王勇战 贾莹

(郑州文理学院 郑州河南 450000)

“转型期”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探析

岳珂 王勇战 贾莹

(郑州文理学院 郑州河南 450000)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融通功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架构的急剧“转型”和变革,以及全球多元文化的日益碰撞和交融,德育工作在这样大的内外部环境的笼罩之下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地凸显并浮出水面。本文主要针对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做出相对系统的解读和剖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转型期;公民道德教育;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架构都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和重新组合。可以说,这样深刻的调整期对我们来说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一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从经济领域来讲,我国逐步从讲究“均平主义思想”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崇尚效率和利益差距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民众生存心理来讲,逐步从依赖于家族血缘伦理生存向依靠社会民主与法制生存过渡;从公民身份主体性来讲,逐步从规限的缺乏“主体性人格”的私民社会向追求个人话语权和社会认同感的公民社会转变;从道德心理归属来讲,逐步从“克己”“敬天”的内省自制意识和行为向回归多维真实的生活过渡;从社会价值取向认同来讲,逐步从依赖于“单一规限的”伦理价值观向开放多元价值融通和认同转变,从顺从特定的社会“话语形态”向选择适合“主体性人格”发展的价值观转变;从哲学领域来讲,哲学价值归属逐步从追求实证主义、终极理念的“抽象人性论”向追求多元文化主义和主体意义多维解读转变,[1]从内倾规避的拜物教意识形态向外倾开放的人本化主体生活形态过渡;从国家意识形态来讲,从讲究防御色彩的政治规限意识向崇尚全球文化互动与包容意识转变,诸多的这些转变为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场域机遇,譬如重新调整德育内容,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等,但这些转变也同样给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的场域困惑和挑战。

一、德育理论缺乏人本化内涵和主体意义生成特质

我国现行的德育理论主要是从“克己、敬天”、“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等传统德育思想演变而来,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土壤上的滋生和发展,最终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和“和谐社会”这一形式呈现出来,这些德育理论大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拜物教意识浓烈,一方面过渡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又夹杂着浓厚的“敬天道、尊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天理的权威性,反对人的欲望释放和对财富的分割占有,这种顶礼膜拜的意识通过强杆弱枝的政权架构就凸现的愈发明显,什么奉天承运、上天注定的等等这些话语就无形的让美丽的道德带上了诸多的迷信色彩。二是“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思想明显;现行的德育理论凸显着诸多“农耕社会”思想,追求均平主义思想、反对利益差距,因为那是对集体主义的背叛,是对家族伦理的亵渎,是狭隘的功利主义者,既然集体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所系,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出更多的个人牺牲。而事实上人不仅仅是集体的人,也是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发展性的人;不仅仅是讲忠义的人,也是依赖于利益财富而生存发展的人。这些淡化功利主义的理念,漠视个人才能张扬的观点很难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也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譬如我们既要讲个人创新,又要枪打出头鸟;既要克己奉公、奉献社会,又要追求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等等。因此这种缺乏人本化价值和主体生活意义生成的理论势必会给德育实践带来诸多的错位和困惑。韩国的德育理论不仅有效的吸收了传统道德文化中一些优秀的德育理念和思想,也有效的嫁接了新市场道德伦理思想和人本化德育理论,这些理论势必会给我们的德育理论变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德育内容政治化倾向明显,缺乏层次感和生活化气息

我国目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政治化倾向明显,从小学一年级的品德课到高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无不渗透着政治化灌输与教育倾向,譬如小学德育是热爱祖国、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初中是热爱中国共产党,高中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等等,这些庞杂的、抽象的政治教化一方面与学生鲜活的心理认知和情感共融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几乎完全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无法实现知情意行的连贯衔接,再一方面这种过渡强调政治防御功能的内容体系会给学生尊重、理解和通融其他文化造成一定的偏见,也不利于文化间的包容与互通;二是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感和时代感,从小学到高中的内容体系设计没有真正体现出与学生的认知活动半径成正比放射状排列这一原则,里面大部分被政治理论、理性信念、伦理道德等这些理想化的抽象内容占据,与学生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认知能力等有些不匹配,另外,对于时代感较强的德育内容很难在课程当中有所涉猎,譬如性教育、挫折教育、道德两难教育、理财教育等等;三是德育内容与生活有些脱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及教育对创造新生活的作用,他要求教育要关注生活的变迁。罗杰斯也说过:“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任的人,我们就必须愿意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而我们目前的德育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我们目前的德育理念大都代表和反映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即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属性,而忽视了个人属性,譬如强调奉献而不谈索取,强调家国意识和集体大局观念,而不谈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义务与社会责任而不谈个人的正当权益,强调“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种思想等等,在德育内容的设计上也都是弘扬主旋律,回避假恶丑。这些经过过滤的、美好的并带有超越性的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存在状态和多维的情感体验,很难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场域以指导,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生命质感的“主体性人格”。因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在的,充满是非、善恶、美丑的世界,它在形式上虽然似乎表现着平等、琐碎和世俗,但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却蕴含其中,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探寻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也才能感受到德育真正的内涵,即什么是道德智慧和融通顿悟。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利益格局多元、价值观多元的时期,因此让德育内容更多的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真正感受真实的场域情境,对于学生德育人格的养成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抽象的、脱离生活化的、过分强调社会本位而忽视主体人格养成的德育内容加以变革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变迁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三、德育方法缺乏场域体验和情境顿悟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手段,德育理念和目标不同,德育方法的运用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国现行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灌输与疏导、榜样示范、道德评价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即社会价值观是规限单一的,不容许作出主体性人格解释的,价值观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应该是一致的、普实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榜样之所以为榜样,是因为他对特定的社会价值观理解的到位,做到了以身作则,因此无论是社会普实的,还是榜样身上所折射的道德价值行为都是需要我们顺从和学习的、外化和内省的。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人作为“生活人”[2]的属性就彰显的格外明显,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得到不同群体的认同和接受,多种话语解释也就会应运而生。这样一来,单一规限的价值观灌输方法和榜样示范方法就很难再给人们多维、鲜活、动态的道德生活以合理通融和引导。因此,在德育方法上,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善于变革,运用既适合于人们自身的道德价值需求,也顺应社会多元价值的潮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质感的情景体验式道德教育方法。

四、德育目标缺乏对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关注

德育目标是对德育所要培养人才规格的质的规定。德育目标的制定不仅代表了一定的社会目的,而且也代表着更多的政治目的。在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过大的强调了国家本位的思想,这与我国德育的传统政治维系功能在新时代的延续和缺乏革新是分不开的。譬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讲求社会义务和奉献、不求个人利益得失等等,德育目标里面体现的要么是“大而空”的政治誓言,要么是脱离生命主体的幻想与孤独。而学生真正进入现实生活场景中时,他们会发现这些抽象的、美好的东西和现实完全是两样。这就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分离,目标设计与生命人格的分离,相应的,也就会出现学生在“学校说一套,在社会做一套”的尴尬场面。任何一个目标的制定如果缺乏理性的斟酌都只能是目标,是幻想,永远无法达成,德育目标亦是如此。如果德育目标一味的追求社会本位,一味的追求抽象和超越,而忽视了他的另一面,即个人本位、人的生活适应性,那么他就永远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合格的接班人不仅仅是需要理想、信念的浸润和激励,也需要在芜杂纷乱的世俗生活中体验和顿悟,进而培养其“主体性人格”。只有真正融入对生命个体的尊重的目标才是合乎理性的,才是具有操作性的。

五、德育评价流于形式,缺乏诊断性和形成性

德育评价是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及行为等作出的整体评估。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学生前一阶段道德表现作出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做的不到位或欠缺的地方指出来,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便学生作出改进弥补和完善。目前我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评价存在严重的流于形式现象,评价标准具有典型的终结性和政治性色彩,而缺乏一种对主体性人格的尊重和和对话语肢解的耐心倾听,评价方法要么是进行简单的“优良中差”界定,要么是缺乏调查和系统问卷的简单话语陈述,这些评价一方面缺乏全面客观的问卷设计和评估,一方面缺乏在真实生活场域中的信息互动体验,忽视了对生命人格养成的微观跟踪研究。因此这种缺乏行动研究和质性评价的粗糙做法很难真实了解学生的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意图等,因此也就缺乏其诊断性和形成性。

[1]谢宁.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95(5).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岳珂(1982-),男,河南南阳人,郑州文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王勇战(1981-),男,河南安阳人,郑州文理学院体育心理学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贾莹(1984-),女,河南西峡人,西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研究。

2010-02-27

猜你喜欢
转型期人格道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