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54650)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
牛丽丽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54650)
我国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引导与教育实施则是进行教育的关键。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探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为受教育者提供专业的职业教育。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下,如何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有自我价值现实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国外引进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探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具有特别深刻的现实意义。
受高校扩招的冲击与行业“人才高消费”驱动的影响,社会、行业、家长甚至学生对高职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更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导向呈现出相悖趋势。高职生源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滑坡现象,不少高职生觉得自己是“受父母之命”、“因高考失误”、“不得矣”,甚至是“糊里糊涂”来到职校的。他们进入职校后,普遍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薄弱、纪律不严谨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时反映出对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缺乏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失之偏颇,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形成了凡事听之任之,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习惯,呈现出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动力不足等局面。
同时,现实是残酷的。首先,高校扩招,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生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次,科技发展,资讯及知识日新月异,也要求我们高职生必须立足于自己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以提升自己未来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第三,由于高职教育教学更多地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练习,而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特别是近来发生诸如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诸如暴发以美国次贷款带来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在就业政策上作出的相关条例与要求,对高职生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不可预计的潜在影响等。
面对这些将来既无学历优势、又无经验基础的处于“弱势群体”的高职生,如何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在将来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新时期,社会技术体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呈高移化,智能化和复合化趋势。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模式不应该是终结性的教育,而是一种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要着眼于培养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性,而社会职业的发展使职业种类变化迅速,即便是同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他可能在固定的岗位上从事一个职业、也可能经历若干个岗位、若干个职业甚至若干个不同行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欲望,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一定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职业的变化和个人职业需要的变化。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动机呢?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发展其实质是心理需要的唤起和形成,是心理需要与能满足它的目标相互联系的过程。而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唤起他们的最根本的心理需要——即个体的发展需要。很多学生之所以迈进职校大门,因为他们是学习上的失败者,没有希望进本科院校深造,对他们而言学习的需要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的结果,具体说就是学习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就业前景。当就业的前景能吸引他们,而且他们也认识到可以能够获得这一前景,他们就会积极地对待学校的学习生活,而职业生涯规划恰是撬起这个可持续学习动机的杠杆。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个体持续发展的规划过程,是培养学生持续发展意识过程,是树立学生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思想的过程。
1.认识专业要求,明确职业方向。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明确所学专业的职业目标、职业范围、职业能力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对于刚升入高职校的新生,我们应该在新生入学时以专业思想教育方式,向学生明析职业教育的本质,明析各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明析学生将来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并时时强化职业学生所肩负的“学生”与“职员”这双重身份,这对于学生在适应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与职业规范管理和要求,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大有帮助;对学生从“职业人”的角度,自觉将每个老师当成是自己岗位中的直接“领导”或“顶头上司”,从学会不“顶嘴”开始,从学会不讨价还价做起,从学会与人沟通做起,凡事首先服从,凡事服务当先,扮好职业角色很有必要。
2.了解职业要求,提高职业素质。使学生明确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了解职场最需要的是哪些品质拥有的人;最嫌弃的又是哪类素质缺陷的人,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标。通过这个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毕业时就业成功率及职业发展的潜在力和持久力。
3.确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径。学生还没有走向社会,对未来的职业的性质与要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明确可行的职业目标是学生职业发展的不歇动力,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是职业目标实现的指路明灯。通过贯穿始终的职业规划指导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主客观要素,并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清晰的职业目标,规划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制定目标实现的计划措施;消除职业规划中常见的误区,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向往追求,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成就他们的人生理想。
4.掌握求职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在求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能力和胆识,更需具备高超的策略和技巧。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还表现为“买方市场”,对高职生的就业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是残酷竞争现实中一个不争的“游戏规则”。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一个“择业竞岗”的就业观念,立足于提升自己的“应岗、竞岗、适岗、择岗、转岗”能力就业意识,立足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努力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争取成就“一专多能”的专业本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努力把握一定择业技巧,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5.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创业精神。当前,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在,许多行业大都立足于价值理念、专业技能及知识结构、个人潜力等方面来选择求职者。三者中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磨练来达成。关键问题在于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价值理念与踏实为事的习惯,尤其是求职者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自信的精神风貌、易于沟通的特质和团队精神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用人原则。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教育指导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地开拓创业的知识,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不断强化他们内在的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总之,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是高职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与教育实施则是进行教育的关键。既要在充分认识高职生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各专业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不同项目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又要针对不同项目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予以促成。事实上,只有如此,高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与教育工作才能更一个新的台阶。这不但有利于缓解高职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利于高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高职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徐杰玲,王文祥.在大学阶段贯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3]李大勇.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5).
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