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珏
(湖州电力局,浙江湖州 313000)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应用实施*
孙 珏
(湖州电力局,浙江湖州 313000)
当前电网对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就此提出了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的解决方案.结合湖州电力局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评价.
设备;状态检修;状态评价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供电公司,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一强三优”目标的提出,对电网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电网主设备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求电网主设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较高的完好率,从而达到坚强电网和可靠供电的企业标准.应对用户对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设备状态检修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开展设备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和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春检安排的,而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大量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可靠性下降,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规程进行春检,无论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检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作业强度,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设备的安全带来隐患.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不仅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而且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应有比较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掌握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设备状态评价是指以各种监测、检测数据和巡检信息为数据来源,结合设备的历史资料,并考虑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设备状态的评价用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轻重.
运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并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但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在不能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进行准确详细的修订工作;每月对所辖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基于上述基础,应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的,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比如断路器的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变压器经受短路冲击的次数、设备检修的时间、设备历史试验结果的发展趋势等等.
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专业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
根据采集到的状态信息,对变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分,评分值能基本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延长或者缩短检修周期的依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分所依据的信息称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对设备健康状况的评分,目前采用综合分析和加权计算的方法,实施百分制评价,对一些重要状态信息合理选取加权系数,并通过分析计算,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地运行.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本着如何有效控制检修成本、合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湖州电力局大力推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理念的应用,使状态检修专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湖州电力局从2007年开始试行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制度规定了状态检修的原则、参量、状态信息的选择和维修、试验策略等,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指导.截止2008年底,湖州电力局对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安装了分布式线监测装置,所提取的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反映主变的健康水平,为实施状态检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在专业管理方面,湖州电力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设备状态检修机制.通过对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交接预试信息、运行信息的分析,科学地判断设备综合健康状况,对设备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变电状态检修设备评价专业报告,以确定维修计划,做到当修必修、需修才修,从而节约了维修费用,减少了停电时间.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实施在湖州电力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按2008年度变电状态检修设备评价专业报告,对71座变电所进行设备检修状态评价,按基准周期推迟一年执行C级检修的有220kV变电所10座、110kV变电所41座,既节约了检修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变电设备的设备可用率;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及时地对20座变电所进行大修,因维修及时,避免了重大设备的损坏,最大程度地维护了企业利益,这些都得益于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
状态检修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特别是减少了变电所全停的次数,因而使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减少停电次数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了线损,而且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实施状态检修情况下,对先进设备或室内设备,在试验单位不要求试验的原则上不安排全所停电;对有两台变压器的110kV、35kV重要变电所,一般采用设备轮流停电检修而不安排全所停电;编制计划时,协调有关单位将定检预试任务和全年送变电设备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进行设备摸底调查.要求有关单位在提报设备停电定检预试计划的同时,统筹考虑设备治理的具体内容,做到一次停电一次完成.
通过状态检修减少了大量的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工作量,减少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机率.由于计划检修时间比较集中,大都在3~5月份进行,有时每天都有停电检修任务,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人身伤亡事故在系统内时有发生,而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减少了变配电设备操作,从而减少了变配电误操作的机率,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
(1)对状态检修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事状态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缺乏对其理论的学习及深入的研究,认为减少停电次数,拉长检修周期不仅可以少干活,也能保证安全,这是对状态检修的认识处在一个肤浅的状态,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2)技术水平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从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无论事故后检修还是预防性检修都是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状态检修也是一样.实施状态检修是有技术基础的,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实,状态检修工作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3)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有待提高.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但我们的生产技术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管理不能提供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或运行检修记录不详、不衔接、资料丢失等.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只能提供十分有限的信息来改进我们的生产检修管理工作,各级专业人员不知道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扮演的角色,检修工作没有着眼于取消没有必要的工作,多年延续下来的定期检修制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维,只知道按“规定”办,至于新的检修周期的确定、检修项目的变更是否合适,怎样在实践中去检验,寻找规律,找出每类设备检查或检修较经济的周期,在这方面,我们的专业管理人员还做得远远不够.
随着经济和电力科技的发展,传统的预防性检修已不能满足供电企业的生产目标,设备状态检修的适时提出与运用,给设备高效投运和电网安全的可靠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而设备状态检修作为一项新的措施与技术,有待电力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待电力新技术为它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有待于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设备评价效率和流程.
[1]Q/GDW-11-121-2007.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S].
[2]Q/GDW-11-120-2007.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S].
[3]Q/GDW-11-119-2007.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项目分类办法[S].
TM07
A
1009-1734(2010)S0-0179-03
2010-05-10
孙珏,助理工程师,从事变电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