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钧科
(怀化学院办公室,湖南怀化418008)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择业观及择业行为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发生了较大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消解了精英教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巩固则去除了职业选择的计划性。就大学生个体而言,不仅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接受社会挑选的条件不一,价值、利益、职业选择的起点和追求的目标大相径庭,个人阅历、性格、心态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有助于开展针对性地择业观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而更好促进这一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要求市场主体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自觉追求,客观上也促进了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面对就业机会时,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务实”大于“务虚”。具体表现在:
1.择业价值观从关注社会转化为关注个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集体利益被强化,职业被看作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工具,人们关注的是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职业价值观实现了从社会本位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再到个人本位的有效转变。现阶段,大学生以职业为载体,更多强调人尽其才,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和成功,进而发充分展现和发挥自我价值,这在一定意义上也符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2.择业取向从满足多种需要转化为满足于物质需要。传统的择业观注重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强调学以致用,个人报酬等切身利益往往被淡而化之。当代大学生更多受经济利益驱使,比较在意经济价值、经济利益,认为有钱才能决定一切,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功利倾向明显。社会转型期,能带来高工资收入、较好福利条件及舒适生活环境的职业,在大学生择业取向中被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3.择业目标从单一模式转化为多元模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去往稳定可靠、较少风险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曾经是大学生择业的主要选择,一般不会考虑集体所有制或是私营、个体经营单位,职业定位是一次定终身。当代大学生设定职业目标呈现多样化特质。表现在:在单位性质上,以经济收益为前提,不再突出看重是否是全民所有性质;在岗位去向上,主要考虑从事的是否属热门行业,专业出身、专业对口意识弱化;在地域选择上,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同时,不求择业就业从一而终,从而显示出多元化和差异化。[1]
4.择业意识由被动服从转化为自主竞争。过去的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为其设定的目标有较高认同度,基本以服从为最大原则,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近些年来,在社会越发开放和包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得到唤醒,择业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依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理想有计划、有目标地择业,学会以包装和推销赢得用人单位的注目,表现了较强的自主性和竞争性。但不可否认,面对社会的选择彷徨犹豫、消极等靠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某个阶段存在。
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成为趋势,其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误区,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主要表现在:
1.从择业理想目标上看,狭义的择业观限制了就业面。没有把选择的职业作为今后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就业工作地点、所在单位性质、经济待遇回报条件为指向等等。条件预设越多越苛刻,就业渠道势必越窄越阻塞,大学生人为地自设目标无异于画地为牢,既不符社会需要也很难达成个人愿望。
2.从择业认知状况看,大多数毕业生对自身和社会把握的不确定性往往动摇着对职业选择的正确判断,普遍把首次择业看得较重,面对机会和挑战时表现出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这使得大学生把择业周期拉长,并在反复比较中对选定的职业岗位毁盟弃约,人为地加剧了社会对高校学生诚信度的怀疑。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职业流动意识需要进一步确立并强化。
3.从择业实现途径看,消极等待的择业观降低了择业效率。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还未完全客观、成熟,择业观在其产生和发展阶段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幻想的性质,遭遇就业压力时由于不能正确看待社会和自身,易产生“等、靠、要”及害怕竞争的不健康心理,压制了大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一旦没有起码的面向社会、面向自身、面向就业市场的勇气,毕业即失业也就在所难免了。
4.从择业价值取向看,功利主义择业观加剧了竞争压力。逐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产物。大学生在自我实现和个人利益择业观的主导下,以个人为本位,缺乏正确的择业理想,将国家需要、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更多地表现出极端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择业趋向,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稳定都埋下了不小的隐患。[2](P169)表现在,热门职业、热门岗位、热门地区的集中度超常,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既加剧了就业压力,又空耗了人才资源,于人于己于社会不利。
当今大学生择业观误区的存在,是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交集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说哪种因素起到绝对作用。纠偏引正,还需要从剖析形成误区的原因入手,对症下药。
1.社会转型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在择业观和择业选择上的偏差。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优胜劣汰,及其重视个人利益,重构利益格局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价值取向偏重于世俗化和功利化,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利益观念、自主观念因此有了缓解和释放的现实基础。此外,过去以忽视个人利益为前提的集体主义观念逐渐弱化,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得到较大肯定,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观念空前泛滥。其三是社会思潮的影响。商品经济中固有的竞争意识、逐利本质和羡富的心态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反映,知识阶层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引进、探讨、争鸣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大学生的视听,网络的虚拟化带来了大学生道德选择、价值选择的紊乱。还应注意到,社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以及舆论、习惯、风尚,自觉不自觉地对职业社会地位、序列给予评判,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倾向,进而渗透于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动机中。这些对大学生择业观出现偏差产生了直接有力的影响。
2.高校教育及就业指导因素。高等教育以专业门类培养学生,使之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并适应职业,其目标直接决定并制约着就业的层次和范围。[3]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向,原有的精英教育需要适时转向为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以及教育者的在某些方面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择业观的畸形发展。一是教育目标错位。高校大多仍采用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的学历教育,而事实上许多人毕业后承担的是以完成社会任务为主且学非所用的工作,造成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矛盾。二是专业结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科专业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预期,加剧了专业建设的失衡并引发了结构性矛盾。不少学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加上专业划分比较细,培养出的毕业生重合度较高,更由于知识面狭窄,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能力较差,缺乏竞争力。[3]三是就业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多理解为一种信息或政策传达、就业技巧指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着力较少;课程开设缺乏规划,主要围绕毕业生进行,且仅局限于初次择业,内容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缺乏针对性,较少对大学生个体进行专门咨询和直接指导,大多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在大学生现代择业意识确立中的作用不容小视。一是子女长期对家长的依附和服从,使得家长有机会通过家庭生活加以熏陶并潜移默化作用于子女,并使得家长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判断对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对子女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成为可能。二是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看重于反哺家庭、赡养父母,把解决自身生活需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为谋求高薪而多次就业的机率较大,较少考虑对事业发展作为整体规划;城市以及富裕家庭出生的学生则会把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作为首选,更看重就业所在地域、行业声望、岗位前景等因素,且相互攀比的意识比较浓厚。
4.用人单位用人标准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自主程度多取决于用人单位。一是用人单位能否自行选用所需人才,受到多少非市场因素的限制;二是选录人员的标准设定。有的用人单位急功近利,采用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在编制、户口上加以限制,或要求上岗即能用;三是一部分用人单位坚持极端用人观念,从形象宣传或商业炒作目的出发,不管是否需要均追求高层次毕业生,造成人才闲置或浪费,导致择业和“跳槽”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无序竞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大学生形成择业目标定位及期望产生负面影响。
5.大学生个体因素。人是自觉能动的,能够对自身和社会作出分析和判断,使自己的选择符合市场选择以及未来发展要求。一是个性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性质、气质,每种个性都有合适的职业相对应,并非职业越热门越好、学历越高越好。二是价值取向。人生观不同的人职业价值观也会不同,有无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生理想,是否追求正当的人生价值、选择适宜的人生方式,决定了职业价值观的科学性、职业选择的稳定性。三是综合素质因素。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逻辑学思维能力、知识到实践的转化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适应职业、技术变换的能力等,都或多或少影响择业观的形成和转变,成为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1]周文霞,黄均雄.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与成因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6):3.
[2]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靖.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J].青海社会科学,2007,(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