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娱乐的审美心理

2010-08-15 00:46宋军华向建伟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镜像娱乐影视

宋军华, 向建伟

(怀化电视台,湖南怀化418000)

论电视娱乐的审美心理

宋军华, 向建伟

(怀化电视台,湖南怀化418000)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娱乐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但审美心理也很容易走向审美的负面,这也是电视娱乐弊端的根源,是一对矛盾。消解了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矛盾,才可能真正解决电视娱乐存在的种种问题。

电视娱乐; 审美心理; 异化; 消解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psychology,TV entertainment can satisfy people's needs of aesthetic psychology,the negative points of which,on the contrary,has been the root of the shortcomingsof the TV entertainment.Onlywhen the conflict between TV entertainment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is removed ca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V entertainment be settled.

Key words:TV entertainment;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Alienation; dispelling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娱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而电视又以其大众化、便捷和廉价成了人们在工作之余寻求娱乐的首选,电视也日渐成为“娱乐的媒介”。同时,电视发展到今天,它在不断扩大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审美的功能也在人们审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视娱乐自然成为了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一种普遍景观和重要载体。然而,好比硬币的两个面,随着电视娱乐的发展,种种鄙端也渐渐显现。

当我们用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现象时,不仅可以清晰地发现电视娱乐是如何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而且能够探寻到电视娱乐产生的种种鄙端的根源。

一、电视娱乐的“镜”与“梦”

(一)镜像世界的审美心理

电视娱乐之所以能让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它带给人视听快感,而且其中视觉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们对电视娱乐简直就产生了一种迷恋,一种对不断地满足自己欲望的观看过程的迷恋,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而这正是以“镜像世界”的审美心理为理论基础的。

追溯心理学中的“镜像理论”,则要提到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镜像阶段论”。这一理论认为,婴儿问世之时本来是一个“非主体”的存在物,分不清自己和这个客观世界的区别,只是一种原动力形式的“理念我”。从“理念我”向“镜像我”的过渡是通过镜像阶段来完成的。镜像阶段发生于6个月到18个月的婴儿身上,他首次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镜像与母亲的镜像,他慢慢地区分出自己的身体与母亲的身体、自己的身体与镜中的自己,于是“我”这个实体开始成立了。婴儿因认识到“我”这个实体而感到高兴,他非常喜欢“我”。这种“镜像我”打开了婴儿的“想像界”。在“想像界”中,婴儿认识的这个世界基本上就是一个形象的世界,充满了欲望、想像、幻想,以及视觉形象。

镜像理论成为了影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镜子与影视屏幕都是在二维平面中体现三维空间。而影视屏幕更加神奇,镜子只能够提供一个“我”的想像世界,屏幕却可以使影视形象与现实世界分离,从而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想像世界,远远不限于画面中的人物与景物,这种屏幕与镜子的关系便获得了双重的认同。电视娱乐的观众视觉快感的心理基础,正在于对观看过程本身的迷恋,这种迷恋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一旦闲下来就要打开电视寻求娱乐。这种迷恋,既反映了现代人在压力巨大地社会中,内心孤独寂寞,渴望增加对外界的了解,盼望通过电视娱乐带来的虚幻想像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与烦恼。

进一步来看,镜像理论又可以深入到观众的一种深层心理——“自恋欲”。婴儿在对自我的认同中,喜欢上了自我,产生了一种“自恋欲”。弗洛依德认为自恋是以里比多 (性欲本能的能量)为利己主义的补充,自恋更是有关里比多需要的满足。“也许这种自恋的现象乃是普遍的原始的现象,有了这个现象,然后才有对客体的爱,但自恋的现象却也不必因此而消失。”[1](P334)

观众观赏电视娱乐如同婴儿对着镜子自恋,只是观众的自恋的对象变成了电视娱乐中的某个角色,观众借助于电视娱乐,设想自己就是里面的人物。这其实是一种移情作用,把对自己的喜爱转移到某个客体上,从中得到替代性的心理满足。与移情于自然相似的是,在广义的电视娱乐——电视剧中,观众常常将自己想像成英雄豪杰、社会精英、帅哥美女等等角色形象,在娱乐游戏节目中想像成挑战者胜利者等等,来替代性地满足自己的“自恋欲”,最终达到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作用。

(二)梦幻世界的审美心理

影视工业被称为娱乐工业,而影视工场又美其名曰“梦工场”,这背后当然有其深层含义的,追根溯源则要说到梦幻世界的审美心理。

精神分析学美学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梦的法则就是艺术的基本法则之一,当然也是影视艺术包括电视娱乐的基本法则。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2](P55)“梦”实质上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经过加工改造后的“达成”,这就与影视的审美心理过程有了许多相同之处。

凝缩作用。精神分析学表明,梦有一种凝缩或压缩作用,也就是梦中的某人常常是多个人凝缩为一个人。比如,他形状像甲,衣服像乙,职业又像丙,但是你始终知道他是丁。

在电视娱乐中,一方面,情节主题都需要大量的素材,然后提炼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就必须对这些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剪裁,进行凝缩式的加工。比如情感类电视娱乐节目中,观众常常将自己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凝缩到节目中的人物中去,使得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种种情感,通过电视娱乐的“梦幻世界”得以完成和实现,从而使心理得到满足,心态达到平衡,达到一种感情上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另一方面,对不同的素材进行凝缩式加工的过程,包含了许多排列组合,产生错位,同样是电视娱乐的一种手法,比如古人讲现代话、声音和画面的重新组合产生喜剧效果等等。

移置作用。梦其实是将一个含义通过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梦的隐义即真实的含义是隐藏在显梦背后的意义,它实际上相当于梦中故事的主题。移置作用就是把无意识的隐意,通过梦的移置作用,采取合法化的方式和隐蔽的方式在显梦中体现出来。

例如,体育竞技类电视娱乐节目则是主要诉诸于人复归自然的生理——心理欲望。弗洛依德认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和性有关系,这里的性是广义的性。在正常情况下,性欲在正常的性活动中可以得到发泄,但在许多非正常的状况下,性欲将从别的活动中发泄出来。体育竞技类的电视娱乐正是将性欲移置,隐蔽地为这种释放和宣泄提供了一条途径。在激烈的竞争、有力的节奏和强烈的动感中,引起观众肌体的兴奋和心灵的震动,使肉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和满足。

具象作用。梦的一个很重要特征是将思想视像化。人类的思想一般情况下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只有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电视电影等才是以视觉形象作为载体,而人的思想在梦中也只能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出现。梦的运作的具体化工作方式,就是要把抽象思想翻译为视觉形象。于是,形象性与主观性。这就是为什么影视至今还是一种艺术而不是哲学的语言,这也说明了影视的表现力、梦幻性和隐喻性的特征。

而电视娱乐最重要的手法正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比如,生存挑战真人秀和惊险影视片用紧张刺激精彩的情景来翻译和诠释团结励志勇于拼搏的深刻道理。而这些情景又刺激起观众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人为地造成观众心理暂时的恐慌与失衡,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安全欲求,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安宁与平衡,使观众体验到一种极其强烈的生命愉悦状态。

(三)“雾中镜”与“半梦半醒”

拉康和弗洛依德的理论原本是以电影为对象的,以上从“镜”和“梦”出发来分析电视娱乐的审美心理,是因为审美心理的本源与“镜”和“梦”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机械地套用“镜”和“梦”的所有特征来解释影视审美心理是牵强的,并且,电视娱乐与电影的审美心理也是有区别的。

对于电影,观众在一片漆黑的电影院里观看,具有集体性和仪式性,面前只有一布银幕,这更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情境也更像是梦境。影片的内容是唯一的,不能另外选择,观众只能聚精会神地欣赏,那么移情卷入程度就会更深,更加易于激发想像,对影像的迷恋也更加强烈。

而至于电视,观众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下观看,具有生活化和日常化,使人感到电视世界并不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而只是日常现实生活的延伸,难以使电视观众进入绝对的“入戏”状态。同时,电视节目的可选择性很大,观众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随意性。

正因为如此,作为可读性文本的电视当然有较电影要低的复杂程度,电视观众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参与性互动性更强。其中电视娱乐就是典型的代表,它的门槛很低,适合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随时随地都能看,不需要特定的情景,非常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这是电影和其他一般的电视节目所没有的。借鉴“镜”和“梦”的理论,除了前述的若干相似点,在电视娱乐中,观众只能模糊地时隐时现地看到自己和这个客观世界,说是梦境,也不是完全地沉睡,而是时而注意时而乎视时而参与时而旁观。所以,可以说,电视娱乐是“雾中镜”的映象和“半梦半醒”的状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说“镜”与“梦”的理论对于电视娱乐完全不符合了,而是说电视娱乐作为一种影视艺术更加丰富了其审美心理的内涵。

二、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异化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去审视电视娱乐产生了种种弊端,审美心理发生了异化效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镜”与“偷窥欲”

婴儿通过“镜像阶段”,从“理念我”成长为“镜像我”,镜像阶段也打开了婴儿的“想像界”,在“想像界”中,充满了欲望、想像、幻想,以及视觉形象。这其中就包括了婴儿对他人生殖器官和生理机能的好奇,再加上镜像阶段对视觉快感的迷恋,最终导致了“偷窥欲”或称“观淫欲”。

对于影视而言,这种“观淫欲”也是观众心理的一种内在动机。“观淫欲”本来就是性本能驱使下的一种心理需要,它可以从视觉上满足人的性欲,让“里比多”可以释放,达到一种快感,这里主要是一种视觉快感。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社会文化、法律、情理的约束,这种“观淫欲”得不到正常的满足,人们即使是看到了也只是偷窥到而已,因为那是不合理合法的。这时,只有影视能让人在合理合法的状况下,满足人视觉上的性欲。

由“偷窥欲”引申发展出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偷窥欲”可以表现为对性或隐喻的性的偷窥,如电视娱乐中对女性身体性感的表现、对性活动如拥抱亲吻或语言的渲染、对与性有关的物品如内衣和成人用品的展示或暗示;也可以表现为对他人隐私的好奇,如对他人私生活的公开、对他人洋相或不幸的旁观。这些当然都可以成为电视娱乐的主题,只要把握得当,它们都能让观众得到移情、宣泄的快感,甚至得到升华和超越的愉悦。

但是物极必反,一旦这些“偷窥欲”走向了极端,产生了异化,最终将得到电视娱乐的负面效应。当女性身体性感的表现突破了底线,或是身体成了唯一的诉诸,性感就成了色情淫秽,如国外的女主播脱衣播新闻;对性活动的渲染如果过了度,就将沦为低俗,如某些娱乐主持人用语上的性暗示就俗不可耐;还有与性有关的物品展示或暗示如果失去了美感,也将成为色情的借口,如有些模特大赛让选手身着暴露服装并当场量三围。对他人隐私的好奇若变成了对他人私生活的一味追逐,或是真人秀节目中对选取手的所以生活细节都放大,则将触及伦理、伤害他人;他人洋相或不幸可能带来滑稽的娱乐效果,但不能一味幸灾乐祸,否则道德将渐渐丧失。总之,由“偷窥欲”产生的异化,对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负面作用十分严重。“在中国,随着电视娱乐及相关产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人们对明星名人隐私和绯闻的过渡关注也导致电视娱乐节目逐步向盲目追求收视率、媚俗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为了迎和一部分人猎奇、偷窥、寻求刺激等不正常心理,很多娱乐节目甚至到了挑战职业、伦理甚至法律底线的地步”。[8](P146)

(二)“梦”与“无意识”

影视的观看过程,类似于做梦的过程。当观众如做梦一般欣赏影视时,就达到了一种“入片状态”,这就是由于影视满足了观众内心深处潜藏的种种“无意识”欲望,使观众一方面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另一方面,观众又像睡着了一样沉湎于影片之中,以至于把看到的一切又都当作现实。

“无意识”也称“潜意识”,与“意识”、“前意识”同为精神分析理论里的重要概念。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的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指人感觉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心理的活动。

弗洛依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无意识状态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所以,如前所述,人的种种压抑在无意识状态的“里比多”正是在电视娱乐中,通过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及理想化等等方式得以释放,避免了心理障碍的形成,也同时产生了审美的生理机制。

另外,又必须看到,作为电视娱乐审美主体的广大观众,既是个体存在,又是社会成员。“美感具有两重性,它对个体而言具有一种直觉性,它对群体而言却又具有一定的功利性。”[3](P348)虽然观众总是以个体的、感性的方式出现,但是,在这种感性中积淀着理性,个体中积淀着社会性。观众作为社会成员,其社会情感、时代情绪、民族心理等,必然积淀在以个体的、感性的方式出现在的审美心理中,这又涉及了“集体无意识”。观众心理中也含有种种社会心理的积淀,包含着社会审美心理因素,成为观众欣赏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人类共性方面;其二是民族性 (包括不同国家)的差异;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 (或地区)造成的区别。[4](P83)

由此,从“无意识”引发的电视娱乐的异化也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层面。在“个体无意识”中,当那些被压抑在的本能欲望或意念在电视娱乐中得到释放后,将产生快感和愉悦,这种快感和愉悦也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忘了这种满足其实是替代性的,并非真实的,于是人可能会一时地脱离现实到恐惧现实逃避现实,只愿意生活在电视娱乐营造的“梦”中。说得更严重点,人将失去思想,失去理智,只知道娱乐,从而玩物丧志,那就真的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深深忧虑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5](P211)电视娱乐也利用人的这一惰性,疯狂地制造无视观众知识和判断能力的弱智的娱乐节目,一味取悦迎合人的低级需求,哗众取宠,一时间“愚乐”几乎取代了“娱乐”。

在“集体无意识”层面,电视娱乐表现的生活应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性,要在共性地基础上尽量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个性。如今的电视娱乐相互复制模仿的风气日盛,基本的路线是日韩模仿欧美,港台模仿日韩,大陆再模仿港台。当然,一定程度的学习借鉴当然是有益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复制模仿成了照搬照抄,全然不顾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习惯、伦理道德、法律规范,最终将可能产生许多的负面效应。于是,现在电视娱乐成了一片泛滥混乱的局面。

三、电视娱乐与审美心理矛盾的消解

(一)审美心理的动态平衡

电视娱乐是个怪物,人们一边看一边骂一边笑。这正是因为电视娱乐与审美心理之间存在着矛盾。正如前文所述,电视娱乐能够替代性地满足人们被压抑的本能欲望,达到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又能激发人心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而破坏本已建立的心理平衡;同时电视娱乐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停留于旧的平衡而达不到新的平衡,那么人的心理就得不到发展。

仅以电视娱乐中一种常见的主题——性为例,电视娱乐中的性可以代替性满足人的性本能需求,当然它采取的表现手段当然应该是以爱情为旨归的“红娘节目”、以美丽为旨归的电视模特大赛、以健康为旨归的性保健节目;另一方面,有人看过与性有关于的电视节目之后,反而激发了他对性的扭曲的欲求,不仅仅停留于电视娱乐中那点替代性满足,而是到现实生活中继续寻求满足,这样甚至可能导致性犯罪;再者,与性有关的节目还可能让人陷入无尽的性幻想,以至精神颓废,不思进取。

如果把人的审美心理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应该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人的欲望是其中的动力,在满足自我生存的基础上,人类的欲望驱使着美的产生,美的存在由于人的思想的变化而出现,美又成为了控制欲望的标准。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如果电视娱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能满足并节制欲望,那么审美心理得到了平衡;反之,如果电视娱乐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还不够节制欲望甚至还助长欲望,那么可能是因为其本身已经异化,于是审美心理的平衡被打破。一个平衡被打破,则需要新的平衡来维持;一个平衡一直保持原样,又需要被新的欲望动力来打破。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滋生出新的欲望,美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那这种平衡也在不断地打破和维持中演进,人的审美心理也正是在这样的动态的平衡中螺旋上升发展。

(二)从生理的满足到心理的审美

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异化实质上客是电视娱乐满足了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而与较高层次的需求产生了对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把人的基本需求由低到高、由下而上排列为金字塔形状,这就是:人的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需要。”[6](P43)只有当低级需要满足后,人才会出现高级需要。一般来说,一种对象不仅仅只能满足人单一层次的需要,但也并非都能达到最高的需要状态。电视娱乐也不例外,如生存挑战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选手有对维持生活必需的食物、水和对异性选手本能的性需求;有置身野外的人身安全需求;有在团队中得到友谊关怀和归属感的需求;有在竞争中渴望取胜从而得到尊重的需求;还有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需求。那么,电视娱乐的观众则在电视机前以一定的卷入程度,移情于某个或某些选手,从他们身上替代性地满足以上的需求。如前述的电视娱乐审美心理产生了异化,那么节目将仅诉诸于对食物和性伙伴的争夺的低层次需要上,而放弃了高层次的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国外一些真人秀节目就曾赤裸裸地展现那些低俗的东西。

“自我实现”是需要的最高层次。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为了完善自身,充分实现和调动自己的各种潜力的需要,也是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于正义、公正的需要,人为了这种高级的需要可以作出自我牺牲甚至献出生命。”[7](P373)“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完美人性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高层次审美的重要过程。尤其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高峰体验”,指的是人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刻并感受到最高快乐的实现,这种时刻人会感觉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这是电视娱乐追求的最佳效果,当然也是审美最高层次的状态。电视娱乐正是要从对观众提供生理的满足上升到对他们心理层面的审美的关照,才会不让自身的品味走向异化,流于低俗。

[1][奥]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奥]弗洛依德.梦的解析 [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3]彭吉象.影视美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版.

[5][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彭吉象.影视美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V Entertainment

SONGJun-hua, XIANGJian-wei
(Huaihua TV,Huaihua,Hunan 418000)

J901

A

1671-9743(2010)07-0081-04

2010-06-05

宋军华(1973-),男,湖南怀化人,怀化电视台娱乐频道副总监,助理记者,从事电视娱乐节目方面的研究;

向建伟(1969-),男,湖南溆浦人,怀化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助理编辑,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镜像娱乐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镜像
镜像
影视风起
影视
娱乐眼
镜像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