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壮锦文化旅游开发

2010-08-15 00:46向延斌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壮锦生产文化

向延斌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

恩格斯曾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1](P122)研究忻城的壮锦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同样也应该从注重壮锦的发展历史上的“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一、壮锦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历史发展脉络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早在汉代,当地就已经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为衣料。唐代,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说: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丝布等九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壮锦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复的发展变化。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蜀锦院,四种织锦之中,即有广西锦 (即壮锦),为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壮锦不仅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

(二)壮锦发展特征

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彩色染料取自植物的根、叶、花制成,色彩艳丽。传统的图案有水、云、花、草、虫、鱼、鸟、兽等;还有复杂的双凤朝阳、蝴蝶扑花、双龙戏珠、狮滚绣球、凤穿牡丹、孔雀闹海、鱼跃龙门、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子鹿穿山、水波六耳结等。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做可作被面、床罩、窗帘、壁挂、锦屏、台布、围巾、头巾、背带、围裙、挂包、坐垫等。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近年来又出现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团结”等80多种新图案,富有民族风格。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三)壮锦艺术传承的意义

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费尔巴哈说过:“人本来不想把自然与自然分开,因此也不想把自然与自己分开。”[2](P98)壮锦生产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把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忻城壮锦文化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有效利用合力问题

1.政府缺失长效投资理念

作为忻城地方政府,在壮锦开发的问题上,和全国非物质文化开发一样,或多或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仍停留在短、平、快项目的开发运措之中,尚缺乏相机的长效投资理念。忻城县这几年利用忻城土司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作为忻城壮乡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载体的壮锦则是忻城旅游业推广的一个很好品牌。但是,作为中国四大名锦的壮锦,忻城并没有尝试着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引起世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的目的,从而振兴忻城壮锦产业。在确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市场推广的各项措施也缺失一定的力度。另外,织锦是一项技术工作,而想升级为一个产业,在引进管理人才和市场推广人才方面也还停留在简单的“推销”之上。

2.政府缺失利用企业投资的有效举措

作为地方政府的忻城,由于受历史发展与地域的限制,在对壮锦的开发过程中,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这些年,我们多次下到忻城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一个很值得欣慰的现象:那就是每一次下去整个县对土司文化的开发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化与发展,只是这些变化要么停留在局部,要么就不大明显。很明显,这是受资金投入的制约。作为壮锦技改生产,它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投入大,产出小。成本大了,则这个产品就很难进入市场,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收藏、欣赏而已,很难进入市场消费。在这种被动尴尬的现状下运作这个项目的开发,其艰难则不言而喻。

(二)“它山之石”技改问题

1.开发者没有拓展开发视域

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织锦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过去织锦工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一个因素是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织锦技艺已不再需要承载着生存的压力,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壮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所接受。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做一幅被面则需要用到至少六尺左右的壮锦;其次,织锦的收入极低,妇女们无利可图。一幅被面约在四五百元之上。因此,手工的壮锦产品不太可能被再当作日用消费品,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来为少数人所接受。如果我们开发者的思路只是停留在这样一种产出与营销极不平衡的思路之中,没有拓宽自己的开发思路,是很难促成壮锦的良性发展的。

2.开发者开发的策略单一

作为忻城壮锦研发的组织者,只是单纯依靠政府财力进行开发,很难实现预期的开发目标。由于财政的制约,缺失了对壮锦文化的推广和宣传,致使壮锦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没能为众多旅游者所了解。这样壮锦织造的复杂过程只能成为一种“精英”文化,人为地割裂了壮锦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之开发者的融合资金方式单一,壮锦生产方式与营销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由于这些原因的制约,导致了壮锦开发的成本逐步上升、市场萎缩销量下降,导致了手工艺人收入的减少。收入的减少则阻碍了更多的人来学习壮锦纺织技术,进而导致技艺的没落甚至是失传。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的话,此种恶性循环将极可能导致壮锦这民族文化瑰宝的衰落甚至消亡。

(三)营销思路单一问题

1.没有理清产、研、销一条龙营销思路

壮锦营销思路单一的主要原因还是产、研、销一条龙方略的设计。前述生产思路的单一,事实上也就是壮锦研究的单一,研究者没有把对壮锦生产发展的历史与当今时代审美元素融合起来思考,没有有效地将生活审美与艺术审美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这样就很难捕捉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切合的点,致使壮锦的产品成为一种远距离观瞻美的艺术。

2.生产、技改研究的形式方法单一

营销思路单一,其实还是生产、技改研究的单一。因为前两个环节与营销这最后环节脱节,则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与市场、与人们的内在需求相脱节。比如生产的类别,你是把生产的类属定位在意识形态高层次的审美之上,还是把生产的类属定位在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审美之上。假如我们只是把审美定位在意识形态高层次的审美之上,则我们营销的对象自然就会狭窄,就会使我们的壮锦生产处于一个艰难的生存境地;相反,如果把生产的类属定位在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审美之上,则壮锦生产就能激活一大部分人参与审美与消费;如果二者兼容,那则又是另一番营销的景象。

三、壮锦文化研发的策略探讨

(一)凝聚多种社会开发的合力

1.凝聚政府与企业壮锦研发资金的合力

这些年来,大家都知道,在壮锦文化深度挖掘与研发的过程中,制约壮锦长足发展的瓶颈应该是资金。作为研发的执行主体,首先应该树立起聚合社会各方力量与资金的理念,以此来促成开发。政府应该组织好相关专业人员,加大对壮锦的历史源流、生产流程、品种样式、生活审美、艺术审美诸方面进行宣传,使之在较大范围产生影响。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相互协调,要成立壮锦生产专门领导小组,职责分明。梳理好壮锦生产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制定相关开发项目与开发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投资商来投资,来赢得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相关的投资项目的支持,解决制约壮锦生产与开发的瓶颈问题。

2.凝聚上层与民间壮锦技艺研发的力量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3](P184)前述达成了壮锦生产资金的聚合目的后,就应该把研发的中心放在壮锦研发的实践生产的技艺之上。这其中,首先要明确继承与发扬二者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重点把握忻城壮锦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美学内涵精髓,并结合时下人们的审美变化,科学地吸收蜀锦、云锦、宋锦等美学特点,科学地将生活审美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将忻城民间壮锦艺师的技艺与艺术形态的美学融为一体。通过这些碰撞磨合,使壮锦生产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而这种新的艺术生命既能传承壮锦的精髓文化艺术内涵,又能张扬当代人们审美的个性特点;既能成为意识形态文化精髓审美的范本,又能切合人们生活审美的需要。可见,要实现以上诸项研发的目的,就必须按照不同层面的审美要点去设计生产不同的图案、类别、款式,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样品来实现开发的目的,实现掌握、创造宇宙的开发目的。

(二)科学建构研发存在的几种平台

1.科学建构大型壮锦研发的生产平台

要扩大壮锦生产的规模,进一步发掘壮锦的文化美学内涵,就必须依据设备较为齐全、生产流水线较为科学的生产作坊来完成。因为只有具备这种资质,才能具备生产的质与量的保证。故作为壮锦生产的开发者与设计者,应该在原来生产作坊的基础上,进行技改。要完善生产机器的技改,使之更趋于壮锦生产的流程,更趋于提高壮锦生产的速度,要完善生产的各项制度,使之进入又好又快地管理体系;既要完善生产的品类的艺术化,又要迎合社会生活市场化的需求。

2.大力扶持民间壮锦研发的生产平台

要扩大壮锦生产的规模,还必须大力扶持民间壮锦研发的生产,给壮锦民间生产创造宽松的发展平台。目前,忻城从事壮锦生产的民间艺人已经不多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任何文化、艺术一旦脱离社会和人民的审美这块土壤,想要得以长足良性的发展都是不大可能的。故在壮锦研发生产的过程,一定不能忘了民间艺人技艺传习与生产规模的影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政策资金上政府要有一定的扶持,二是要引导组织他们,集中他们的力量、技艺与才思,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形成聚合力。

(三)打磨产、研、销“一条龙”开发的融合点

1.壮锦传统审美与当代审美心理的融合研发

“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图腾意识也随着发展与变化。”[4](P22)壮锦艺术特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织造技术、朴素明快的图案艺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必不可少的装饰工艺等方面。这些传统审美与图腾心理定向,厘定了壮锦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与地位。比如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常见的花纹有大万字、小万字,以及较复杂的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等。将壮锦制作成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其特色则别具一格。如果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再添加一点西方的抽象与写意手法,将土司特色建筑、特色生活情景置于其中,而大万字、小万字在构图中则起到点缀的作用。另外手工艺人们在织造的时候,经纬之间尽量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审美感受,进行再创作,把传统图腾审美与现代图腾审美糅合在壮锦织造里面,使壮锦更具生活气息,更具画面深层内蕴美与张力。

2.壮锦的艺术审美与旅游审美营销策略的设想

一是增设选择了壮锦机器化、规模化的道路。当今社会,大众消费看重的是物美价廉,宾阳选择了壮锦机器化、规模化的道路。成本低了,产量提高了,机器织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完全可以在普通人的可接受范围之内,自然宾阳壮锦的销路也就好了。坚持手工织锦的忻城艺人们就不得不面临着降低价格来打开销路,然而这样将进一步压榨手工艺人们的盈利空间和收入;另外是继续坚持手工织造,以手工的品质来提升产品的档次。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忻城也可选择了壮锦机器化、规模化的道路。如果忻城的壮锦生产能实现机器化生产,再加上精湛的手工产品,要赢得市场商机是完全可能的。

二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销售。作为壮锦的研究,主要为传承民族文化,使之更臻于完美,为了促进忻城、乃至周边县市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在研究中,应该融合传统与现代对壮锦不同的审美心理,更应该依据社会、依据市场的消费心理,只有抓住人们的审美心理,才能在产品制作中灵活地创制出适合于人们喜爱的、能够消费得起的、具有收藏价值的不同高、中、低档次的壮锦成品。比如宏大的壮锦成品,这作为国家、民族、彰显壮锦的特色,这一类的产品也是应该制作的,它的艺术性、兼容性、宣传性的功能是同类艺术产品不能比肩的。而制作适宜于生活中的小巧玲珑的物品,比如书包、荷包、背心、鞋子、手拍、桌布等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些小物品更适于旅游者携带,价钱也适于购买者购买心理。可见,壮锦的研发,只有将产、研、销几个环节综合起来思考,才能收到研发的艺术和经济效果。

三是打造名牌产品,申请专利。作为忻城壮乡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载体的壮锦则是忻城旅游业推广的一个很好的品牌。另外,作为中国四大名锦的壮锦,也可以尝试着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引起世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的目的。另外还可与国际知名品牌联手,与相关艺术专家联手。在壮锦生产创制过程中,设计出多种壮锦的生活产品,让其能以更新更多样化的面貌示人,使这门即将褪色的手工艺得以再放异彩。

壮锦,这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建立在遵循传统创新的基础之上。丢弃传统,只能是加速壮锦的消亡;一味守旧,壮锦则会不断地褪色和黯淡。要明白“一切运动都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中。”[5](P410)让吸引与排斥在磨合中建构壮锦生产的一些思维模式,科学稳健地传承壮锦的生产技艺,才能赢得市场的商机。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十一)[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4]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猜你喜欢
壮锦生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谁远谁近?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