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荣 谭 蓓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到: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职业技术院校如何贯彻这一精神,并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展开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开展“依托协会、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专业建设应根据重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充分整合企业教育资源,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营销专门人才。
1.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改革,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合作改革,有利于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不仅使师生有针对性地走向企业,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学习技能,还可以使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使教师的科研和科技成果面向行业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实践服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3.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技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有利于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放到营销第一线中去,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与顾客的特点,掌握服务区域经济所需的有关商品知识、营销岗位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这种自然的、全方位的职业情景,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有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同时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营销工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迅速提高,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毕业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从事的营销工作,克服以往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的现象,学生快速地融入于工作环境,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4.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使学生接触企业、接触社会,逐步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观”,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通过校外实训,使用人单位与学生加强了解和沟通,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通过探索与实践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营销实训课程开发,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解决了实践教学效率低、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紧迫问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营销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庆地区高素质营销人才紧缺的状况,为服务重庆地方经济提供了支持保障,为重庆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实现“五个重庆”城市功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1.区域经济分析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对重庆提出了新的定位、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将重庆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根据重庆市规划,未来将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活力;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区域商贸会展中心、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旅游集散地枢纽。
2.专业定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重庆新阶段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未来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主动适应重庆产业优化升级和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立足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适合区域范围内营销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资源现状,学院成立了以商贸流通行业、餐饮行业、房地产行业为主的企业专家为代表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规范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实验实训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咨询意见,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与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3.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实施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合作的对象必须是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企业或项目,既有签约的合作企业,也有未正式签约的企业。校企双方采取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效形式共同完成。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三类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所开发的实训课程教学中,有以下典型实例:
(1)项目实践类
实例一:沃尔玛购物广场“自有品牌商品促销项目”与“端午节促销项目”
这是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和要求,针对校企合作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设计的真实应用项目。前一项目是为了提升沃尔玛自有品牌知名度,促进其自有品牌“惠宜”泰国香米和东北米销售而开展的促销活动;后一项目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沃尔玛人文形象而开展的大型促销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承担了方案拟定、实战模拟、现场实施等重要环节的工作,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协调作用。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商贸流通行业的营销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实例二:重庆东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郎·欣茂苑商业地产市场调查项目”与“渝州新城(E/F/L区)市场推广暨招商项目”
这是受校企合作单位的委托,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企业的项目。前一项目主要是对二郎·欣茂苑周边消费潜力和商业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该商业地产的业态规划建议;后一项目主要是对渝州新城(E/F/L区)的特色餐饮街进行市场推广和招商宣传、客户资料收集,并对特色餐饮街的经营定位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房地产行业及餐饮行业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实例三:重庆丝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新产品设计项目”
该项目是根据校企合作单位的业务发展需要,为其190mm和360mm卫生巾上市推广而作的产品和包装创意方案。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创意设计,教师对他们的方案进行纠偏,由公司市场部从中评选获奖作品,一些好的创意被公司采纳。本项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理解和营销技能的提高。
通过上述各类项目的实施,一是学生在完成企业的真实任务中进行磨砺,掌握和提升技能,奠定就业的坚实基础;二是教师得到知识更新和能力再提升。同时,我们将项目实施中的各类资料转化为相关教学资料,用于模拟教学,使模拟更真实,让更多、更广的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受益,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企业对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教学特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们结合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和企业需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专业课程实训类
实例一:企业专业人士实训教学
基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选择与企业营销实际密切关联的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等内容,由校企合作企业研发部、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专业人士(B角)来校进行实际运作的讲解。他们丰富的经验、鲜活的实例以及企业的成败得失使学生对专业教师(A角)所讲的理论知识理解更深,对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师们也获益匪浅。
实例二:专业课程实训项目
基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训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作为指导者,根据项目要求分解出完成该项目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学生组建团队完成实训项目。通过系列实训项目的完成,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而且因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营销创意设计、创业方案设计类
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结合学生自主创业,我们把实训课程与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开展营销创意方案、创业方案的设计和比赛。“营销创意大赛”、“创业技能大赛”等已成为展示学生综合能力的大舞台,学生踊跃参与,一展才能。围绕创业主题进行的实践课业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诸葛毅.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J].经营与管理,2009,(5).
[3]林红.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