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海
为助推我国海洋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908专项阶段性工作总结
周庆海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和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海洋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调查范围最广、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的一项重大海洋基础性工程。其目标就是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摸清我国近海海洋资源与环境家底,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为提高海洋行政管理效能服务,为各地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经过广大参与单位与科研人员6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908专项已进入验收总结阶段,专项综合调查任务全面完成,综合评价和成果集成任务正紧锣密鼓开展,一大批令人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相继涌现,部分获得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除个别调查任务受客观原因无法开展外,已全面完成专项外业调查工作。其中,水体环境调查,参与单位20多家,动用调查大小船只200余艘次,调查人员超过万人次,已全面完成夏、冬、春、秋4个季度月的调查;海底环境调查已完成多波束勘测约60万千米,浅层剖面及侧扫声呐测量约11万千米,重力和磁力测线约13万千米,底质取样3万余站,悬浮体调查约1.3万站,获得了海量的近海海底基础数据,全面更新了我国海底基础资料;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现状、沿海社会经济、海洋灾害、海水资源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专题调查的外业工作也基本完成,初步查清了我国海岸线的类型、长度和海岛(礁)位置、面积、数量等海岛海岸带基本情况,对我国海洋灾害、可利用海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和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通过精心组织和科学规划,908专项整体外业调查已全面完成,并通过调查系统地获得了海量的大范围、高精度中国近海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海底底质、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地球物理等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资料,初步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家底。
通过海洋调查与研究,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状况取得了一些新的认知。如,验证了黄海暖流的存在,构建了黄海暖流三维结构;发现了长江口外夏季底层水体的缺氧现象并有加重和向南黄海扩展的趋势;完成了对我国近岸水体光学特性的全面普查,可为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进步及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撑;针对国产海洋卫星数据研制了叶绿素、悬浮泥沙和海表温度的专用反演算法;在多个海区识别或发现了海底深沟、海底泥楔、沙波群、断裂带、水下连岛沙坝、埋藏沙体等多种地形地貌现象和一些灾害地质类型;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砂资源及有用矿物进行了评价,其相关成果可为产业部门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发现了闽南沿海空间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偏正等现象,提醒我们需更加关注福建沿海的地震活动。而在各专题调查与研究中,初步整理完成海水入侵调查数据集和“我国海洋赤潮灾害”“海洋病原生物”“海洋外来入侵生物”以及“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国内外海水利用技术现状”等调查研究报告,绘制完成了全国潮汐能功率密度分布图、潮汐能资源分布图和潮流能富集地区分布图等。
大部分综合评价任务已经完成了评价理论和模式研究,正在开展数值验证、评价研究、报告图件编制等工作,工作量平均完成80%左右。已完成各类研究报告初稿150余份,建立各种数据库30余个,构建各类海洋环境评价模式30余个,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2部,研发评价软件系统29个。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认识,如,提出“近几十年东亚气候异常是中国近海赤潮频繁发生的重要成因之一”的观点;近几十年中国近海快速持续升温已较大程度地影响到近海生物地理分布变化,海盆尺度的升温导致物种明显北移;系统地研究了渤、黄海的寒潮活动规律及其与渤、黄海冰情变化的关系,建立了以海上平台为示范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该海域海冰灾害的长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率先创建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式,率先创立了基于生态养殖策略的多品种养殖容量模型,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破解海湾养殖容量不足这一经济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成果集成工作是2009年度重点工作之一,目前,部分学科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可供“数字海洋”直接使用的调查数据集,《中国近海海洋》《中国近海海洋图集》已完成部分学科和专题初稿的编写。同时,细化落实了三级成果集成方案,出版了一批应用价值高的图书和图集,如,《中华海洋本草》是一部反映我国海洋药物发展全貌并体现当代科学水平的海洋药物编著,全书由《中华海洋本草》主篇与《海洋药源微生物》、《海洋天然产物》两个副篇构成,共9卷,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海洋药物应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为海洋中药和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性的科学资料;《中国滨海湿地米草盐沼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总结了40年来我国外来植物米草属植物的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我国滨海湿地米草盐沼生态系统的特征,调查分析了其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对其控制与管理的措施,该任务的执行还为当前亟需推出的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公告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已制定了数据存储与交换、系统建设等系列建设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海洋”标准规范体系;完成了数据准备、部分产品制作和数据仓库实体开发;开发了基于三维球体的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实现了海量海洋环境信息要素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初步开发完成了能够与原型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与通信的国家、省多级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海洋部门海洋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发布了iOcean数字海洋公众服务系统,并已投入业务化运行,为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初步研发完成掌上数字海洋——iOcean@touch,使用户能够快速、方便掌握海洋最新动态;各省级节点开展了历史资料整合、入库和特色应用系统的研发,并配合开展了系统集成工作,为下一步与国家主节点的对接及数据传输交换奠定了基础。
为认真抓好908专项工作,保证专项工作能够稳步推进并切实取得实效,自专项启动之初,国家海洋局就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综合部门的有关业务司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国家海洋局局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的同时,国家海洋局还责成科技司组建了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作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明确由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个专项的组织实施。
沿海省市政府高度重视908专项工作,各省(区、市)都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海洋、统计等部门和沿海地市级政府组成的省级908专项领导小组。组建了省级908专项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908专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在国家和省市层面之下,各专项任务承担单位也按照专项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成立了专门的908专项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所承担任务的组织管理。908专项自上而下形成了比较顺畅的管理协调机制,这从组织体系上保证了专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为了加强对专项工作的宏观把握和指导,统筹协调和解决专项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908专项还组织成立了由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集成专家指导组,对908专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为保证专项工作在实际落实和推动时能够有相对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专项启动以来,在专项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 908专项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颁布了《908专项管理办法》《908专项招投标管理办法》《908专项验收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和办法,制订了涵盖调查各学科的18部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从行政层面和技术层面对专项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专项高质量顺利完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参与908专项调查的11个沿海各省(区、市)和各任务承担单位还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有关的配套措施。如,山东、浙江、辽宁等不少省份都印发了本省的“专项工作管理办法”“专项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本省承担的908专项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保证了专项任务优质高效向前推进。
908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边调查、边评价、边应用”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专项资料和成果及时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辽宁省908专项为《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以及区域性用海规划提供了翔实的海域使用调查资料,为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的开发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河北、天津908专项调查资料和评价项目成果广泛应用到曹妃甸海域经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规划和经济建设中;山东省编撰出台了《山东海情》,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批示、为地方政府决策及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和科技支撑;江苏省海岸带调查成果为《江苏沿海开发规划》、《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等编制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和数据支持;上海市“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选划”项目为《上海杭州湾滨海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与通过起到关键作用;浙江海域使用现状调查资料为本省国土资源部门海砂储量调查、交通运输部门的航道选址、测绘部门《浙江省基础测绘“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依据;福建省运用海湾容量调查的资料和成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海湾围填海运行机制,对国家围填海规划及其科学论证工作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价值;广东省908专项赤潮灾害调查专题成果在2009年珠江口暴发的大面积赤潮应急监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海南908专项调查和成果资料除了为省级《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修编》等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外,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北部湾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规划编制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08专项的一些技术类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方法,为编制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赔偿办法》和《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现状研发的一系列实用型环境修复技术,包括大型微生物、藻类、刺参等生态修复手段,可有效修复和遏制养殖所引起的环境退化,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廉,应用后网箱水质有所改善,鱼类品质和成活率明显提高,获得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和养殖户的好评,具有较好的成果转化前景。另外,在908专项实施过程中制定的部分技术规程和方法规范正在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到目前为止1项行标已发布,11项通过了海标委审查正在形成报批稿,还有30余项正在立项、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过程中。
从专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看,908专项的实施完全适应当前国际和国内的海洋形势,充分体现了国务院设立专项的正确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从专项成果的转化应用看,908专项的实施完全符合海洋开发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突出显现了专项实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908专项正处于出成果和成果应用转化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经领导小组同意,专项后期工作将紧扣908专项总体目标,重点围绕成果集成、成果应用转化和任务验收开展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专项后期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二是抓好专项成果集成工作;三是做好专项任务验收、成果汇交和成果的应用转化工作;四是抓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总集成与试运行工作;五是做好专项后期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