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琳
(怀化学院图书馆,湖南怀化418008)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以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日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并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全世界将读书这个个体的活动以一个节日的方式来解读,不是没有原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读书不仅没有越来越被人重视,反而越来越多地被生活所忽视。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能坐下来安心读点书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
1999年,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开展了“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旨在了解国民的阅读与购买兴趣、偏好、方式、需求、行为等基本状况和变动情况;分析、总结国民阅读与购买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制订有关出版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出版单位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有针对性为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营销等提供市场参考。纵观前四次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第五次(2007年8月—2008年8月)和第六次(2008年10月—2009年2月)的调查结果虽然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开始止跌并略有回升(第五次为48.8%,第六次为49.3%),但国民的阅读现状仍然令人堪忧。
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降低,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的读书时间在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使人“没时间”读书。
同样还是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分流了受众,各种文化快餐和流行阅读成为阅读主流,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
2007年6月,《出版商务周报》联合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成都大学对五城市少儿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7-12岁的少儿阅读情况最佳;而13-15岁、16-18岁的初高中学生除了课本几乎不读书的比例依次提高,阅读情况较差。随着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青少年阅读时间越来越少。而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阅读范围多限于应付考试的教辅类图书,以至于不少青少年在还没有喜欢上阅读之前就已经轻视或厌倦了阅读。
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减少了阅读时间的同时,却又引发了极强的功利性阅读需求,各种形式的浅阅读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阅读形式,真正的阅读被边缘化。读书的理由更多的是应付看得见的短期目标。无论学生时期,还是工作阶段,人们在不断地考试,以应付升学、就业、晋升……一种新的“读书有用论”正在悄然流行,即非“有用”的书不读,“有用”在这里有着极其严格而狭窄的定义。
“传统阅读,广义是指纸本的阅读,狭义则指经典的阅读。”[1]传统阅读是人类延承了多年的阅读方式,但随着文本的变化,这种传统方式正在受到挑战。
首先,文本的变化对传统阅读的影响。通常我们将知识的载体称为图书或文献,而这些图书或文献在阅读文化领域里被称之为文本,也就是人们阅读的对象。从悠久的阅读历史来看,文本作为人类阅读活动的客体和对象,它的每一次变化对阅读本身都是一次冲击。文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字符号的变化。文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文字符号,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对文字符号意义的阐释过程,文字符号的变化使读者对文本有了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其二,文本形态的变化。甲骨、简策、羊皮、纸本、光盘直到网络,文本形态的每一次变化,都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图书急剧增多,阅读从精读走向了泛读,从朗读、诵读走向了默读、速读,如今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则是浏览和选择。[2]
其次,图文本风行使阅读更加通俗化。上世纪末,随着台湾漫画系列图书的引入并推广,不仅少儿类图书中图文本越来越多,就连纯文字版学术类图书也开始采用这种文本形式。图文本将文字变成了图画的注释,大量古典文籍、经典作品被压缩精减,方便了“速读”,节约了时间,却将丰富的文化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偏离了阅读经典名著以获取精神滋养的目的。笔者在高校从事图书馆工作近三十年,对此感受颇深。现在的大学生中除了专业需要外,很多人对中国古典名著和世界名著不是望而却步就是浅尝辄止,能够通读的可谓少之又少。
第三,视觉文本颠覆了传统阅读方式。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组织在一起,形成了多媒体的视觉文本,这种“超文本”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印刷文字彻底成为图像符号的辅助和附庸,由此简化了人们在阅读时所引发的深刻思考,人们阅读的主要需求变成了休闲和享乐。据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种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图书。
文本的多元化发展将人们的阅读带入了休闲、读图和读网的浅阅读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的担忧:传统阅读下降,浅阅读盛行,有可能造成国民思维能力弱化。
1994年,俄国的《哲学问题》杂志就“书籍在荧屏时代的命运”这一问题,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有专家认为电视看多了,人们思维没有系统,言语表达困难。英国最杰出的批评家之一,现任《星期日泰晤士报》首席书评人约翰·凯里在他的《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的前言中也曾指出:“读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书籍这种媒介与电影和电视媒介相比,具有不完美的缺陷。电影和电视所传递的图像几乎是完美的,看起来和它们要表现的东西没什么两样。印刷文字则不然。它们只是纸上的黑色标记,必须经过熟练读者的破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虽然熟练读者瞬间就能完成破译工作,但是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海中的意象是一套令人惊讶的复杂程序。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想象能力跟其他脑力活动所要求的任何能力都不同。如果阅读消亡的话,这种能力就会消失——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阅读和文明是共同发展的,谁也不知道二者是否能够离开彼此独立存活下去。”[3]哲人的论断正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据一些教师反映,现在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很多人无法自觉地接受艰苦的严肃阅读;长期接触不规范的网络语言,造成了他们书面语言能力的弱化;网络上不断闪烁的画面,随意断章取义的阅读形式,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我们知道,“传统的纸质阅读是一种线性的,连续的阅读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深入研读、品味细节、交流学术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读图或网络阅读则更侧重于形象思维,它具有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等特征。虽然浅阅读也存在于传统阅读之中,但是它的问题在网络阅读中更加明显突出。在网上,我们习惯于便利的超链接,却打断了细致深入的思考,思维趋向平面化;过多地依赖搜索引擎,长期非常方便地得到答案信息,却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虽然浅阅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是缺乏纵深的思考。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4]
读书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图书是精神的载体,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图书是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像力的传承媒体,给予了人们众多情感的交集。读书不仅能扩展现在的空间,还能给人们指明未来的方向。约翰·凯里在《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中为普通人开出了一份推荐书单。对他所推荐的这五十本书,他说:“这些图书的入选不是因为它们有“伟大价值”或是体现了人类精神,或是其他类似的理由,虽然无疑有些书即使用这些标准来检验也是杰出的。我的选择标准就是纯粹的阅读愉悦——这些书给我带来快乐,我也希望其他人想起这些书或者接触到这些书就会感到快乐。”[3]但是,现时代盛行和泛滥着的功利性、实用性阅读正在使这种快乐渐行渐远。
如果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阅读传统中流传下来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刻苦勤奋、对书的尊重、对读书人的崇敬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流失,但功利性阅读却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曾经被古代读书人视为飞黄腾达的一种手段,而现在同样成为青年人谋取升学、就业、乃至生存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通道。这种现状除去其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源外,主要源于当前就业前景堪忧和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虽说读书人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当读书的功效不能立竿见影地转化为大学生的就业砝码,满腹经纶不如满手证件时,校园里出现经典书冷清,考试书热闹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生存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
前一阵人们在谈论重庆市今年有上万高中生没有报名高考时,很多人认为这是“读书无用论”的死灰复燃。事实上“读书无用论”的再次出现,正是源于当前盛行的“读书有用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外来思潮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物欲,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了社会价值观的分化,读书也开始以是否实用为标准。人们为了实现升学、考研、就业等目的,自我设置了读书禁区,比如只看英语、计算机或者考试、考级类的书籍,其他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图书一律束之高阁。这种纯功利性的读书,当然谈不上快乐和兴趣,一旦考试完毕,阅读也就此中止。据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册,而其中80%是课本教辅用书。在各大书店的销量统计中,教参教辅、考级考试类书籍占了很大比重,而且总能位于销售量前列,因此成就了不少专营此类书籍的销售商。功利性阅读泯灭了阅读应有的快乐,却带给了商人们以无尽赚钱的快乐。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读书风气则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和道德风气。现阶段浅阅读的盛行和功利化阅读的泛滥,折射出的是世风的浮躁和浮华。“因此提倡阅读,尤其是传统经典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5]
值得欣慰的是,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和“拯救阅读”的呼声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在第1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议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至今已是第四年了,从民族发展、国家振兴的角度看,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基础工程、国家工程,需要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在社会的层面则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从长远发展和持续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大计来考虑,则特别要重视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个人的阅读习惯,把培养青少年阅读作为培养新公民的主要任务。培养青少年阅读,一方面,要改革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将青少年从为学习而阅读中解放出来,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要营造阅读环境,开展阅读促进活动,正确引导青少年阅读,增长知识才干。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将促进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阅读新趋势,我国政府将集各方之力,带动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1]赵燕.网络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选择[J].图书馆学刊,2006,(4):79-80.
[2]王余光,汪琴.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J].图书情报知识,2005年,(4):5.
[3]约翰·凯里.骆守怡译.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周朗等.危机与希望并存国民阅读在路上[N].人民日报(15版),2008-04-08.
[5]王余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