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2010-08-15 00:45:07杨冬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历史分析

杨冬玲

(陇南市一中 甘肃陇南 746000)

历史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杨冬玲

(陇南市一中 甘肃陇南 7460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进一步归纳、总结,以期对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能发挥一些积极作用。

历史教学;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综述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省市积极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其首要任务就应当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因此,对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研究和探索进行认真的回顾、梳理、总结,对把握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动和促进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特别是在我省即将明年实施新课程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由于中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于学生能力的范畴,因此,为获得丰富的资料,我们把与学生能力相关的概念都作为检索的对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一些有关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研究的论著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如扎布罗热茨的《历史学科培养能力与技巧的方式和方法》,莱纳著、白月桥译的《历史教学发展学生能力》,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成果,许多历史教育学著作中都涉及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如《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中关于“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一节,赵恒烈所著《历史教育学》中“历史学科的能力体系”、“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辩证能力”等。

总体来看,在检索到的资料中,国内学者对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研究涉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研究大多从学生能力的一些整体情况进行说明。同时,一些中学历史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也撰写了一些有关历史分析能力培养的论文。根据目前查阅到的文献,对学生分析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大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这一方面,历史教育工作者普遍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马克思主义观点,一般常用到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群众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两点论和重点论等一系列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从特定的历史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2.教师在学生分析能力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要向学生传授分析能力培养的方法。陆卫康在《浅谈历史教学中分析能力的培养》中主要通过举例说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并提出两条原则:一是要全面地分析,反映事物的整体;二是要有层次性。薛显赫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传授学习方法两方面。夏学贤提出对学生分析能力培育中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要注意向学生提供分析的条件。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历史分析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吴琼认为自学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实际锻炼的一种方法,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地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夏学贤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提出要培养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精心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训练思维,切实搞好知识迁移,使其能举一反三,学会独立地分析同类问题。徐增兰认为分析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依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最终成为个人的心理特征。

4.加强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对此,陆卫康提出通过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徐增兰则提出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窦有勇、米春秀在其文章中主张扩大阅读面,认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课外阅读。秦蓁在《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提出通过阅读、比较和归纳等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一是全面阅读和重点阅读相结合,二要加强课外阅读,三要摸透学生的情况,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从认识掌握知识结构特征抓起,形成基本的历史阅读能力,再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理论结合,实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飞跃。通过比较,区别历史事件的异同,找出规律,从而提高综合能力。运用归纳法,一是对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二是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另外,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途径。如代小强介绍了分析历史问题的7种方法并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件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切入分析背景法、阶段特征切入分析原因法、基本概念切入分析法、关键字词(如新、转折、开始(端))切入分析法、政治力量(国际社会)切入分析事件过程法、分项切入分析事件影响法、经济发展条件切入分析各种时期经济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上主张变换设问角度,培养求异思维;提供思维方向,培养发散思维;由结果追溯原因,改变思维定势;史论结合,培养科学精神。

还有一些教育研究者还提出历史分析法、逻辑法、比较法、辩证分析法,还有首尾呼应法、阶级分析法,以及分析能力培养的十要素: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因果分析、特性分析、规律分析、纵横分析、结构分析、归类分析、列表分析、时空分析。

综观近年来历史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努力,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高中三个不同年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有不同的目标和侧重的方法,探索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培养和训练,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取得突破。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姬秉新.历史教育学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王铎全.历史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4]陆卫康.浅谈历史教学中分析能力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4).

[5]谢绍俊.历史教学培养分析能力的初步探索[J].历史教学问题,1999(4).

[6]吴琼.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刍议[J].内蒙古教育,1995(4).

[7]刘航.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浅见[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4(1).

[8]薛秦.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的探讨[J].历史教学,1999(5).

[9]夏学贤.历史课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J].2006(8).

[1]徐增兰.培养学生历史分析思维能力的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07(3).

[10]豁长青.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分析问题[J].成才之路,2008(6).

[11]薛显赫.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3).

[12]窦有勇,米春秀.试论中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03(1).

杨冬玲(1976-),女,陇南市一中中教一级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2010-03-1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历史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