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的举措推动教育大发展

2010-08-15 00:48田光礼龙显庚
湖北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县一中竹溪县特校

◎/田光礼 龙显庚

用创新的举措推动教育大发展

◎/田光礼 龙显庚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自然条件差,经济底子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竹溪县辩证看“短”,变落后的办学条件为项目争取的优势,变短缺的师资为优化教师队伍的机遇,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了建设大发展、质量大提高、队伍大稳定的目标。

扬长补短,实现建设大发展

受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竹溪县的高中、幼教、特教处于滞后状态,残疾孩子无处就读,县城唯一的公办幼儿园面积不足半亩,大部分幼儿无学可上。县一中校园面积仅有23亩,2004年全县普通高中入学率尚不足10%。2005年,竹溪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扬长补短”的教育发展思路,即扬“普九”之长,补其他几类教育之短,大力实施“五迁”工程,即特校、幼儿园、县一中、县职教中心、潘口电站竹溪淹没区学校的迁建。

在实施“五迁”工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办法,注重协调,推进县一中、幼儿园、特校等学校整体迁建。2005年,竹溪县自筹资金新建一所特校,恢复特校招生,为残疾儿童上学提供了基本保障。2006年开始迁建县直机关幼儿园,直到2008年,一所市级一流的全托式示范幼儿园建成并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县城幼教长期滞后的问题。竹溪县一中迁建是“五迁”的重点,学校占地110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2008年,竹溪县启动了县职教中心整体迁建和潘口电站竹溪淹没区13所中小学迁建工程。同时,全县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等,共消除D级危房2万多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校舍3497平方米,100余所学校建起了标准化食堂。

引培并重,实现质量大提高

长期以来,竹溪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三难”问题,即引进难、稳定难、培养难。竹溪县重点从均衡教师资源入手,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大力引进优秀资教生,不断优化教师结构。抓住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机遇,累计引进大学生400多名。按照定量定向补充的原则,全部分配到全县各乡镇学校,每所乡镇学校至少拥有5至10名大学生。二是实施了上挂(挂职)下派(支教)、结对帮扶、轮岗交流、学区走教、转岗补缺等举措,切实解决了教师在空间和学科配置上存在的分配不均问题。三是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从2007年开始,竹溪县组织开展了以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履行基本职责为主要内容的“三基”活动,促使教职员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恪守职责。四是落实教师待遇,坚持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每年县政府都要重奖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创新管理,实现队伍大稳定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竹溪县从教师素质、教育人事、财务管理、教育行风和校长考评等五项热点工作入手,创造性推行“五三”管理模式,即“三基”“三公开”“三制”“三评”“三个一票否决”,实现了队伍大稳定。

教育人事实行“三公开”:干部选拔公开,干部选任统一过“四关”,即群众关、笔试关、面试关、考核关;教师调动公开,坚持对进城教师进行公开考试和讲课;教师职称评聘公开,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财务管理实行“三制”:对全县教育财务实行年度(学期)收支预算制、日常支出报审制、结算公示制。行业作风实行“三评”:学生评教师,以正教风;教师评校长,以正校风;家长评学校,以正行风。校长考评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对校长考评除全面考核外,重点对校长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廉政管理的水平及效果进行考核,并分别实行一票否决,促使校长严于律己,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竹溪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县一中竹溪县特校
创特色品质特校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战斗吧,青春
“县中衰落”成教育均衡最大痛点
新形势下“县一中”如何突围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王守军 藏石欣赏
唐和军 藏石欣赏
孟宪成 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