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与就业分析

2010-08-15 00:45:07吴爱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专业

吴爱萍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与就业分析

吴爱萍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只有具备理论素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电子商务的教学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且使他们具备一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商务教学;人才培养;就业分析

1.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及背景分析[1]

我国现在已有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面向就业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能一味强调理论教学,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实践教学,二者应该相辅相成。

2.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分析[2]

从教学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两方面。

2.1 课程内容过时。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发展的高技术运作模式,由于其所依赖的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它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不断得到技术手段、方法的更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未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课程结构,仅考虑学生当前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由于对电子商务概念没有明确把握,专业课程设置为大拼盘,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向的课程简单的拼合,缺乏有机结合,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个性,因而也失去了竞争能力。因此,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要与整个社会就业大的变化紧密联系,要敏锐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课程子模块,使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获得最大的收益。

2.2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涵盖工、管、经等学科,重点不突出且深度不够,既有电子通信专业的微机原理、网页制作、C++等课程,也有经管类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还有诸如网上支付与安全、网络营销等技术与管理交叉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看覆盖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要求,但课时安排较少,很多技术课程仅仅介绍了一些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并且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如网上支付与安全,要求学生要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基础和电子支付技术基础,当老师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只能知道一些概念,对于支付技术和安全技术则很难掌握。

3.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同时我国有超过300家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数十万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事实却刚好相反,由于人才缺乏,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比较缓慢,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 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就业市场尤为突出。

4.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3]

4.1 学校培养方面。(1)师资严重缺乏。我国从2001年才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5年才有第一届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2)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4.2 学生方面。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观念落后,还停留在“教什么、学什么”的阶段,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还停留在“等、靠、要”上,其次,学习方法落后,停留在书本学习上,对学习没有系统性、对专业把握不够,学习存在很大盲目性。还有学习内容的落后,所学很多内容都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没有学习现在用人单位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就业观念落后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思维决定行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狭隘的就业观念。

4.3 用人企业方面。电子商务观念理解和应用水平不足。很多用人单位没有真正理解电子商务。没有利用好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商务人员,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较低,很多还停留在建网站、做宣传方面上,没有真正利用好电子商务进行线上交易和深层次应用。

5.改革策略

5.1 学校方面

5.1.1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扭转目前由其他专业转移为主的师资局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自己培养,让现有老师进行全方位的师资培训,包括自我进修、外出培训、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修、鼓励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等等,都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大引进力度,不仅仅是引进专业对口的硕士和博士,而且要大力引进在电子商务行业工作一线的有丰富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学校应采取更加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实践课程应尽量由从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承担。

5.1.2 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改变目前大而空的专业特点,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专业培养。我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是技术方向也不是商务方向而是电子商务本身的方向,也就是纯电子商务的内容,这才是这个专业最根本最核心也是最优势的地方,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学生的要求。

5.1.3 设置合理的课程。怎样才算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应该是在现有条件下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专业课的设置应该由市场决定的。因此设置哪些课程,应该由用人单位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并且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课程设置。比如3G时代到来,电子商务即将进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因此下一步可以设置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等等。

就业指导课程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相对应的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5.2 学生方面

5.2.1 学生要调整学习观念、方法和内容。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改变“等、靠、要”思想,不是要求我学多少我就学多少,而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盲目学,不死学,主动参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主动参与学校和老师主持的课题项目,多上网了解电子商务发展动态,多寻找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

5.2.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降低期望值,理性的选择职业。毕业生要主动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评价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理性分析自己的求职。盲目给自己设置偏高的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要求,其实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就业障碍。

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

5.3 用人企业方面。(1)企业要真正理解电子商务的作用。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市场机会,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电子商务不单是一个企业的事情。尤其是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欠缺,如何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合作,借助其平台或第三方共享交易平台开展业务等对企业都能带来更大的利益。(2)合理使用电子商务人才,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也要主动联系企业进行应用培训,要正确使用电子商务人才,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长来安排岗位,在网上询盘、发盘、下订单和交易等方面和在网络营销、网络客服、信息搜集和维护等方面都是重点岗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要推出更多的优惠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需要。企业自身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要更多的从市场入手,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拓展商机。要让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向更高层次的整合应用方向发展,主动做好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

6.结语

高等院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应及时创造和改善办学条件,保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它的发展必然会随着经济的起伏而变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周期都是我们应研究的问题。因此,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要坚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的协调发展,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

[1]马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6).

[2]郑绮萍,张涛,王慧.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与社会适应性研究[J].职教论坛,2005(24).

[3]恢光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电子商务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The supply of e-business professionals and business's needs, a large gap exists. Only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has a strong e-commerce oper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welcomed by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e-commerce not only to teach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e must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and to equip them with some analysi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commerce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mployment Analysis

吴爱萍(1982-),女,江西丰城人,在职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2010-03-13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专业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