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严谨翔实的国学研究指南
——读刘家忠等人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

2010-08-15 00:45张克云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国学学者学术

张克云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一部严谨翔实的国学研究指南
——读刘家忠等人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

张克云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刘家忠、魏红梅、吴有祥三位中青年学者的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一书由线装书局出版了,捧在手上,愉悦心中,因为它为国学研究者和愿意学习国学知识的国人们,提供了一部严谨翔实的国学研究指南。“国学热”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大陆兴起的一股时代性很强的文化思潮。在这之前,很多国人不知道什么是“国学”,也不明了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直到今天,国学热虽然已在社会上被炒得沸佛扬扬,但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也没下一个被社会所公认的、完整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国学,是指一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与学术的总称。中国的国学就是研究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与学术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所以海外学者也称之为“汉学”。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如今在各种学术史著作中触目可见的许多术语,诸于“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考据学”,以及“金石学”、“敦煌学”、“四库学”、“史学”、“小学”、“易学”、“红学”等,大致都可划入国学研究的大范畴之中。这样说,读者可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这些术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学爱好者的口头禅。老生常谈,卑之无甚高论。

目前,国学热在中国大陆的持续升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只要看看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摆放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国学典籍以及林林总总的白话、译介、导读、鉴赏、诠释之作,再看看老老少少的电视观众,收看中央电视台一直在热播的名家学者介绍、讲解国学的“百家讲坛”节目的执著劲儿,就不难感受到,21世纪的中国人对于灿烂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自豪感。这与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不断飙升的国际地位、以及大国崛起的民族自信心完全是一致的,与过去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偏激和鄙薄态度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五四”时期,一些文化精英们出于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感而高喊“打倒孔家店!”“废除封建礼教!”;而十年动乱时期,部分狂热的青年学生们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大旗下,高呼“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肆意废弃和践踏中国光辉灿烂的国学和一切有益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化大扫荡。

认真总传结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人们会清醒地认识到:国人在极不正常的时代环境中产生的那种破坏传统文化的非理性心态和举动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势蒸蒸日上的时代背景下,国人才有可能以平和的、理性的心态,全面地、正确地、辩证地对待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并以科学的学术态度来从事国学研究,以便从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中发掘出可资借鉴的现代价值,真正剔除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这棵一度濒临枯萎的老树不断焕发生机,开出新花。而当今一些专家学者正在满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不遗余力地宣传国学,将过去少数专家、学者在书斋里钻研的学问推广普及到民间,使博大精深的国学深入浅出,走进寻常百姓家,一步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充分说明,物质上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精神上同样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提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学热兴起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隐忧,这就是由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而导致的学术畸形繁荣和失衡。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中国长期积弱积贫的屈辱处境,使国学的研究和普及一次次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许多人把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归咎于传统文化,认为是农耕型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于是一些知识精英们一再地反思、批判、扬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劝告青年人不要读中国的古书,胡适等人主张“全盘西化”,虽是偏激之语,却也是有感而发。他们都是在那特殊时代背景下被迫发出的一种沉痛呼号和无奈。至于在十年内乱时期那种特殊的政治气候下,大陆上的部分国人谈古色变,把传统文化视为万恶之源,把古人留下的一切都被视为鸦片、毒草,必欲砸烂、横扫而后快,还有谁去管什么国学不国学?那个史无前例地摧残和毁灭传统文化的年代距今不过半个世纪,但许多人对这段历史也似乎已经淡忘了。而今天从事国学研究的年轻学者们,恰恰是在那个年代出生或接受基础教育的新一代,这使得当今的国学研究队伍在国学知识素养方面与前辈学者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他们在启蒙教育阶段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现代教育,没有受到经典国粹的熏陶和诗书的浸礼,不懂得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不知道汉、宋学术的分野,也不知道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教育背景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之间有一种极大的疏离感和陌生感,许多研究者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以后才系统地接触国学典籍。所以有些“急就章”式的研究成果明显的带有现炒现卖的味道。还有一部分人抱着“为稻粱谋”的功利目的而从事国学研究,虽然他们也高举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旗,但其治学的动机和态度却让人闻到一股浓浓的商业气息,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一种铜臭的味道,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又身处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然而国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却呈几何基数增长,这就是当前国学研究的基本状况。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的这种极不协调的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国学研究的学术价值有所质疑,同时,也不得不考究一下国学热的背后是否有人为炒作的泡沫。

国学研究和普及国学知识离不开读书,而当今国人的读书的现状实在很令人担忧。《传统名著大家解读》一书的三位作者长期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他们曾对在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过较详细的调查。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未曾完整读过一部经史典籍,甚至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样的诗词选集也很少有人从头至尾认真阅读过。学生感兴趣的是计算机、英语、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等这类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课外阅读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言情小说,个别人甚至热衷于从地摊上的巴掌书、口袋书;多数学生不能通读用繁体字竖排的新版古籍,更未接触过线装古籍;还有的学生认为阅读古籍是浪费时间,对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毫无用处。因此许多学生宁愿把课余时间花在上网浏览那些花边新闻和无聊的信息上,也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来阅读诘诎深奥的经典著作上。不少人读书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正像毛泽东引用的明朝翰林学士解缙所作的一副对联所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就是当今相当多的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而对那些终日奔波于市场大潮或浮沉于官场的人士来说,他们坐下来认真读几本国学名著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这就是当前国学热兴起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国学热的波谲云诡持续升温,名家学者辈出,著述如林,大有超越乾嘉之势;另一方面却是国人对于经典著作的日益生疏和淡漠。不妨设想,当越来越多的国人沉溺于现代传媒的海量信息,而把阅读经典视为得不偿失的苦差事时,少数专家学者在“百家讲坛”上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讲解,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普及国学知识?对此,人们不是该打一个问号吗?对于广大国民来说,抱着娱乐消闲的态度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把专家讲授的国学当作一种文化快餐来消费,不过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风雅的点缀,其深层的文化意蕴不必深究(也无法深究),这样的普及有多大意义呢?是否还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把国学当作牟取名利的工具?这些问题都是该引起国人深思的。

严格说来,无论是专业的国学研究,还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工作,都应该由那些学养深厚的学者或大师来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学问是由几个素心人在荒村野外细心商榷之事,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热闹场面。真正的国学研究是一种极艰苦而冷寂的事业,它需要研究者精神和生命的投入,沉潜玩味于经典的世界之中,与古人默契心通,才能探骊得珠,钩深致远,以便获得真正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前辈许多学术大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阅读其著作,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一个智者心灵的燃烧和血脉的跳动,能读到一种流动的智慧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沉挚爱,能感到历史的苦难和厚重,受到心灵的震撼、净化和启迪,能闻到书卷的清香……他们的文字激活了传统,真正给人以文化的熏陶。翻开近代学术史,我们能列出一连串大师的名单: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陈垣、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尽管当今学者出版的国学论著汗牛充栋,却很少有摄人魂魄、发人深省的力作,有许多著作只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叠床架屋的雷同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或者虽然颇多惊人之语,但却经不起推敲,读时只感到轻松、热闹、有趣,甚至搞笑,读过后并得不到多少教益,很快便忘却了。当然,这可能与时代变迁导致的治学方式改变有关,不能苛责如今的学者。但不管怎么说,前辈大师的国学素养是今人无法比拟的,但今人治学最缺乏的是一份淡泊宁静的心胸和对传统文化神圣的使命意识,因为这种心胸和意识决定了学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品格,也是从事国学研究的前提。

读了刘家忠、魏红梅、吴有祥三位学者编著的国学研究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令人耳目一新。三位作者既非学术名家,更不是大师,而仅仅是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三位普通教师。笔者读过此书后,感觉到此书最大的学术价值在于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该书选取了20部国学经典著作,先简述经典,重点是按照时间线索仔细爬梳了自经典诞生至2009年年初历代学者对该经典的研究成果,并介绍该经典的重要研究著作的学术价值。搜集资料巨细无遗且条理清晰,评论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好恶和偏见,使该书兼有研究资料索引和简明学术史的双重性质。正如徐传武先生在序言中所说,此书能为文科大学生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资料索引和参考书目”,“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学术训练及指导意义”。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留的余地太多,因为该书还可以为专业的国学研究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指南。我们知道,任何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再发展。而现今不少研究国学的论著,却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于不顾(甚至连句读训诂还未完全通晓),便凭着自己的生花妙笔对经典进行天马行空式的解读、发微、新解、全解、心得、现代阐释,有些著作洋洋洒洒动辄几十万言,但其中到底有多少创新的成分,又有多少属于老调重弹、废话连篇甚至臆测成份,如果此类著作的作者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读此书的某些章节,恐怕对自己的“大作”会有更客观、更理智的评价了。

勿庸讳言,该书作者的国学素养谈不上有多深、多高,识见也不是多么精辟、深刻。三位作者的功劳在于,他们整整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对20部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著作认真地爬梳和整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有志于国学研究和普及国学知识的同仁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依据。这项工作看起来是“述而不作”,但他们为今后的“作”,或为别人的“作”,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基础工作,此工作是极艰苦和乏味的。作者这种不惮艰辛、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让人钦佩,充分表现了年轻一代学者对传统文化的虔诚和挚爱,同时,这种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也让人看到了学术薪火传承的希望,正如陈寅恪先生晚年在诗中所论:“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我敢断言,这本著作当前很难成为书店里的畅销书,也不会给书贩子们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即使摆在高校图书馆的书架上,一时也很难成为师生们争相借阅的热门著作,但比起地摊上某些趋时媚俗的畅销书来,其学术价值实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时间越久远,此书的价值就会越大,影响也会越广大。这是笔者读后对此书的评价,相信读者读后也会有同感。

责任编辑:徐隆彬

2010-04-12

张克云(1941—),男,山东莱阳人,潍坊学院研究员。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0)03-0149-02

猜你喜欢
国学学者学术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垂”改成“掉”,好不好?
学者介绍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者介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