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化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及其构建

2010-08-15 00:52:14汤菁菁
关键词:生态化大学生态

汤菁菁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论生态化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及其构建

汤菁菁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文章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探索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期实现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听说课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听说技能,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生态角色

一、引言

“生态学”这个术语是在19世纪中叶提出来的,它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20世纪初,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衍生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在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 》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 ”的概念。(Cremin,1976)[1]20世纪 80-90年代,华盛顿大学的Goodlad.J首次提出了学校是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观点。由此学者们对于学校微观生态,如课堂教学展开研究。Leather(2003)[2]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专著,这说明生态外语课堂教学研究的体系正在形成并已有了一定成果。

国内对教育生态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对于教育系统的层次生态,如高等教育的生态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同时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涉猎不够,探讨课堂生态问题的学者不多。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坚林是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指出在教学环境“生态化”部分,生态化大学外语课程的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 (陈坚林,2008)[3]

教育生态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生态平衡也就是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与群体的成长状态,强调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主动调控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能够使课堂教学高效顺利地完成。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应是生态系统的主体,而课堂环境就是非生物环境。(吴鼎福、诸文蔚,2000)[4]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呈现一种和谐、开放、自主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

生态化教学就是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来思考和研究复杂的教学现象,建立一种动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就是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交际化,和谐化,自然化。教师在英语课堂采用生态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革。

二、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笔者在这里尝试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并结合教学实际来探索如何构建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

在大学英语改革形势下,各高校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都纷纷开设了英语听说课,听说课将英语的听和说教学融合在一起,是优化语言输入与输出过程的一个最佳平台。要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就是要使课堂生态主体(师、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个体(教师)与生态群(学生)之间能够达到关系平衡,和谐发展,通过互动循环,信息传递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一)营造生态化的听说教学环境

首先,高校应加大对外语电化教学的投入,扩大语音教室的规模,保证一人一机的配置,对多媒体语音室设备进行更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利用设备多做练习。其次,控制班级的人数。班级人数过多会造成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扩招以来,加上有限的师资配备,英语课堂的人数急剧上升,大班上课成为普遍现象。有的班级少则六七十人,多则100多人,这对教学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听说课的教学不能顺利的进行。过多的人数,有限的教室空间使得学生与教师都感觉到拥挤,所产生的影响是作为生态个体的教师觉得上课疲惫不堪,作为生态群的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在需要交际教学的听说课堂,过多的人数使得无法保证大部分学生有语言表达的机会,阻碍了生态个体的发展,也使得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减少,使课堂教学达不到效果,出现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所以外语听说课堂应该把学生人数控制在20~30人之间,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社会环境。另外,还应该让听说课堂走向分级教学。学生的听说水平差距较大,为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听说水平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生态主体作用。所以构建生态化的听说课堂一定要了解教育生态理论的最适度和最优化原则:教育生态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把各种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 ,使各要素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 ,使其协调发展,实现系统功能的增值高效,使系统的整体联系在活动中达到最优化。(张玲,2005)[5]

(二)在听说课堂确立师生的合理生态位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影响,一直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忽视了对其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在学生的生态群体中,由于性格差异,水平差异,使得每个人所处的生态位也各有差异。尤其是在听说课堂中,有的学生自信心强,善于表达,在课堂中处于优势地位;反之,有的学生基础较差,或者是由于自卑内向而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如何优化师生的生态位呢?这就需要师生合理定位,加强交流互动,促进和谐发展。

1.教师的生态角色

作为听说课堂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懂得与时俱进,在教改的新形势下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例如在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听说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接受新的角色就必需全面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才能让这种教学模式得以实施。所以教师自身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新的知识结构,同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使之用与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生态中,教师处在一个与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的复杂关系中。由于课堂生态关系的复杂性,需要教师扮演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做知识的传授者(initiator),如对听说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可以做协作者(partner),如协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完成口头表达或听力理解的任务;可以做参与者(participant),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参与辩论观点,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可以做学生的朋友(friend),要对学生给予信任与尊重,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还可以做学生的父母(parents),在学生犯错误时,给予鼓励和宽容。通过教师扮演的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具有自然和谐的生态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态系统理论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必须开放才能实现与外部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与发展。作为微观教育生态系统的课堂教学系统也不例外。然而,课堂小生态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语言技能训练所需要的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所以听说教学需要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学生听说能力的学习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语言的实际运用,这就需要在听说课堂以外,开设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天地,举办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沙龙,戏剧表演等活动创设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投入,所以在课堂外教师的角色应是热情的、积极的、奉献的。

2.学生的生态角色

学生是构成学习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的因子,教育生态学认为,学生个体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课堂生态。作为互惠共生的两个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只有加强交流和互动,才能彼此促进、获得共同发展。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学生,首先要相信和尊重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生态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应是学的过程的主体,学生以求知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进行课堂学习,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积极地参与体验教学活动。英语听说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的课堂。作为学生在听说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课堂学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调整听的速度和方法,有问题时及时向教师请教。在口语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小组学习中主动参与扮演角色、情景对话等,并与其他小组展开口语竞赛、辩论等,在竞争中相互促进。

同时在课外,学生也应该保持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时向教师请教和反馈问题,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把自身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中,走进社会大课堂,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语言的实际运用。

(三)自主式教学模式

英语的听说课堂是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听说训练,以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建立网络辅助下的自主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发挥网络的辅助作用,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要会组织课件材料,把知识信息适度输入给学生;组织课堂教学,如利用网络信息给学生放一段视听资料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如复述材料,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或是让学生演绎材料进行情景会话引导,或是学生来自主选择网络资源中学生自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实时交际,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实践能力。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利用英语资源既可增强语言趣味性,又可大力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并以积极的姿态获取新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结语

改革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更加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构建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理念。一个积极,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给学生以全面发展的机会。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以生命存在的自然和谐状态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即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系统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Cremin L A.Public Educa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76.36.

[2]Leather.J.,J.vanDam.Ecologyof Language Acquisition[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3]陈坚林.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确:对 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3-7.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72.

[5]张玲.生态化语文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29.

猜你喜欢
生态化大学生态
“留白”是个大学问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26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