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宇宙人生数理观

2010-08-15 00:52:14何义霞邢献昆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规律性本原

何义霞,邢献昆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河南 南阳 473000)

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宇宙人生数理观

何义霞1,邢献昆2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河南 南阳 473000)

古希腊和远古中国都利用数来阐释自己的宇宙人生观,古希腊主要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远古中国则主要是以老子和《周易》为代表,二者建构了具有相同认知而又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数理观。正是这种数理观指导下,各自探寻着规律性的东西,并且通过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东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古代中国;宇宙人生观;数理观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远古的中国,先民们都对数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对于数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不懈探索。他们用数对其所生存的世界进行探究、理解和认识,又利用数对其进行阐释和解读,从而构建了他们既有相同认知又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数理论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古希腊形成的是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观,而古代中国则是以老子和《周易》为代表的用数来阐释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

一、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对于万物本原问题,先民们都有自己的认识。古希腊有“水”本原说、“气”本原说和“火”本原说等,到了毕达哥拉斯则形成了“数”本原说。“数自然是最先的,而且他们(毕达哥拉斯学派)似乎发现了数和存在的与生成的事物相似之处,比在火、土、水中能找到的更多,如一种数是正义,另一种是灵魂和理性,再有一种是几乎所有一切东西无一不可以用数来表述。”[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卷第5章)他们认为,世界上不仅存在实体事物如植物、动物等等,而且还包含正义、理性、灵魂、机会等。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与其用水、火、土表示万物的本原不如用“数”来解释万自己的认识。水、火、气等只能解释具体实体事物的构成,而不能解释正义、理性等抽象理念,数不仅可以解释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解释抽象的理念。数是万物的本原,数“一”是最基本的,它是一切数的开始,又是计量一切数的单位。一切数都是从“一”产生,“一”加上一个偶数就成为了奇数,加上一个奇数就成了偶数。“一”产生“二”,“一”作用于“二”就产生了“三”,“三”就是宇宙,由此演变出十个数字代表完满,并以此来阐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形成。

中国老子对于万物本原问题也有类似的探讨和研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在这里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一”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万物形成之前的那种统一状态。而他把这种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最高“自然”原则,这样“一”就成了“道”的同义语。所以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贞。”老子同毕达哥拉斯的观点相似,描绘了一幅万物由数而衍生的世界图式。

《周易》虽然没有把数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但认为数在万事万物衍生和演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周易》利用阴爻(––)、阳爻(—)两种符号两两相重所形成的四种符号,再有四种符号两两相重从而形成八卦,八卦再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再经过一系列的运演最后得到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这个数目,《系辞传》中称该数目为“万物之数也”。在这里通过卦爻数的生成所形成的“万物之数”,体现着万事万物形成宇宙的生成模式。

由此可见,无论是古希腊的数本原论思想,还是中国古代先民们对数的认知和理解,都说明了数在万事万物衍生和演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数成为万物的本原,数是万物演化和衍生的根基和宇宙的生成模式。

二、数的意蕴是什么

古代先民们为什么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和宇宙的生成演化模式呢?数到底意蕴着什么而使古人对数如此关注和重视呢?毕达哥拉斯在对音乐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根据,即数代表着和谐。毕达哥拉斯从铁匠用铁锤打铁时所发出的谐音中得到重要启示,并通过在琴弦上进一步的试验和验证,发现了同一个琴弦中有不同的张力与发音音程之间的数的比例关系。这就是,如果甲弦负重12磅,乙弦负重6磅,即它们二者之间的比例是2:1时,便发出八音度的谐音来;如果二者之间的比率是3:2时,便发出五音度谐音来;如果二者之间比率是4:3时,便发出四音度谐音来。毕达哥拉斯从谐音差异中得到了启示,认为导致万物差异的并不是物质之间的差异,而是其所包含数量之间的比所决定的。他把这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各种技艺活动中,推而广之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以数为标准和进行衡量。这种本原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由和谐进而产生了秩序,再由此产生了他的数本原论思想。

《周易》是通过对数的大衍(即对数推算演化)揭示其所蕴含的神秘意义。利用50根筮草,虚其一根不用,然后“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营程序揲算,三变而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再依据大衍结果即卦、爻所得到的一套符号系统试图“弥纶天地之道”,来预测自然、社会、人生的福祸吉凶,以达到“穷理尽性以致于命”和“极数知来”的目的。在此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同意显示出一幅万事万物由数而生成图式。这种宇宙生成图式同样体现着宇宙是一个生生有机的和谐体,万物在这种有序和谐体中生长壮衰,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由此可见,数不仅仅是万物之本原,数还代表着和谐,并能预测未来万事万物的发展趋势。数和谐理念使先民们试图从数中寻找出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规律性东西,指导着他们去认识世界、把握人生、掌握未来。泰勒认为:“毕达哥拉斯的成功,是在于为音阶的音调中各种关系寻找出数规律。”[2]他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数。毕达哥拉斯从数中发现了和谐,发现了勾股定律等,其实这也是从数中找到了规律性的东西。如果说“数是万物之原”在今天的眼光看来似乎是荒谬的,但是从数蕴藏着规律性这一点来说,显然他的观点又是正确的。近代科学正是在寻找自然界的数学规律中逐渐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可以说,近代科学所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和成果都是由于发现了新的数学规律。即使今天,在许多领域内仍然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对一些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之一。

三、数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由上面分析论述可知,数是万物本原,数在万物生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先民们对此都有着这样的相同或者相似观点:其一,认为数字可以反映宇宙一种规律;其二,对数的神秘感形成对数的崇拜。但是中西方在形成数认识论时又各有特色,这种特色对西方和中国古代数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本原说,偏重于数的几何学性质,具有较强演绎推理特性。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万物是由数组成,因此他们认为数是万物本原,用几何图形点、线、面、体来解释数是万物本原。他们认为几何图形是从数——单位“一”产生的;而且他们本身也是数即点是一,线是二,面是三,体是四。他们从几何学研究中认识到事物都是由立体构成。立体是由平面构成,面是由线构成,线是由点构成,点可以归结为“一”,从而认为几何图形是组成具体事物的本原。由点到实物可以显示数几何演变历程。数“一”到数“十”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正是这种数的推演体现出规律性,因而对后来西方哲学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受毕达哥拉斯思想影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几何图形来构建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把数学看成是万物固有特性,再到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本》,对西方科学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毕达哥拉斯数规律性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是对数的神秘意识和崇拜,中国古代先民们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与古希腊重几何学、重数量比及其规律性、重演绎推理理性思维模式相比,中国古代更注重强调数的象征性、实用性、功用性以及思维直观性和非思辩性,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易》中的数称为易数。易数有天数、地数、大衍数、卦爻数、河图洛书数等等。《周易》中的数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象征,反映更多的是事物质而不是量的特征。数往往和象紧密相连。故《易·系辞》中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相”以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八卦八种三画的卦形象征天、地、风、火等八种物质形态。由八卦重成的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蕴含有丰富含义。每一卦中有六爻之次,六爻位置两两并列,体现着三个层次,初、二爻象征“地”位,三、四爻象征“人”位,五、上爻象征“天”位。合“天、地、人”三才。另外,《周易》所建立在数基础上的数符号系统,又和自然、人生、国运等福祸吉凶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其象征性。

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思想,对筹算操作运演所形成的计算体系形成有重大影响,凸显出数的实用性、功利性以及思维直观性和非思辩性。这种筹算方法只是作为纯粹数量关系运演而不参与理性推理表示。致使《周易》对古代中国数学影响无论是在数量观、数学思想还是在数学方法上,集中体现在使其向实用性方向发展。深受《周易》思维模式影响的《九章算术》是以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直接目的的,《九章算术》中的246道题几乎全部是应用题,是对秦汉之间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所做出的全方位的反映和认识。这些反映虽然使感觉经验更加简单化、规律化,并整理成可促进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原理与公式,但没有超越直观经验和具体运算模式。因此,数的实用性和思维直观性,致使中国古代数学在发展中失去了一种科学理论所应具有的深层性质:即执着于追求纯粹的科学理性,同时这种思维模式的存在同时也制约和限制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先民们通过对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运算和推演找出其规律性,通过运用这种规律性并能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其从对生存世界的认识从无序走向有序,反映了古人试图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利用数的这种有序性来控制自然、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使人们在社会发展中游刃有余。即使在今天,我们在许多领域内仍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这种方式,对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数所反映出的现象虽然一方面可以体现其规律性和预测性,但另一方面这种规律性也反映出其机械性和有限性。世间万象纷繁复杂,仅仅通过数是不能完全囊括所有现象的。自然、社会和人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在认识事物时应该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看待它。因此对于数,我们既要利用其有序性、规律性的一面,又要防止对数的过度迷信,要有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使其为我们所用。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985.

[2]泰勒·柏拉图.蒂迈欧篇(注释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985.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汪子嵩,范明生 .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上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6.

[7]冷天吉,安道玉,何宝林.论《周易》的数崇拜意识及现代意义[J].商丘师专学报,1999.

猜你喜欢
毕达哥拉斯规律性本原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本原Heronian三角形的一个注记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31
数学家的肖像之毕达哥拉斯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中华诗词(2017年10期)2017-04-18 11:55:24
今日聚集让新闻回归本原
公证改革发展若干规律性认识
中国司法(2016年1期)2016-08-23 11:56:34
毕达哥拉斯与无理数
毕达哥拉斯
天才毕达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