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楠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机制
苏楠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国际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是在不断加深的,对于我国而言,不但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也意味着外部冲击将会有新的更快的传播渠道,国际贸易的波动将对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部门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对我国贸易弹性的影响。
垂直专业化;进出口贸易;弹性;影响
1990年以后,东亚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沿海地区、部分东盟国家已经成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键参与者。行业方面一些如:化工、纺织、服装和软件等产业已经显示出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特征,但最主要的无疑是机器设备制造业(Ando、Kimura,2005)。制造业由大量零部件和工序构成,生产环节需要国际间的分工,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产业内分工,因此不同地区的生产者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到上下游零部件的生产。贸易数据明确地显示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是在不断加深的,对于我国不但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而且也意味着外部冲击将会有新的更快的传播渠道,国际贸易的波动将对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部门产生更加剧烈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对我国贸易弹性的影响。
对于一种产品的生产环节跨国劳动分工,并且上下游通过垂直贸易链相互连接的现象,学者有不同的术语描述,如垂直专业化 (vertical specialization)、全球生产分享(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国际外包(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全球供应链 (globe supply chain)、模块化生产(fragmentation theory)和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等。尽管不同学者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基本涵义大致相当,本文对上述定义不加区分。
研究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方向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第一是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应用于产品内分工,Jones (1982)、Dixit和Grossman(1982)认为,如果在生产过程可以进行地理分割的前提下,将各环节重新安置在拥有不同禀赋的地区生产,整体生产成本将减少,并且区位优势差别越大,垂直专业化生产越有可能。第二种是在新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框架内的解释。如Yi(1997)和卢锋(2004)认为,不同生产阶段在规模经济上可能存在差异,通过产品内的分工,将有效规模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割,安排在不同地理区间生产,以此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此外,从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企业外包活动。如Kimura和Ando(2005)解释东亚企业间大量活动的产生,这类交易包括OEM、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和公司内部交易等等。这些都是对新交易变革模式的适应,将各种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Sener和Zhou(2009)解释了外包稳步增长的原因,并建立贸易内生创新动态模型解释全球化过程,伴随R&D,对于本地采购和外包来说,外包被称为“iPOD”模式,企业将研发和同步外包结合起来。Ornelas和Turner(2008)建立模型来解释跨国公司外包与公司内贸易的动机。Du(2009)研究双边外包,即同时采取一种产品的外包和对内采购,目前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中间投入品上按偏好来选择外部生产或内部生产,可以部分解释经济危机中贸易流减少的现象。
垂直专业化程度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的测量。部分学者利用企业调查数据计算自己价值链部分的大小。还有人利用外贸统计数据计算贸易流中自身所处部分环节的比重。比较广泛的是利用国家投入产出表来计算某产业和另一产业相互依赖的程度。例如Hummels(2001)计算了垂直专业化程度,反映了一国进口投入品被用于生产出口品的比重。Yeats(2001)利用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机械与运输设备行业中零部件贸易的增长,用OECD贸易统计说明了与关税引致的海外加工组装相关联贸易的重要性。国内不少学者也做了一些尝试,如CCER课题组(2006)运用中国1992年、1997年和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的总出口贸易的VS比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贸易中进口中间产品的价值比例上升到约22%。
对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经济分析,Amighini(2005)对中国办公设备、IT产品、电信产业分析,说明中国在从国际垂直分工的低端环节起步,从技术外溢中获益,对经济的产业升级有正面影响。张小蒂与孙景蔚(2006)的研究也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利于中国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上升,从而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胡昭玲(2007)也对中国参与国际供应链的行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的收益要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自中国实行出口导向性政策以来,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也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同时形成了对进口中间品的高度依赖关系。根据测算,仅2003年,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深的装备制造业VS比率(垂直专业化比率)均在20%以上,即来自进口的中间产品价值占同类出口产品价值20%以上。2008年,我国制造业部门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占整个价值增加值的37.3%(Escaith,2010),清楚地表明我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融入生产的全球化过程。贸易弹性本文指的是进口需求收入弹性,是进口数量变动的百分率与国民收入变动百分率之比。Freund(2009)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全球贸易下降的影响,并指出贸易对GDP的弹性在最近50年变得很大,所以当发生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贸易量会出现剧烈的下降。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弹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一般的观点认为出口带动了一国经济增长,然而对于我国来说,随着日益融入国际生产网络,需要大量进口零部件、中间产品,并且国内相关部门也进一步整合起来,为出口部门服务。因此进口,尤其是中间产品的进口间接地影响到了总产出。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弹性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第一是结构效应。当工业生产的产业链在全球不同国家分割时,各个部分彼此之间都十分重要,对某一环节的冲击将导致整个链条受到影响。与传统传导路径不同的是,冲击将从供应商向终端客户传播。而不是需求驱动的,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传导方式。当外部冲击发生时,会严重影响到中间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对供应链内不同国家、不同部门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受到银行信贷收缩的严重影响,而这些部门是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最高的,对国际贸易在中间品和最终品的冲击非常大,远远大于农业、服务业等其他部门。然后,初期冲击将对参与程度较低的其他部门产生影响,总产出继续下降,经济危机转化成经济衰退,此时国际贸易的下降趋于减速。第二是存货的影响。Baldwin(2009)提出,由于地理分割造成企业必须维持一个最小的存货水平,以应对国际运输方面的问题。各环节的生产者按销售计划和预期的风险,倾向于迫使上游供应商保持大量存货以应对需求。此外还有上游厂商大规模生产,从规模经济中获益,降低平均成本。这样大量存货转化成对银行信贷的较大需求,当最终需求下降或者面临信用危机时,首先是降低存货,然后是上游厂商的生产停滞。Alessandria(2009)说明国际贸易参与者面临更剧烈的存货管理问题,进口企业保持存货比率大体是只购买国内材料企业的2倍,产生的贸易流是块状而且流动性差,只要下游进口企业存货没有减少的最优水平以下,上游供应商面临生产的停滞,要么裁减工人,要么设备闲置。因此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缓冲效应越来越小,如果初始的冲击非常大,最终消费突然停止,将导致整个供应链快速波及,这也是制造业贸易为代表的国际生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长期贸易弹性有上升的趋势,原因可以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越来越多行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生产加以解释。虽然被称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从价值链角度来看,我国还处于价值链的末端,生产需要大量进口零部件或中间品,然后利用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行组装和进一步加工,最终工业制成品再出口其他国家市场。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与大量工业中间品的进口相关的,表现为贸易弹性伴随着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化而增大。
(二)短期中,外部冲击会造成贸易弹性的过度反应。例如2008年经济危机中,贸易量的下降要远远大于GDP的变动,原因有二:第一是不同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不一样,危机中的信贷收缩对耐用品和资本品影响最大,而这正是参与程度最高的制造业部门;第二是存货的调整,参与价值链生产的各环节,应对危机重要的方式是降低库存,因此会对国际贸易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以上结论表明我国利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这样的契机,一方面提高了本国相关产业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但同时对于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依赖性也大大加剧,因此外部经济条件的改变会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而且往往这种冲击具有放大效应。如何适应新国际分工带来的调整,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我国在现有要素禀赋前提下,目前处于垂直专业化链条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进口中间品中资本与技术品零部件的比重高,其中大部分为机电产品关键零部件,说明出口体现为加工装配后最终产品的出口,这样不但要面临上游厂商技术、资金壁垒,还要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各种贸易障碍。因此,必须提高现有分工体系的地位,升级产业结构,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环节转移。
2.由于外部冲击对垂直专业化生产链条具有放大连锁效应,并进一步影响到经济整体的运行。因此参与者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以应对外部市场的突变。充分发挥技术实力较强、产品设计新、质量较好的优势,加强与国内企业和销售商的合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形成兼顾两个市场的新格局。
3.由于外部冲击对不同部门差别很大,对服务业等行业影响较小,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在融入承接制造业产业链的同时,还有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的机遇。随着信息、交通成本的降低,服务业也出现产品内分工的迹象,应利用现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切入点,发展相配套的生产者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融入国际生产服务体系,才能加速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1]巴格瓦蒂,潘纳加里亚,施瑞尼瓦桑.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卢峰.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2007,(8).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5).
[4]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5).
[5]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 2006,(5).
[6]国家统计局.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Du.J.,Lu.Y.,Tao.Z.Bi-sourc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77(2):215-222.
[8]Freund.C.The trade response to global downturns:historical evidence [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5015,The World Bank.
[9]Hubert Escaith,Nannette Lindenberg.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and Trade Elasticity in Times of Global Crisis[J].workpaper,2010.
[14]Hummels,David,Dana Rapoport,Kei-Mu Y.i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1998,4(2):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