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阳 超
《鲁迅自传》是鲁迅先生于1930年5月创作的,作者以时间为序,概要地记述了他近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他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人生态度,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中大部分经历的概括与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重点叙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几次重大转折。语文版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把其分为三次:
第一次是18岁旅行到南京,考入不收费的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看出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二次是在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决意学医,反映出他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
第三次是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简而言之,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三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那么,鲁迅的爱国思想是否历经了这三次变化呢?下面,我将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促使他思想改变的原因,谈谈自己的拙见。
鲁迅留学日本选择学医,“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他原来的想法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后来却弃医从文,主要是“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电影事件对鲁迅的刺激太大了,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新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生平疑案》的作者王锡荣也说:“他‘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强国强种的途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鲁迅的人生经历中,他确实产生过医学救国和文学救国的思想,并且最终走上了以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艰难奋斗之路。但把鲁迅旅行到南京,考入不收费的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认为是鲁迅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我认为是不妥的,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鲁迅南京求学前后的人生经历。
鲁迅13岁那年,祖父因“科举弊案”被抓,被判为“斩监候”,等候秋后处决。这一件事,使鲁迅的家庭受到沉重打击,为了保全性命,他们不得不变卖田产,各处疏通关系,周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骤然败落。正当祖父下狱的时候,鲁迅的父亲又患了重病,大约病了3年,最终在鲁迅15岁那年秋天去世。在这3年中,祖父入狱,家中断了官俸,还要不时往狱中送钱;父亲治病,也需要钱。为了筹集这些钱,家中只好把家产和衣物拿去典卖。一份人家,弄到不断去当铺的地步,这败落也就相当彻底了。
家庭虽然败落,但对于读书,鲁迅是喜爱的。他在跑当铺进药店的时候,也坚持在三味书屋求学。当17岁的鲁迅从三味书屋出来后,就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到哪里去,他要做个什么样的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但是他对走这条路并没有多大的热情,何况科举考试需要经过多重考试,即便八股文写得好,也需历经多年才能考到“举人”。鲁迅家境穷困,根本就没办法支撑他考下去,也只好改做其他。在当时绍兴知识分子中,以做幕友为职业的人很多,甚至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而那些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这也不是鲁迅想要走的路,他在自传中说道:“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在这种情况之下,鲁迅只得选择第三条路,“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除以上原因外,鲁迅的出走也是环境逼出来的。自从鲁迅家道中落后,许多势利的人都看不起他们。在他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开蒙塾师周玉田就趁鲁迅祖父坐牢,利用族权来压迫他,强迫他在一张族中讨论的对他家不公平的房产分配议单上签字。这件事使鲁迅非常生气。后来他感叹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然而更可气的是“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一切都使鲁迅迫切地想离开,他觉得“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当时向他招手的,是刚开始出现的新兴学校。虽然这时绍兴也有了绍郡中西学堂,但因为改革不彻底,鲁迅感到不满足,他羡慕的是杭州的求是书院,不过学费这条门槛阻挡了他的去路。因为“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后来打听到在南京的叔祖周庆蕃任管轮堂监督的江南水师学堂是不要学费的,“自然只好往南京去”。
但在当时“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就在鲁迅去南京读书前夕,即1898年3月,他在《知新报》上看到一张瓜分中国的地图,就在写给在杭州陪伺祖父的二弟的家信中,特别提醒:瓜分中国图中,侵占浙江的是英国!同时,他还在报上看到美国和德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增强国力的报道。正是这些报道,增强了鲁迅走异路、逃异地的决心。因此,他不顾社会的奚落和排斥,力排众议,前往南京报考江南水师学堂,“寻别一类人们去”,从而走向了新的求知之路。当然,这当中包含着鲁迅对祖国存亡和故乡安危的关心和忧虑。
鲁迅于1898年初夏抵南京,考取江南水师学堂试习生。这个学堂完全是衙门化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规定遇有缺额才能补入高一点的班次,学级等于官阶,同样必须候补。鲁迅“试习”三个月,正式补班时,由于二班无缺额,只补了个三班生。他进的是管轮班,也就是后来的轮机科。
在江南水师学堂里,三班生与头两班生生活待遇相差悬殊。头两班生不仅津贴要多些,就连卧室里的家具与三班生不同。三班生的卧室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而头两班生就不同了,二桌二凳一床,床板却是三块。
“功课也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It isa cat.’‘Isita rat?’一整天是读汉文:‘君子曰,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及庄公。’一整天是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颍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
更可笑的是学校原先还有一个给学生学游泳的池子,后来淹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就被填平了,还在上面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庙旁是一座焚化字纸的砖炉,炉口上方横写着“敬惜字纸”四个大字:。而且每年七月十五,总请一群和尚到雨天操场来放焰口。
最让鲁迅不满的是学校当局在分配学生的专业上,很重视地域关系,是他的同乡或有关系的人,一进学校就学驾驶,像鲁迅这种和他们没有这种关系的人,就分在机关科,永远没有机会去学船面上的技术。
对于这样的学校,鲁迅“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就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乌烟瘴气”。他对此厌恶至极,“只得走开”,于是,不到一年,便转学至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自1899年1月至1902年1月,鲁迅就一直在矿路学堂学习,并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毕业,随后略作准备,即赴日本,初入东京的弘文学院,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在此就不再详叙。
鲁迅在南京的几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触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反帝斗争惨遭镇压,八国联军长驱直入,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切使青年鲁迅对祖国的现状和前途思考得更多了。在矿路学堂,鲁迅读到了对他影响深远的一本书——《天演论》。这本书使他认识到:既然生物生存在不断的进化中,那么,我们国家也必须改变现状,坚决抛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努力学习一些先进、新鲜的事物,才能找到中国人民生存的道路。《天演论》更是向他灌输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就是与天争胜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他就曾给自己刻下三枚图章,分别是“文章误我”“戛剑生”和“戎马书生”。意思是,“以前读古书,做古文,耽误了我的青春,现在我要‘戛’的一声拔出剑来参加战斗了。”这三方印章就表达了鲁迅献身祖国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从以上所叙的鲁迅人生经历来看,他最初选择去水师学堂主要是因为那里可以免费读书,后来转入矿路学堂主要是因为不满水师学堂的教育管理方式。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怀有满腔爱国强国的思想,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从鲁迅这两次人生选择的动机来看,主要是客观条件迫使他进行选择,并非鲁迅主观上自我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而进行的选择。我想:对于一个刚从农村到南京半年多一点的年轻人来说,在面对这种人生抉择时,更多的应是想着如何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对于如何救国应该还不具备清晰的概念,也就谈不上有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另外,笔者查阅鲁迅自叙的诸多文字,也找不到有关鲁迅对自己当时想走实业救国道路的相关记载。
因此,笔者认为在鲁迅的人生经历中,不管是选择水师学堂,还是选择矿路学堂,他都是被迫无奈的,并非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其实,鲁迅真正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出国接受新思想后,才逐渐成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士,开始他更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