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个课堂”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10-08-15 00:44杨金卫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大学生

杨金卫,时 赟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人生没有目标和方向,行动失去动力,金钱至上,只去追求眼前的一点物质利益,贪图物质享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淡漠。在一份对某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基本认知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爱国热情强的占44.95%(378人),爱国热情一般的占48.39%(407人),爱国热情弱的占 6.66%(56人)。可见,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认知大多处于一般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2]。因此,强化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更新观念,选准契机,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四个课堂”有机结合。

一、上好“第一课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堂”即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此,就要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改进课堂教学,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要不断积累新经验、总结新教法、学习新理论,然后再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原则化,原则方法化,方法技巧化,技巧艺术化,这样才能不断地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持续改善。教师要从“真信”、“真教”入手,真正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中学到知识,学好知识,使知识入脑、入耳、入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代之以情境教学、学生专题研讨会、课堂调查或课堂问答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思想教育师生对话活动,教师就学习、生活、人际情感等问题及爱国主义、国际形势等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才能提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是主体。只有让学生“真学”、“真用”,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加强国情和历史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的比较、发展的比较和中西的比较中,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坚强信念。

总之,要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感。

二、搞活“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第二课堂”即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学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学生的内在成长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专题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培育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情操。可通过举办“纪念五四运动”和国庆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大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三、走向“第三课堂”,升华大学生的爱国品格

“第三课堂”是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升华大学生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

一是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积极地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段历史、一部教材、一处课堂、一座蕴藏着真善美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宝库。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激发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使大学生在这个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实现情感、阅历的升华。

二是将社会实践融入专业实习。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情况,分别制定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将社会实践与学生实习实训相结合,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努力打造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思想认识、实践能力、活动效果以及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三是丰富内容,寓教于乐。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广泛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企业、部队等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四、占领“第四课堂”,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

“第四课堂”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媒体。互联网日趋显现“第一媒体”之势,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已跃居几大主流媒体第一位。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所作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3]目前,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打造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建立一大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讲座和辅导,通过电子布告、QQ群、博客、网上聊天等途径,收集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并就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在BBS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方式,学校能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论坛,引导大学生就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抵抗力,从而达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郭建锴,张林明等.某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5).

[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0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