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

2010-08-15 00:50:55李耀辉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

李耀辉

(河北新华书店,河北石家庄 050011)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

李耀辉

(河北新华书店,河北石家庄 050011)

在新中国建国 60年来的伟大征程中,我国领导集体一直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和发展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则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其科学内涵。这一发展不仅推进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从政策上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新时期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民生思想。

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化进程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公”为大道,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大同社会;从鸦片战争后启蒙运动兼容并包的道路,孙文主义的对资本主义批判中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共和思想,“三民主义”为纲,以实现大同社会的中国式发展道路;从新中国的“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走共同富裕之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些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和民生思想,在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融会贯通后,形成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民生思想。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和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并且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光辉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内容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历史上曾有一个“轴心期”,在那个时代,文明古国的一些思想家,对于人类历史发展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历史命题。他曾说过:“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1]故而比较中国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难发现其中都有各自对民生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用、行,乃至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就是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解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问题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民生思想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关心贫苦农民的生存生活到关心“人”,再到揭示“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的几个过程。不管是关心贫苦的工人阶级中具体的“人”还是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广大的“人类”,民生问题自始至终都是马克思民生理论创建的基本立场。

首先,马克思从现实利益关心贫苦人民,对其从事经济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在 1842年的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就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不得不就所谓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而这曾使我陷入困境。……第一次推动我去研究经济问题”。[2]其次,马克思辩证的看待民生问题,把生产和生活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指出改变生活与生产对立关系的途径,即是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使工人从异化的劳动下解放出来,变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再次,马克思从人的生存生活出发,揭示了人的生存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的生活为前提,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的生活。马克思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基础,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对于人类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意义,从而深刻的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源。可见,在马克思看来,民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活,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精神、政治生活在内的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不仅是具有科学性的而且还具有阶级性,虽然其实质内涵同人民性是一致的,但是,毕竟还是要受到其历史局限性的制约。在情况完全不同的中国,我们在挖掘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3]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非自身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民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就在用传统大同民生思想对资本主义进行着批判。而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解放全人类、实现多数人的利益,又引起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鸣,并最终选择把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作为我们寻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道路。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探索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在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统一战线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土地革命时期,创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解决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等著作中都阐述了丰富的民生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位党员同志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国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其需要的矛盾。毛泽东针对当时我国失业严重的状况,多次指出,解决失业,扩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因此提出“我们要合理地调整工商业,使工厂开工,解决失业问题。”[4]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等思想都体现了毛泽东强烈的民生关怀,并且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是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性,“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政治挂帅”偏离了起初的设想,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进行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逐渐从观念上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的错误认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判断上,邓小平一针见血的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5]从而恢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作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标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等措施逐渐改变了吃大锅饭的状况,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邓小平敏锐的把握住时代的主题,坚定不移的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并通过“三步走”战略和“两个大局”重要思想,逐步显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这些无不体现邓小平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民生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充分物质前提的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资源环境过度损耗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准确的把握住当前的形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凸显出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念。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也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江泽民民生思想紧紧抓住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他们的事情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文化、医疗、环保、收入分配等等,都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并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正是江泽民的这一执政理念,才使党和国家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并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新局面。[7]

三、和谐社会下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适应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要求,明确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民生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解决。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的民生思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前提,进而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体现当代民生思想的和谐社会,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体系。

1.中国特色民生思想的新内容

2002年 10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又强调指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权为民所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巨大而辉煌的成果理应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这也是人民赋予和选择的。“权为民所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而且深刻蕴含着“执政为民,以权为民”的深刻思想,“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情为民所系”,“从群众中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有着“鱼儿与水”般深厚的感情,所以中国共产党必定要时时刻刻“为民所想,为民所忧”,亲近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到“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问题。这不仅是维系党和国家兴盛的关键,也是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更是推进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石。

“利为民所谋”,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党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任何时候,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改善人民群众的利益一直都是我党不懈的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始终是我们党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所以,我们“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视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中国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工作中去。”

2.中国特色民生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书记对于和谐社会进行了如下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又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为前提和途径。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通过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合理解决就业问题;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通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通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只有解决当前突出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反之亦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改善民生问题的最终目的。我党目前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了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的局面。

四、结论

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时代都会赋予其不同的历史内涵。当今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交汇点和落脚点。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 6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们清晰的看到,我党始终秉持民生思想的这一执政理念,这体现在从新中国建立,到如今成为国际认可的负责任大国的伟大征程中;体现在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到如今众多经济指标都名列世界前茅的显赫成就中;体现在三峡工程的建设、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神舟载人飞船的升天、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的辉煌成就中。由此可见,民生思想,在构建辉煌过去的同时也必将指引我们前进。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秉持民生思想,使其发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中国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贡献。

[1]汤一介.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臧乃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J].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

A81

A

1009-6981(2010)03-0050-04

2010-05-08

李耀辉(1956-),男,河北新华书店副经理,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郭清梅]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