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曼丽,陈晓烨,路桂军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肢体慢性疼痛的前沿技术,其适应证广泛,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四肢关节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镇痛、肢体慢性疼痛治疗及连续麻醉。通过在神经阻滞时使用超声定位,可以有效地提高操作成功率和准确性,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及药物使用量[13]。同时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在靶神经旁放置电极导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我院疼痛科自2008年11月开展此项技术,在我院麻醉恢复室配合下,疼痛科于2009年底已治疗慢性疼痛病人14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在麻醉恢复室行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术共计14例。其中男11例,女3例。主要症状为神经支配区肢体慢性持续疼痛,多呈酸痛、跳痛,术前VAS评分均为6分~7分。14例病人中行股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5例、坐骨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2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0h~1.5h,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所有病人术前VAS评分6分~7分,术后3d均降至1分~2分,治疗效果明显。
1.2 手术方法 病人根据疼痛位置取体位,一般取平卧位,疼痛科医师首先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点,在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行局部麻醉。护士无菌处理超声探头,接通神经刺激仪。疼痛科医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后开通神经刺激仪,观察神经支配区肌肉抽搐,确定靶神经位置,然后植入电极导管,再次通过刺激仪核实导管位置,最后用贴膜固定导管,将导管外接口无菌包扎。
1.3 病人选择及手术区准备 病人皮肤条件局部需无感染灶,无全身感染倾向,无出血倾向,操作部位组织间隙清楚,病人安静配合,小儿和意识障碍病人需提前做好麻醉性镇静。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入麻醉恢复室后,恢复室护士态度和蔼,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常规连接监护仪观察生命体征,简要向病人解释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置入术的手术步骤、配合要点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2.1.2 特殊物品准备 Vivid 7Pro超声1台,探头频率高频、低频各1个,超声导电糊,神经刺激仪,周围神经置管套组,心电监护仪,无菌敷料包,利多卡因注射液,利多卡因凝胶,5%葡萄糖注射液,1%罗哌卡因注射液,碘伏。病人入恢复室前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
2.2 术中护理
2.2.1 安置体位 护士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患侧肢体外展,充分暴露手术野。2.2.2 手术区消毒 用卵圆钳夹取3块纱球用碘伏浸湿,于穿刺点15cm范围内依次消毒3次。打开无菌包取两块无菌巾,一块燕尾式折叠铺于穿刺点两侧,一块横铺于穿刺点另一侧。护士打开无菌周围神经置管套组,将穿刺针、导管依次放置于无菌台上。
2.2.3 无菌处理超声探头 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护士将适量导电糊挤于一个无菌手套内,用此无菌手套绷紧包裹超声探头,探头表面需平整无皱褶,以利于超声显示。无菌手套其余部分牢固系在超声探头杆上,然后将无菌处理后的超声探头放在无菌治疗巾上备用。
2.2.4 麻醉配合 护士协助医生抽吸局部麻醉药液(常规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医生在穿刺点行局部麻醉。
2.2.5 连接神经刺激仪 护士用注射器抽取5%葡萄糖注射液10mL,将其连接在周围神经置管套组导管接口上备用,导管的导线端与神经刺激仪连接。
2.2.6 超声引导下穿刺 医生将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穿刺部位,在超声引导下清楚显示靶神经和神经血管鞘,且神经血管鞘内血流信号明显,取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根据超声定位深度,影像引导下避开血管进针至神经鞘内。若股神经穿刺一般进针1cm~2cm,肥胖病人需进针6cm~7cm。
2.2.7 神经刺激仪确定靶神经 护士打开神经刺激仪,将电流刺激强度调至1mA,脉冲波频0.1ms,观察神经支配区肌肉抽搐,下调刺激电流至0.3mA,证实已接近靶神经,护士遵医嘱向神经鞘内推注5%葡萄糖注射液10mL(需注意不能用盐水,以防导电),撑开组织间隙为置入导管创造条件,医生随之置入导管。护士再次连接神经刺激仪,将刺激强度调至0.3mA,仍有神经支配区肌肉抽搐,从而确定导管位置。
2.2.8 固定导管 用无菌贴膜固定导管,将导管外接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以便术后分次给药。
2.3 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回疼痛科继续治疗。上肢疼痛病人每日推注0.1%罗哌卡因5mL~7mL,每日2次;下肢疼痛病人每日推注0.1%罗哌卡因10 mL,每日2次,连续治疗10d。
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其优势为可直接看到神经,或者通过相邻结构识别神经,从而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神经阻滞起效更快,阻滞效果也明显改善,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的另一大优点是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4],提高了阻滞的安全性。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可安全到达神经旁,置入导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好。由于该手术涉及超声仪、神经刺激仪、电极导管的使用技术,对手术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恢复室护士针对此项先进技术学习相关知识,熟悉了手术各项步骤,掌握了仪器使用流程,能够准确熟练配合手术,密切观察植入位置和病情变化,已制定了一套规范的护理配合程序。手术病人未发生意外和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为此项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1] Chan VW.Applying ultrasound imaging to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J].Reg Anesth Pain Med,2003,28(4):340 343.
[2] Sites BD.Ultrasound guided peripheral nerve blocks: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J].ASA Reflesher Course Lecture,2004,315.
[3] Greher M,Kapral S.Is regional anesthesia simply an exercise in applied sonoanatomy:Aiming at higher frequencies of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J].Anesthesiology,2003,99(2):1-2.
[4] Marhofer P,Schrogendorfer K,Wallner Y,et al.Ultrasonographic guidance reduces the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for 3-in - 1blocks[J].Reg Anesth Pain Med,1998,23(6):584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