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0-08-15 00:43:24宋文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流质排空胃管

宋文新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 西平 463900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宋文新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 西平 463900

腹部手术;胃排空障碍;护理

胃排空障碍(DGE)是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候群,表现为胃肠功能恢复开始进流质饮食后再出现胃潴留症状。我院2005-01~2009-11腹部手术后共发生胃排空障碍2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肠功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1~80岁,平均62.4岁。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胃窦癌根治毕Ⅱ式吻合术后15例,瘢痕性幽门梗阻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全部符合国内术后胃排空障碍诊断标准[1]:(1)胃管拔除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经1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2)胃引流量>800m l/d,且持续时间>10d;(3)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4)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5)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药物。本组26例为术后5~10d,肛门排气后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时,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1.3 结果 本组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经过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及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应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治疗及采取积极有效的的护理措施后,15~30d治愈出院。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DG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因素决定[2]。

2.1 精神神经因素 较强的应激反应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激活的交感神经可以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而抑制胃动力。

2.2 胃迷走神经损伤 胃迷走神经损伤影响术后胃张力的恢复,降低了胃储存和机械消化食物的能力,增加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

2.3 腹部手术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腹部手术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他抑制物质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阻止胃肠平滑肌中的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肠肌电活动,延缓胃的排空。

2.4 术后胃解剖结构及胃内环境改变 胃大部分切除术切除了运动最活跃的幽门和胃窦,阻断了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使残胃功能相对减弱。另外,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导致胃内环境改变,使残胃充血水肿,炎症加重。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和胃内环境的稳定性,使胃排空失调,导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精神因素通过影响迷走神经兴奋性而与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和恢复有密切关系。因为在术后恢复期发生腹胀、呕吐等症状,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害怕再次手术、怀疑治疗效果等不良心理状况,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迷走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症状则不易恢复,并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心理护理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胃排空障碍病人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本组病例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出现胃排空障碍,心理上缺乏准备,同时留置胃管造成不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烦躁、紧张、焦虑等。我们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解释胃排空障碍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胃肠减压护理 胃肠减压可减轻因食物、胃液刺激所致的胃黏膜水肿和胃平滑肌扩张,促进胃张力恢复。胃排空障碍确诊后立即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并禁食,因胃管留置时间长,操作前要通过宣教和疏导帮助患者提高认知水平,取得配合。胃管妥善固定,防止患者活动时脱落。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每日更换,并始终处于负压水平。每天冲洗胃管保持通畅,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注意恶心、呕吐频率、呕吐物的量、性质等,以了解胃排空情况。同时可以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由胃管注入并夹闭30~60min,以促进其功能恢复。待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减少,引流液中无明显胆汁时,可夹闭胃管观察1~2d,如果未出现腹胀、呕吐等不适,再拔除胃管。

3.3 营养支持的护理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胃肠道得到较好的休息[3]。该病早期,应尽早使用TPN提供营养支持,对恢复胃壁功能,阻断恶性循环有明显作用。本组应用TPN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入,将所有营养支持药物按“全合一”混合液专人配入三升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营养液现配现用,且在24h内输完,输入过程中密切观察,并按要求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肠蠕动存在的患者可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能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免疫能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组8例通过经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能全素营养液,每日用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速加量,营养液温度保持37℃左右,输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速度和鼻饲量,管饲过程中保证输注系统各环节不被污染,管饲用具每天更换,同时做好鼻肠管护理。本组2例出现腹泻,经调整输注速度后缓解。

3.4 血糖及电解质监测 高血糖对胃动力有抑制作用,高血钾、低血钾均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减退而加重胃排空障碍的症状,因此,补充足够的体液和电解质非常重要。本组在禁食期间常规监测输液前、中、后的血糖,隔日1次监测电解质,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和监测频率。

3.5 高渗温盐水洗胃 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胃肠吻合口水肿等因素有关。每天用40℃左右5%温盐水洗胃可以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

3.6 呕吐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强调的是简单的护理活动加高难度的舒适研究,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患者呕吐后,告知患者放松,不要紧张,做好解释和安慰,并及时清除呕吐物,更换污染被服,做好口腔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7 活动指导 由于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发生该症,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理,再加上留置胃管引起不适,患者一般不愿活动,此时必须向患者耐心解释,并指导其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活动时注意适量和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3.8 饮食护理 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从20m l起逐渐增加至全量流质饮食,食物以不加糖的米汤、菜汤、果汁为主,以免血糖偏高对机体产生影响,全量流质饮食3~5d后改为半流质饮食。

[1]王吉甫.胃肠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84.

[2]陈国富,董新舒.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2):1067.

[3]刘风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症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5-248.

[4]杨维良,迟强,孙士波.全胃肠外营养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症治疗中的应[J].临床外科杂志,1995,3(5):274.

(收稿 2010-02-10)

R473.6

B

1007-8991(2010)02-0136-02

猜你喜欢
流质排空胃管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安徽医学(2024年3期)2024-04-23 05:43:20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买卖型担保中流质条款效力的证成与强化
论流质契约的解禁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8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海洋世界(2017年1期)2017-02-13 08:31:53
论我国流质条款的重构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08:06:57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