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S钢板在临床中应用疗效分析

2010-08-15 00:43:24段友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骨板粉碎性远端

段友建

山东莒县人民医院骨科 莒县 27650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因车祸、工伤引起的创伤性骨折病人越来越多,病情也愈发复杂,临床上迫切要求开展新技术治疗创伤骨折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而微创固定系统(1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是一种钢板螺丝系统,包括股骨远端 (LISS-DF)接骨板和股骨近端(LISS-PT)接骨板,具有固定螺钉、成角稳定、创伤小的特点,对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如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较好[1]。膝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严重的关节损伤,包括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折,骨折端易并发血管神经损伤,不正确的治疗常导致骨不连、内固定失效、膝关节畸形强直,甚至截肢[2]。膝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由于骨折平面毗邻关节面且多为粉碎性,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处理中较为棘手。我院于2007-01~2008-02,采用LISS钢板治疗膝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0.7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4例,跌倒致骨折14例,病理性骨折2例,其他2例。内固定材料为SYNTHES公司的LISS。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3例,其中涉及股骨髁间骨折6例;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19例,其中涉及胫骨平台11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治疗前均行跟骨牵引,给予脱水消肿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手术前应详细检查患者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一般要求术前行骨折部位正、侧位X线照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并用模板测量,记录钢钉和螺丝的长度以备手术时用。

1.2.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麻醉成功后将患者移至牵引床上取仰卧位,C臂X线透视下牵引逐步复位。常规消毒铺巾,膝关节屈曲40°~60°,自Gerdy结节向上做一长约8cm的切口,显露股骨远端外侧面及股骨外髁的外侧面。取一长度合适的LISS接骨板安装于插入导向手柄,拧紧固定螺栓并锁定螺栓,在不准备拧入螺丝钉的螺钉孔内拧入螺钉孔填塞螺丝。将接骨板于骨膜与股外侧肌之间插入,并确保接骨板近倒端与骨始终接触。各用一枚直径1mm的克氏针插入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定位关节位置及方向。使LISS接骨板的远端贴伏于股骨外髁,并位于胫股关节的稍上方和髌股关节的稍后方,以一枚直径2mm的克氏针经固定螺栓打入股骨髁部,方向与关节方向平等。取下钻套和锁定螺栓。牵引下维持骨折的复位,在接骨板的近端经切口插入固定螺栓。使插入导向器与LISS接骨板连为一体,进行进一步复位。经固定螺栓打入一枚直径2mm的克氏针。透视检查骨折的复位情况和LISS接骨板的位置,如均满意则拧入锁定螺钉,如不满意则拔出近侧克氏针,进行矫正。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Merehan疗效评定标准:优:膝关节伸15°,屈130°,无疼痛,无残疾。良:膝关节伸30°,屈120°,偶尔疼痛,轻微残疾。及格:膝关节伸 40°,屈 90°~119°,活动时疼痛,中等残疾。差:膝关节伸40°,屈<90°,疼痛反复不定,严重残疾。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5~18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愈合以临床症状结合X线表现为评定指标,临床表现骨折端完全负重,无疼痛,局部无扣击痛;X线示骨折线消失,制定为临床愈合。术后双下肢均等长恢复,X线均提示临床骨性愈合。经过临床疗效评价,优23例,良4例,及格3例,差2例,优良率84.4%。无术后行走时明显疼痛,无骨性关节炎发生,骨折愈合时间22~33周,平均愈合时间为27.2周。膝关节平均伸屈活动度115°~140°,平均126°。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愈合、钢板断裂、螺钉拔出发生。

3 讨论

膝关节周围性骨折包括胫骨近端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在下肢骨折中比较常见。由于此类骨折位于干骺端,邻近关节面,且多为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棘手,是创伤骨科的一大难点。而该骨折经常好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或高能量创伤的青年患者,骨折块较小而且较为粉碎。保守治疗常造成对线不良、骨折不愈合及膝关节僵直。为了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常需要进行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手术。对于股骨远端骨折常规采用髁钢板或股骨髁上髓内钉作内固定,近期亦出现动力髁螺钉作内固定,胫骨近端或多段骨折常规采用高尔夫钢板或胫骨支持钢板,而胫骨多段粉碎性骨折除了运用加长加压钢板外,则只能运用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如骨折波及关节面,则解剖复位是确保关节面平整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精确复位的需要和钢板的放置与固定均需对患肢进行广泛的暴露,对骨折块作不同程度的骨膜剥离,故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时有发生,同时亦造成局部软组织感染的风险性增加。而股骨髁上髓内钉需通过打开关节腔在髁间凹内钻孔手术,故术后亦会出现较多的关节内粘连或疼痛,更有少数患者因技术原因致髓内钉钉尾外露较多阻碍了关节的活动,从而导致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微创内固定系统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治疗长骨干骺端复杂骨折的内固定系统,LISS的出现则很好解决了以上问题。LISS由接骨板状的装置和锁定螺钉组成,利用特制的类似髓内钉的瞄准器,结合骨科牵引手术床进行闭合或小切口复位、经皮穿刺放入内固定钢板。钢板及螺钉之间亦通过自身特有的螺纹达到固定,从而形成骨与钢板之间的内支架作用。在临床接诊中,因车祸、工伤等高能量引起的下肢复杂性骨折,尤其是合并胫骨平台、股骨髁间等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由于复位及固定的复杂性,极易引起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关节僵硬、感染等。LISS钢板固定法治疗,对于比较复杂的关节内C型骨折,还可配合辅助固定,即钢板外使用空心钉。术后随访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的现象,解决了粉碎性骨折固定难的问题,并且减少了因骨折导致病人患肢缩短的弊病。避免暴露骨折端,减少骨折部位的再损伤,加快骨折愈合。同时,LISS手术创口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术中出血少,术后感染机会少,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应用于临床上骨折的治疗[3-4]。

总之,LISS钢板具有手术创伤少,出血少,术后感染少,固定可靠,加快骨折愈合,术后恢复快等的优点,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和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罗从风,高洪,仲飙,等.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3):246-249.

[2]王志强,江琦,金立国,等.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18(1):12.

[3]袁天祥,马宝通,赵宝成,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LISS 手术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4):243-246.

[4]罗从风,姜锐,胡承方,等.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7):454-458.

(收稿 2010-01-22)

猜你喜欢
骨板粉碎性远端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接骨板四点弯曲测定中屈服载荷的获取方法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折方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0例